APP下载

慕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分析

2017-05-02田冬霞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

田冬霞

摘要:慕课授课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使高校教学活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这种授课模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授课形式的改变,而是相应因素的共同参与和综合变革,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改革的程度更高,要求更多。本文即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施行慕课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式

一、慕课具有的优点

在互联网普及化相当高的今天,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正在以迅疾的速度进行着推广和普及。这种授课模式的出现,促使着高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慕课这一授课模式的出现和迅速推广,我国高校大多数都加入到了这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有的参与者和力推者认为慕课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慕课对于授课时间的安排没有特定的要求。因为慕课是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的,是授课教师提前录制好,然后把授课内容传到网上供大家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这是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慕课形式,即使有的高校在一些学科上是有直播的课程讲授,但这种直播形式也不强制所有的受众者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他们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安排学习的。

其次,慕课对授课地点没有特定的要求。慕课只需要学习者拥有一台电脑或移动设备,受众者可以随地进行内容的学习,不需要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就对受众人数没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那种限制,只要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设备进行,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具有学习愿望者的需求,从一个方面来讲,也使优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促进了教育的公平,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替代的优势。

二、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慕课具有以上公认的一些优势的同时,自身一样具有一些不完善。因为涉及的领域不单单是课程设计方面的内容,还有录制视频、后期的技术支持等其他领域的技能要求,所以,资金、时简、人力资源的配备要求都是挺多的。基于这种情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还不具备自己制作慕课的条件,一般都是使用其他有资源的名校制作的慕课,这就又出现了普遍的问题,特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公共课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高校思政类课程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类课程不像其他的专业课那样,直接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水平,也不像大学英语和数学课程,让他们能够作为一项工具性的知识进行接受,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思政类课程是一座灯塔,可以影响和提升他们的人生质量。这就需要传道者——教师与受众者——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在教和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彼此能夠获得新的成长,而慕课目前却很难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一特点。

第二,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习的特点。大学生不同于以往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自己的对学科价值判断的能力,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就会主动学习,并且会尽可能地学好,而一旦被他们贴上没用的标签的学科,就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学习的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很难把它的重要性与自己的专业课等同起来,所以逃课是他们必然的选择。慕课要求学生要主动地进行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优点,培养他们爱学习、能学习和会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与学生具有选择性学习的特点相矛盾,很难实现思政类课程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具有各自的特点。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对于具有思想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每个人因为其成长经历和个人学识的差异,对人生的体悟,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有的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朋友、亲人一般,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不但严格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且更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个人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之责;有的教师则把自己高高地置于与学生对立的一方,仅仅进行着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求,而无视或忽略教育所同时具备的育人职责,对待学生的态度就如同路人甲。教师在慕课这一授课模式中的形象,就如同镜中花,可看而不可感,别说情感距离的存在,就是空间距离也是不可避免地横亘在师生之间。

第四,各高校存在着层次差异。我国高校有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分类,即使在本科层次里,也存在着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区分,这些不同层级高校的学生都是依据高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的,我们虽说不认同他们智力上存在着差异,但又不得不承认在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他们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个别名校通过专业机构制作的慕课,存在着教授内容的通用性,影响着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有效施行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保证慕课授课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有效、顺利施行。

第一,慕课的推行应逐步进行。慕课模式一进入我国教育领域,全国高校几乎闻之动容,都想成为这一授课模式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实理性地思考一下这一问题,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普及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每个学校、每一门课程是否都适用这一模式,推行之后会存在哪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和完善,都是需要提前进行思考并需要进一步论证的。目前慕课模式的快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一些课程所必须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课程中,学生本来就对这一类课程普遍带着很强的抵触情绪,不管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素养和法律意识的课程,还是着重于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讲,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没任何帮助,即使对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了解能够提升他们今后的生活质量,那可能也是多年之后它们才能明显体现出来的其本身就具有的价值。

第二,在慕课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前面已经有所论及,作为具有自己对学科价值判断的大学生群体来讲,选择性的学习是她们对所开设学科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选择性体现得更强,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得到综合的提升。亲其师,信其道。在慕课这一模式推行之前,教师应先注重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调整好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尺度,尽可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时,教师还得注重自身学识方面的丰富和提升,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得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兼具较强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学识素养的教书育人者,凭借这些因素诱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进行学习。这类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一些之后,再施行慕课的授课模式,就能够达到与传统教学方式一样的教学效果。

第三,必須通过强制的方式使学生确立诚信意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本,这个道理大学生都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诚信”还没能真正成为他们自觉行事的准则规范。或者说他们的诚信意识相当淡薄。慕课形式的运用,是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会对学习进程进行监督,系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验和评价,即使有着这样的强制要求,但是对于慕课这个新事物来说,让全部的学生都能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进入到学习活动中的可能性还是不完全具备的。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开发的慕课软件不可能堵掉所有的漏洞,它的完善是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逐步推进的过程。有些学生根本都不愿意学习,但又迫于学科成绩的考虑,他们往往会选择让其他学生或者其他人员帮着去完成必须的学习任务,至于这门课都涉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他到底有没有作用或者有没有一点作用,他们丝毫不会做任何的理性思考,只要能够拿到学分,其他的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所以,慕课的制作需要侧重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强制学生本人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强制的方式,让学生把诚信内化为他们行事的一种自觉意识。

第四,考核方式必须贴合慕课的需求。授课模式一旦进行改革,涉及的领域不单单是授课方式的变化,还有考核方式也需要同步推进。目前我国采取慕课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高校,普遍存在着授课方式采取慕课的形式,但考核方式还是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形式,这就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困境,由于翻转课堂的见面课学时有限,教师对教材里面涉及的知识点不能全部跟学生进行探讨,而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比较弱,这就导致学生在应对期末考试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担忧,致使教师不得不抽出一定的时间针对考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所以,考核方式改革的滞后会影响到慕课所应达到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采取慕课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高校必需进行考核方式的相应变革,使教学改革切实彰显其自身所具有的教育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丹、龙慧云、姜季春.高校慕课发展中的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2] 姚红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实效性的思考科技风,2015.

[3] 贺晓梅、欧阳群.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职业教育201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