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偏差行为的心理基础
——身份认同视角
2017-05-02张淑华
张淑华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沈阳 110034)
应用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偏差行为的心理基础
——身份认同视角
张淑华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沈阳 110034)
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结合问卷调查法,考察了312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偏差行为状况,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惑对偏差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的表现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内农外农、内城外城、内城外农、内农外城;身份认同不一致者比身份认同一致者的偏差行为更为严重。
内隐身份认同;外显身份认同;内隐偏差行为;外显偏差行为
1 引言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显现出许多反社会行为,如网络成瘾、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等[1]。多项研究分析了影响其偏差行为的经济、政治等客观因素[2,3],但对主观动因的研究还很薄弱。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作为群体心理的基础理论,成为群体行为心理机制的有效分析框架。本研究拟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索身份认同与偏差行为的关系,揭示偏差行为的心理基础。
《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将偏差行为定义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根据违反规范的轻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以下类型:不适当行为、异常行为、自毁行为、不道德行为、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这一概念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形成共识[4-7],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便形成了不同的分类[8]。徐永健和李贺平依据偏差行为的严重程度,将偏差行为划分为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9]。违俗行为是遭公众排斥、舆论谴责的行为,违德行为是违反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违纪行为是违反组织纪律或社会制度的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是由司法机关判定为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另一种分类是按照偏差行为的可感知程度,将其划分为两类,即外显偏差行为和内隐偏差行为。外显偏差行为是指个体能够通过内省获得的偏差行为,它表现于外并能够被个体或他人直接观察到,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或观察法进行测量[1]。内隐偏差行为是指个体无法通过内省觉察或精确识别的偏差行为倾向,它以自动化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多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法进行测量[10-13]。本文在严重程度上采用徐永健等人对偏差行为的分类,在可感知水平上采用张淑华等人对偏差行为的分类。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在群体成员所具备的资格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意义的认知[14],通过揭示主体自己与其他人的相似与相异确定自己的群体归属[15,16]。通过身份认同这一心理过程,实现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使自己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17]。李海莹、张淑华等将意识层面(可感知的)的身份认同称为外显身份认同,潜意识层面(不可感知的)的身份认同称为内隐身份认同[18]。这两套心理活动系统既相互依赖,又具有彼此的独立性。因此,二者认同对象有时表现为一致,有时又表现为不一致。李海莹、张淑华根据内隐与外显身份认同结果的不同组合,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划分为四种类型:(1)内隐认知是农村人,外显认知是农村人,简称内农外农(UU);(2)内隐认知是农村人,外显认知是城市人,简称内农外城(RR);(3)内隐认知自己是城市人,外显认知是农村人,简称内城外农(UR);(4)内隐认知是城市人,外显认知是城市人,简称内城外城(RU)。本文采用从关系角度对身份认同的分类。
有关身份认同与偏差行为关系问题,Tajfel认为,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即是他们内化不同的群体资格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的结果[14]。所习得的某种身份认同又对群体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19],扮演着统治性的角色[20]。 因此,不同类型的身份认同将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众多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如在学生欺负行为、毒品依赖、群体性暴力事件等领域的研究[21-24]。由此推断,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也会表现出差异,故提出假设1: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差异显著,内农外城和内城外农型的偏差行为显著高于内农外农和内城外城型。
