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
2017-05-02肖珩
肖珩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在建黨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重视,进一步凸显出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执政骨干的领导干部是否坚定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从三方面进行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以及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领导干部;文化自信;现实意义;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064-02
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6.12.0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重视,进一步凸显出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凸显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本文将围绕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浅谈三方面问题。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来源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尤其是指精神产品。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文化自信,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化的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对自身文化有认同感,有自豪感,对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样的表现就是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依凭和底气——那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时间的轴线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中华文明这一个文明形态是长期延续、从未中断的,传承5000年依然充满活力。
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了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不断激励着中国人开拓进取。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民主和谐为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兴国之魂。
二、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领导干部应对西方文化冲击
当前,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世界文化现状,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西方价值观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正在入侵我国。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个别党员干部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政治信仰弱化、理想信念动摇的情况。总书记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被西方价值观念折腾得四分五裂、战火纷飞的国家作为反面典型,警示全党,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那后果不堪设想。的确,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基因不同,决不能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事情,决不能用西方的文化来取代中国的文化。
作为带领大家干事业的领头羊,作为牵引大家前进的火车头,领导干部更应带头坚守文化阵地,坚定文化自信。只有自身文化自信了,再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才能有足够的心理支撑,才能有文化定力。
(二)有利于领导干部坚定“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正式将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指明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有机整体中的基础作用。
任何道路、理论、制度,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中的。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7年的发展史,都证明了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的理论是科学的,我们的制度是先进的。坚定了文化自信,会让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理论自信更有引导性、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
(三)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明的继承,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强大的文化引领,能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力量,曾让我们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获得胜利。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对文化的自信能够支撑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可以带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三、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一)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文化自信
1.运用历史思维认识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除了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等,他还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历史思维。重视学习和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从历史规律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是我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历史思维对于提炼传统文化精华大有帮助。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历史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去指导。
2.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或一项事业的领导者,学好传统文化对提升修养、增长智慧、甚至是推动单位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还应建立党员干部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学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要形成氛围,形成制度,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这个体系,把文化有效、高质量地传承下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是一种制度建设,在历次的集体学习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至少出现了五次。科学的方法、制度的保障、体系的建立,将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深入地传承,从而滋养和支撑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
(二)弘扬革命文化,巩固文化自信
1.提高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识
革命文化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革命文化有四大价值:历史印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政治教育价值、经济开发价值。
2.创新革命文化传承方式方法
弘扬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比如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建立博物馆、烈士纪念馆,在革命遗址上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老红军讲故事,记录口述历史,开发红色旅游等等,这些都是弘扬革命文化的有效措施。
弘扬革命文化,党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委党校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哈尔滨周边的红色资源,带领学员走进731遗址、东北抗联纪念馆、鸡冠山密营地等处,开展现场教学,把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干部培训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在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胜利,靠的是革命文化的引领和感召。学习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精神,可以巩固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1.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核心,当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需要有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判断一种文化有没有影响力,首先要看这种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有没有影响力。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点。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首先应注重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于行,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带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能够感召和带动更多人。
2.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时刻都在上演,在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等许多外国运动员拔起了火罐,曾经认为最难被西方人理解的玄妙的中医文化,也开始被西方人所接纳。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自闭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更不是文化自信的选项。积极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有效的途径。
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级党员干部参与对外交流活动的机会也在增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机会,既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对外交流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风采,更要以自信的气度,理直气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尤其是文化!
相信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领导干部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将愈加坚定,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