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
2017-05-02汤雯
摘 要:在当前的工业工程上,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已经被广泛使用。实际上,这个理论是从业务管理流程再造理论演变而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实际意义。本文阐述了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内涵,同时,对流程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教务管理
一、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提出
早在1990年,美国著名的教授哈默(Michael Hammer)首次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优化。总的来说,就是为了让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方面都得到很好发展。
二、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科学内涵
1.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含义
实际上,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不管是个性还是创新能力,对这个结构以及流程进行优化,包括教育管理流程体系、教育管理流程网状组织以及教育管理流程信息平台等。
2.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
目前,这个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是以BPR理论为核心,按照具体目标,对教育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包括管理信息化、流程规范化、运行快捷效率化等。
三、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对策
1.加强BPR理论研究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我们早,研究的范围也比我们广,而且还拥有比较完整的BPR理论。我国对BPR理论研究不够透彻,需要相关人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以教育管理哲学为指导,建立网状型管理体系
传统的教育模式结构比较单一,是一种垂直的线型管理模式。因此,我们要以教育管理哲学为基础,建立网状型管理体系。从宏观角度分析,结合BPR理论设计的教育流程,包含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从中观教育管理流程看,在管理过程中,以宏观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思想为核心内容,然后再结合BPR理论对当地教育进行分析和设计。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实际上,微观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就是结合上面两种观点,采用BPR理论提出未来教育管理的具体发展模式。很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从宏观和微观对教育进行了研究,其中也参考了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理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要求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起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以及技术基础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比较单一的,不以学生为主,没有开发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培养,所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全力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还要对教育事业的基本流程和结构进行优化。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校的教育流程进行改造。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流程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育水平。
4.以教務管理流程为基础
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实现教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及效率化。教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就是在整个教育流程中教务管理主体的纵向(教学校长—教务部门—院系及教师和学生)、横向(教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以及运行机制。通常情况下,教务管理流程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上打造一个全校师生共享的资源库,这个信息系统平台包含市场需求和教育质量反馈等动态信息。效率化就是学校以教务管理流程为核心内容,并建立一个共同目标,组建一个团队,开展日常工作以及交流学习,结合现在的科层式(金字塔型)组织建立扁平化的流程型组织。学校想要规范教务管理流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优化现有的教育流程。在这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管理思路,进行科学有效地优化。简单来说,想要建设教务管理流程,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校领导的支持。
四、结论
综上分析,学校的教育流程在管理以及运行过程中有其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流程,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惠玲.业务流程再造在昌吉学院教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2]张福宝.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82.
[3]陈淼.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78-79.
[4]康倩.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2-103.
[5]廖嵘.浅析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98.
作者简介:汤雯(1987—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