偏差行为在身份认同类型上表现差异的心理基础是什么?要回答此问题,必须搞清楚身份认同分类的出发点。首先,本文基于内隐和外显身份认同对象的一致性关系划分身份认同的类型,考察的是认知上的一致性关系对偏差行为的影响。内隐与外显认同对象一致(内农外农、内城外城)即为内心协调、和谐,不一致(内农外城、内城外农)即为内心失调、冲突。费斯廷格以主体内部认知要素之间的不一致(失调状态)来解释偏差行为的动因。其次,这种分类是对我是谁、我归属于哪类人的认知,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其社会角色的认同。角色冲突理论认为,个体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每种角色都有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相匹配。当个体所承担的几个角色不相容时,由角色决定的行为规范也会互不相容,这样就会产生内心冲突,易产生更多的偏差行为来释放内心的张力。
身份认同混乱造成偏差行为的结论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25-29]。前人对外显偏差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外显身份认同困惑,本研究从外显与内隐身份认同冲突角度分析其偏差行为的特点,更具有生态学效度。据此提出假设2: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一致组的外显偏差行为和内隐偏差行为明显低于不一致组。
2 方法
2.1 被试
王春光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年龄在25岁以下,于上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30]。据此标准,在辽宁省的沈阳、辽阳、盘锦、阜新等地,按照分层方便取样法选取330名被试。删除了内隐联想测验的反应错误率高于20%的无效样本(18人)。获得有效样本312人,样本的有效率为95%。其中,男性194人,女性118人;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5.84岁。
2.2 实验材料
2.2.1 身份认同测验工具
内隐身份认同测量:采用李海莹、张淑华编制的身份认同内隐联想测验(IAT)[18]。IAT测试材料包括概念词和联想属性词,概念词由自我词和非我词组成。自我词包括“我、我的、本人、本人的、自己、自己的”等词汇,非我词包括“其他人、其他人的、别人、别人的、外人、外人的”等词汇。联想属性词由城市人典型特征词和农村人典型特征词组成,这些特征词来自于开放式问卷调查。本研究调查了年龄在16~32周岁的被试249人,其中农村人86人、农民工76人及城市人87人,平均年龄为23.16岁。要求每人采用自由联想法,写出最能准确描述城市人和农村人特征的词汇各6个。共收集特征词 2988个。用ROST-CM软件对这两类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和频数统计,对两类特征词分别取其频数高的前六个作为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典型特征词。最终确定农村人典型特征词有:朴实、善良、憨厚、劳累、勤劳、热情;城市人典型特征词有:高消费、压力、忙碌、时尚、快节奏、开放。
外显身份认同测量:采用问卷调查法,请被试回答“您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以被试的答案作为区分其外显身份认同的依据。
2.2.2 偏差行为测验工具
外显偏差行为测量:采用自编外显偏差行为问卷。问卷编制程序如下:首先,确定违俗、违德、违纪、违法犯罪四个维度各两个典型词,这8个词取自对开放式问卷调查所收集词汇的筛选结果。调查程序是: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16~32周岁的农村人、城市人、新生代农民工各100人,请其列举在其周围经常发生且具有典型性的违俗、违德、违纪及违法犯罪行为的词汇各两个。有效被试295人,其中,农村人98人,城市人98人,农民工99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3.16岁。收集偏差行为词汇每类各590个,共2360个。选词处理方法同上。最终确定违俗词汇:着装不雅、未婚同居;违德词汇:乱扔垃圾、说脏话;违纪词汇:迟到早退、偷懒;违法犯罪词汇:行贿受贿、偷窃。其次,将这8个词汇编成问卷,测量被试在每个典型词所代表的行为上发生的频率。分5等级计分,从5分到1分分别代表“总是这样”到“从来不这样”。总分范围为8~40分,得分越高说明外显偏差行为越严重。问卷的科隆巴赫系数为0.722,分半信度系数是0.703。为避免社会称许性,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实验员亲自主持调研,单位同事和领导回避。
内隐偏差行为的测量:采取SC-IAT测量内隐偏差行为。测试材料包括两个维度,类别维度由偏差行为词组成,采用上面确定的违俗、违德、违纪及违法犯罪四类典型词,共8个词;属性维度由自我词和非我词组成,选取内容同上。
偏差行为测量程序:为防止启动干扰,使一半被试先做内隐测验后做问卷,另一半被试则先做问卷后做内隐测验,整个测量过程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SC-IAT参照Karpinski&Steinman的程序设计[31]。
2.3 数据处理
IAT数据处理:按照Greenwald等提出的方法,剔除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32];对于反应时低于300ms的数据以300ms计,高于3000ms的数据以3000ms计;每一组的前两次测试数据及反应错误的数据不纳入分析。
SC-IAT数据处理方法:采用Karpinski使用的方法,剔除测试阶段错误率超过20%的数据;剔除反应时高于 10000ms的数据和低于 350ms的数据;修改方法是将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替换成其所属组块的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再加上400ms的惩罚。然后用步骤4的平均反应时减去步骤2的平均反应时,再除以所有正确反应的反应时的标准差,即得到每个被试的D分数。D分数为正说明被试存在内隐偏差行为,D分数越大说明内隐偏差行为越严重。
3 结果
3.1 身份认同类型与偏差行为的关系
