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应急自救工具检测现状研究
2017-04-27叶青刘力真
叶青+刘力真
【摘要】文章首先将整个应急自救过程分解为五个阶段,并根据各个阶段的自救需求,选取配置了16种常用应急自救工具;然后通过资料检索、类比等方法罗列出16种常用应急自救工具的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接着对所列出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检测现状;最后根据检测现状,提出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建议。
【关键词】应急自救 工具 性能指标 检测标准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上海11·15火灾事故、上海踩踏事件等突发应急事件层出不穷[1],轻则造成几人数十人的伤亡,重则夺取百人乃至上千人的生命,民众感到了疑虑和恐慌,应急自救意识不断增强,配备家用应急工具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2]。据悉,部分应急自救装备如急救包、逃生绳等销量大幅增加,网络销售商成批出现,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商集体发力,迅速推出了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应急自救工具,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产品推陈出新和生产上市的速度过快,造成了产品性能差异极大,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应急自救的效果,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研究探索应急自救工具的检测现状,对于提高应急自救的效果,规范应急产品的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二、工具汇总
一件称手的工具能够帮助处于应急环境中的受灾者开展有效的自救,关键时候能够挽救生命。目前市面上应急工具玲琅满目,常见的有逃生绳、防护服、应急食品、口哨、镊子、睡袋等,涵盖了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
为了系统的研究应急自救工具,笔者从各种灾害环境的特点和受灾者的自救需求出发,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遇到突发应急事件后,首先进行求救;求救无果后,将陷入了恐慌情绪,开始寻找逃离险境的方法;无法逃离险境时,会在相对安全的位置躲避,并寻找食物、水、防寒保暖等物品,维持生命,等待救援;同时想办法同外界进行通讯,以便提高被救的概率。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将应急自救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求救、逃生、急救、维生和通讯。配置工具也可从自救过程的五个阶段入手进行选择,具体配置情况如下:
求救:人们遇到灾难和危险时发出光电、声波信号,引起注意,以求得到救助。主要工具有扬声器、口哨和荧光棒3种;
逃生:人们在突发事件中使用工具,以求逃出险境。突发应急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受灾者若想逃离险境,要么得穿越水火,要么需经过垂直位移,要么得跨越长距离的空间等,因此受灾者必须使用移动工具进行逃生。同时在逃生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阻挡时,还需使用破拆工具。目前,移动工具主要有缓降器、逃生绳、救生衣;破拆工具主要有救生铲。逃生工具共4种;
维生:人们困于突发事件时,使用维持生命的食品、水、防护装备,维持到危险度过。包括呼吸器、防护眼镜、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睡袋、防火毯、应急蜡烛等7种;
通讯:人们遇到或困于突发事件时,使用通讯设备互相传递信息。一般有对讲机、收音机2种。
三、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目前市面上应急工具主要有以上16种产品①,依次对各产品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汇总其关键指标及其对应的检测方法见表1。
四、检测现状
通过对表1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应急自救工具的检测现状如下:
(一)大部分产品有相关标准规范,少数产品尚未出台对应标准
应急产品源于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大部分产品有对应的产品标准;急救铲、睡袋是根据国外应急自救的经验设计生产,该类产品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口哨、荧光棒等,属于低值产品,且长期作为玩具产品进行销售使用,其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还没有广泛应用,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还没有开展。
(二)部分产品标准缺少应急救援功能相关的指标要求和检测方法
应急救援是随着社会突发应急事件的增多,近年才出现的概念,而表1中产品所对应的标准,大多都是2000年左右发布,部分产品标准缺少应急自救相关指标的要求和检测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防护眼镜的视野范围。虽然在GB 14866-93中进行了要求,但是修订后的GB 14866-2006中未对该指标进行规定。而防护眼镜的视野范围对火灾、地震等灾害环境中受灾民众的逃生具有重要作用[2];
防火毯的生烟性、可燃性。这两项指标在国家标准中并未提及,而在ISO 5659.2和ISO 6925却有要求和检测方法。生烟性指标既能够用于判断防火毯的材质质量,又能帮助受灾民众判断防火毯着火情况。可燃性更是判断防火毯质量的关键指标。所以对防火毯的生烟性和可燃性进行要求,既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应急自救的需要;
应急蜡烛的防风性。不论在国内标准文件中,还是国外技术手册均为未对该指标进行规定。由于应急蜡烛通常用于震后、野外等环境中的火源或照明,所以其应具有抵抗室外普通风力的能力,以保持点燃状态。
五、意见与建议
针对上文中应急自救工具检测现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机构的研究提供方向,为监管部门的监督提供思路。
第一,出台荧光棒、口哨的国家、行业标准。荧光棒和口哨属于低值易耗品且品种规格五花八门。同时,这两种产品的检测涉及光学、化学溶液、声学等专业,检测费用昂贵,是产品本身价值的上百倍,一般企业很少开展类似产品的检测,其规范程度很低,尚未形成相关的标准,即使其指标的检测标准也凤毛麟角。但是,随着突发应急事件的逐年增加,熒光棒和口哨作为求救工具,在应急自救中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急需出台对应的产品标准。
第二,睡袋、救生铲等尚无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可根据国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或转换国际标准。睡袋和救生铲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其生产、使用的频率正在逐年增加,作为逃生工具和维生工具的核心部分,是应急自救不可缺少的工具。出台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规范国内市场的同时,提升应急自救的效率。
第三,修订防护眼镜、应急蜡烛的现有标准,补充防护眼镜视野范围、应急蜡烛防风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GB 14866-2006仅从眼镜防护的角度进行了规定和要求,但是在突发应急环境中防护眼镜既要保护眼镜,还不能影响眼镜的视野范围,故应在GB 14866-2006中补充防护眼镜视野范围的要求和检测方法;QB/T 2119-2007仅对普通蜡烛进行了要求,涉及到蜡烛特殊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并没有进行规范,考虑到突发应急环境下蜡烛的使用需求,建议增加蜡烛的防风性能。
第四,参考国际标准,出台防火毯的生烟性、可燃性的检测标准,并择机编制防火毯的国家或行业标准。ISO 5659.2中科学给出了防火毯生烟性的检测方法,ISO 6925中对防火毯可燃性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生烟性和可燃性是评价防火毯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检验防火毯质量品质的重要依据,应尽快以ISO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防火毯产品现状,出台对应的检测方法标准。防火毯的主要技术指标除了生烟性和可燃性外,还有续燃时间、氧指数、有毒气体生成、火焰传播速度等,目前这些指标已经有相应的检验标准,一旦可燃性和生烟性的检测标准发布实施后,可利用成熟的检测技术,研究确定防火毯各指标数值,并起草防火毯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第五,研究出台突发事件应急自救工具检测体系。随着突发应急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自救逐渐被民众所重视,各种各样的应急产品井喷式进入市场,出现了大量层次不同、品质差异极大的产品,甚至有些产品出厂后直接投入市场,并未经过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环节。产品市场的混乱、质量的不过关既影响了民众自救逃生的效率,又制约了应急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编制一套检测体系来提升应急自救工具的质量,同时能够为应急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注释
①除本研究中梳理的16种应急工具外,市面上还有一些工具要么同上边的产品功能类似,要么尚未普及使用,本研究暂不讨论。
参考文献
[1]家用应急防护产品应用及设计现状[J].包装世界,2013:102.
[2]家庭火灾应急逃生装备技术性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