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化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2017-04-28华锦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活动度交叉韧带

张 玲 华锦娥

·康复护理·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化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张 玲 华锦娥

目的:研究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我科接受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系统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关节僵硬发生例数小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在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系统康复护理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需要借助手术进行韧带重建[1],而且损伤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损伤,造成关节炎的发生,并且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严重的会产生后遗症[2]。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是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科学康复护理有利于肢体平衡,对膝关节功能损伤有所改善。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韧带的一般情况和活动度与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我科接受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8.32±3.67)岁。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7.12±4.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疾病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1)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悲观情绪给予及时的排解,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在了解病况的前提下配合治疗护理。(2)术前康复指导。对患者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进行股四头肌及胭绳肌的等长、等张收缩锻炼,循序渐进,每次20~30 min,500次/d。(3)术前准备。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老年患者需行血糖 及心功能检查,了解有无异常,做好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术前备皮。(4)术后运动指导。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降低肌肉萎缩和促进血液循环,让膝关节恢复更好。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正视现实 由于患者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大多数患者属于青壮年,患者往往出现烦躁、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谈心,耐心回答患者所提问题,使其勇敢面对自身疾病,为患者反复讲明术后的康复训练重要性,强调康复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治黏连,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1.2.2.2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每日训练的运动量,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出现膝关节的再次受损,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进行检查。(1)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等长收缩锻炼,尽量伸膝,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背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持续 5 s,然后完全放松为1次,每日锻炼200次左右,分4次或5次做完。(2)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静止不动,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让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以手掌感觉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效,反复运动,每次5~10 min,每天做满2 h。(3)术后第1天进行缓慢直腿抬高训练,具体方法:平卧,足尖朝上,伸膝关节并收缩股四头肌后抬高患肢,足跟距床面20 cm,持续5~6 s,放下肢体,放松肌肉。(4)强化各种功能性训练,如平衡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关节训练器抗阻训练等,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受伤。

1.2.2.3 预防并发症 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保持引流管畅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避免切口感染。如患处发生肿胀,实施关节穿刺抽液减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关节僵硬情况。(2)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3]。膝关节活动度是患者在经过手术后1年,对膝关节伸缩活动度的检测;膝关节功能评分是根据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的评分而来,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功能、体育活动三方面给出的,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关节僵硬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关节僵硬情况比较

注:1)为u值,2)为χ2值

2.2 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通常选用韧带重建来治疗该病,但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容易发生萎缩,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3]。而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关节,连接着大腿与小腿,承受着身体大部分重量,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多由于车祸、运动和跌伤等情况造成膝关节损伤,损伤后往往继发半月板及软骨损伤,最终引起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其稳定性和功能不仅依赖于关节内复杂的半月板与交叉韧带结构,同时关节外肌键单元和韧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治疗不当,将影响关节功能,若发生韧带断裂,必须尽快修复重建。

早期进行肌肉主动收缩锻炼,能够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关节活动练习有助于防止膝关节黏连。交叉韧带重建后,既能让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康复锻炼,又能让膝关节功能迅速得以恢复,本研究实施系统康复护理,从肌肉锻炼、关节活动锻炼、负重锻炼几个方面加强膝关节功能,科学安排锻炼强度和时间,遵循早期、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因为过度锻炼会恶化患者的病情,违反了治疗原则。逐步加强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度,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为患者细心讲解锻炼技巧,规范动作,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术后康复锻炼是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重要的一环,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4]。而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前交叉韧带术后出现并发症,借助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5]。康复护理应着重强化膝部训练,使患者进行克服阻力训练,以发展其肌力[6-7]。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所以,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系统康复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温惠芬,刘伟媚,莫瑞琼.艾灸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2):59-61.

[2] 江琼兰.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J].医疗装备,2014, 1(1):93-94.

[3] 黄房珍,范柳萍,李晓芳.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12(6):149-151.

[4] 臧 林.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6):4041-4042.

[5] 程小芸,方 梅,郑粤湘,等.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6(1):908-909.

[6] 谢卫梅,姚晓红,陈惠冰.康复训练路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0(1):2133-2135.

[7] 毛春华,石展英.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5.

(本文编辑 肖向莉)

512026 韶关市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科三区

张玲:女 ,本科、主管护师

2016-11-2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65

猜你喜欢

活动度交叉韧带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