对外显偏差行为在四种身份认同类型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显偏差行为在身份认同类型上的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内城外城型、内农外农型、内城外农型和内农外城型,组间差异显著(F=3.47,p<0.05,1-β=0.78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内城外城型的得分显著低于内农外城型(t=-2.446,p<0.05),内农外农型的得分显著低于内城外农型(t=-2.120,p<0.05)和内农外城型 (t=-2.459,p<0.05)。对内隐偏差行为在身份认同类型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内隐偏差行为在身份认同类型上的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内农外农型、内城外城型、内城外农型和内农外城型,组间差异显著(F=2.83,p<0.05,1-β=0.842)。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内农外城型的内隐偏差行为得分要显著高于内农外农型(t=-2.953,p<0.01),见表1。上述两项结果部分验证了假设1。
表1 不同身份认同类型被试偏差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M±SD)
3.2 身份认同一致性与偏差行为的关系
为检验偏差行为在身份认同一致类型与不一致类型上的差异,本研究将身份认同不一致组(内城外农和内农外城)与一致组(内城外城和内农外农)的外显偏差行为得分和内隐偏差行为得分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身份认同不一致组的外显偏差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身份认同一致组(t=3.16,p<0.01),不一致组的内隐偏差行为显著高于一致组(t=2.59,p<0.05)。说明身份认同不一致(冲突)者比一致者更倾向于表现较高程度的外显偏差行为和内隐偏差行为。这验证了假设2,见表2。
表2 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在偏差行为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M±SD)
4 讨论
4.1 身份认同类型与偏差行为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显与内隐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的表现程度都有所不同,表现出了内城外城、内农外农、内城外农、内农外城逐渐加剧的特点。这一结论验证了假设1。研究结论与众多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这可以从身份认知与身份行为的协调适应来解释。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过程是其社会身份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化的市民化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在他们在空间位置的转移,而更多地表现在他们职业、社会身份的转化,及他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心理与行为的变化[33,34]。这种非先赋身份的资格转换过程不同于先赋资格遵循“全或无”的逻辑,而是存在着非群体资格—部分资格/准资格—完全资格的梯度特征[35,36],其身份转换也具有非城市人资格—部分城市人资格—完全城市人资格的梯度特征。伴随身份转换而引发的行为适应也要经历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体现在由农村人身份行为的适应,到半城半农的身份行为的不适应,又到城市人身份行为的基本适应。内农外农型习得了农村人资格及行为模式。内城外城型习得了城市人资格及行为模式。无论是哪一种身份适应,都带来了心理和谐与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因此偏差行为较轻。内农外城型与内城外农型则处于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不适应阶段,这种不适应表征于外,即表现为偏差行为加剧。
4.2 身份认同一致性与偏差行为的关系
研究发现,身份认同不一致者的偏差行为要比一致者严重。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28],得到了认知失调论和心理冲突论的支持,也得到了身份社会化理论的支持。身份认同的不一致实质是市民身份社会化不完全的表现。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处于“双重边缘人”的状态[37,38],其行为游离在农村人身份行为准则和城市人身份行为准则两套身份逻辑之间而无所适从[39],常以对城市社会消极甚至破坏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40-43]。
本研究从内隐身份认同和外显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角度探索偏差行为规律,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身份认同一致者的内隐和外显偏差行为都小于不一致者,说明身份认同的不一致会带来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是偏差行为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这一结论丰富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并且对于现实中减少农民工偏差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政府与社会都应特别关注处于身份转变过程中的这一特殊群体,并采取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降低这一群体的内心冲突感,从而减少偏差行为。
5 结论
(1)新生代农民工的偏差行为在不同身份认同类型上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内农外农、内城外城、内城外农、内农外城的偏差行为严重程度呈现递增趋势。(2)身份认同不一致者相比身份认同一致者,其外显偏差行为和内隐偏差行为都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特点。
1 陈荣武.“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反思——从富士康 “N连跳”说起.青年探索,2010,(6):79-85.
2 金诚.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行为的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1):25-31.
3 郑剑虹,王嘉旖,方云.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行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心理学进展,2016,6(2):148-150.
4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83.
5 Jessor R,Jessor S L.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New Yor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39(5): 948-949.
6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3.
7 魏爽.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11):45-48.
8 唐艳玲.文化冲突与新生代农民工越轨行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 徐永健,李贺平.弱势群体偏差行为社会矫正的制度分析.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5):128-133.
10 Wiers R W,Woerden N V,Smulders F T Y,et al.Implicitand explicitalcohol-related cognitions in heavy and light drinker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2,111:648-658.
11 Perugini M.Predictive model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44(1):29-45.
12 宋胜尊,章恩友,傅小兰.重新犯罪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4(3): 26-30.
13 Lowes S,Nunn N,Robinson J A,et al.Understanding ethnic identity in Africa:Evidence from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5,105(5):340-345.
14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15 Jenkins R.Social identity.R Wuthnow(ed.).London: Routledge Press,1996.
16 Adams B G,Abubakar A,Vijver F J R V D,et al.Ethnic identity in emerging adults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the USA,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6,26(3):236-252.
17 周芳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危机与社会工作介入的探讨.前沿,2014,(5):151-154.
18 李海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自尊关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9 Hopkins K M.Supervisorintervention with troubled workers: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Human Relations,1997,50(10):1215-1238.
20 Kreidie L H,Monroe K R.Psychological boundaries and ethnic conflict:How identity constrained choice and worked to turn ordinary people into perpetrators of ethnic violence during the lebanese civil w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Culture,and Society,2002,16(1):5-36.
21 Thornton S.Club cultures:Music,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1996.
22 Alan G C.Haunted by the specter of communism: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in the demise of the Workers Alliance of America.Theory and Society,2003,32:725-773.
23 Cassidy T.Bullying and victimisation in school children:The role of social identity,problem-solving style,and family and school context.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9,12(1):63-76.
24 Berdibayeva S,Garber A,Ivanov D,et al.Identity crisis’resolution among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 of deviant behavior of adolescents.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17:977-983.
25 殷娟,姚兆余.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42-46.
26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112-117.
27 胡晓红.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以S村若干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9):42-46.
28 胡雪梅,卜平,梁征.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青年探索,2014,(2):17-21.
29 林彭,余飞,张东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2):29-34.
30 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青年探索,2010,(3):5-15.
31 Karpinski A,Steinman R B.The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1):16-32.
32 Greenwald A G,Nosek B A,Banaji M R.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197-216.
33 黄建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制约因素与政策取向.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 44-47.
34 彭黎.市民社会语境下的农民市民化.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8-114.
35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4):137-147.
36 黄丽萍,赵宬斐.社会转型中新生代务工者 “群体资格”梯度性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14,32(3):144-156.
37 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16-19.
38 刘栋明,张俊宇,凌立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及行为选择研究.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1):41-42.
39 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苏州大学学报,2002,(1):44-48.
40 林敬平.青年农民工越轨心理二维性的社会学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9-11.
41 刘芳.近年来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120-124.
42 金诚.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行为的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1):25-31.
43 王弘钰,王辉.社会认同视域下农民工劳动偏差行为形成机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45-46.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n the Deviant Behavior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Zhang Shuhu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ntity on the deviant of 312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by means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method(SC-IAT)and questionnaires.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The level of deviant showed more and more serious from UU,to RR,to UR and to RU.There had more serious explicit deviant and implicit deviant whose identity of implicit is inconsistent with explicit than those whose identity of implicit was consistent with explicit.
implicit identity;explicit identity;implicit deviant behavior;explicit deviant behavio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141)
张淑华,女,教授,博士。Email:zhangshuhua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