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评估研究

2017-04-27鲁柏杨梅盼盼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鲁柏杨+梅盼盼

【摘要】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在近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在金融业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体产业之间,通过信息化协同合作而发展的供应链金融的新趋势。线上化操作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操作风险。本文分析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交易联动特点,并根据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这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电子商务交易、在线信息交易、在线支付交易和在线物流交易的四大交易阶段分别进行操作风险识别,构建了操作风险分类识别目录。同时建立了基于四大交易阶段的操作风险关键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对每个交易阶段操作风险的评估。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总体处于一个偏高风险的状态,而且在这些影响风险因素中,现金流对应的在线支付交易阶段影响尤为突出。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操作风险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涵义及操作风险的内涵、分类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OSCF),也叫作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基于金融业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实体产业,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协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的新趋势,是复杂性金融创新产品。

根据权威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结合其规定可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做出如下定义: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整个运作过程中,由于不完善或者失效的内部控制、人为错误、系统失灵以及外部事件等因素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根据定义,操作风险驱动因素主要由于人为、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及外部環境等方面,上述四方面的操作风险驱动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导致操作风险事件。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特点

1.操作风险的传导性。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多主体参与的由电子商务交易、在线支付交易、在线信息交易、物流交易四大交易组成的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一体的交易性融资业务,对融资企业所在供应链的运营影响重大。一旦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操作风险,其产生的危害就有可能沿着四大交易网扩散开来,风险发生传导,也是导致线上供应链金融可能发生“灾变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2.操作风险的易发性。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诱因复杂,由于其四大交易中涵盖的环节众多,任何一个小小的系统操作漏洞或者人员管理漏洞,都有可能使物流或现金流脱离银行监管,造成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发生,由于每笔业务的操作周期比较短,因此对风险管理要求就更高,以达到实时监控及时控制的目的。

3.操作风险的可控性。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是可控制的,除了通过一般的操作风险控制手段如内部控制、资本配置、风险缓释等综合的控制外,由于其全程信息线上化可视化的特点,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技术手段对其日常的一些高频低损的操作风险点进行防控。而对于一些由非抗力外部事件引起的外生操作风险,由于其具有低频高损的特点,我们也可采取预提损失准备金等财务控制技术进行防控,确保线上供应链金融连续高效的运行。

4.操作风险对收益的决定性。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将传统信贷融资中的主体风险转化为了交易风险,把企业风险转化为了操作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决定了操作风险已超越信用风险上升为其主要的风险。对于传统银行融资业务来说,银行因承担操作风险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不明显或不能短期显现,但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却是正好相反,操作风险是否能有效控制和管理,是影响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否能够盈利的关键因素。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关键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因素错综复杂,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繁多,某些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可能引起巨大的操作风险损失,要防范这些低频、高损的操作风险,就必须定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估,监测其风险变化。构建精准的关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进行定期监测,就可以准确反映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状况。关键风险指标的选择应遵循风险敏感度高、可获取性强、实用性高、指标范围合理等原则,本文针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全程交易联动特点,分别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这四个方面选取电子商务交易、在线信息交易、在线支付交易、物流交易四个阶段来构建操作风险关键评价指标,进而为各阶段的操作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分别由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方面中的电子商务交易、在线信息交易、在线支付交易、物流交易四个阶段的操作风险构成。分别对每个阶段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引发的操作风险进行单独风险指标分析。

(一)电子商务交易阶段操作风险评价指标

综合考虑可能引发风险的具体操作发生时点和成因,电子商务交易阶段操作风险主要分为两类操作风险:订单协议风险和B2B电子商务系统风险。订单协议风险主要表现有虚假或不正当交易,订单不合规定,数据录入出错,交易双方存在未解决的交易纠纷等等;B2B电子商务系统风险主要表现有系统失灵,系统漏洞、系统更新出错等。对电子商务交易阶段的操作风险一级指标进行细分,分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共同决定,定量指标主要是为了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定期搜集评价指标后,能够自动判别指标数据,对每个指标可进行自动评分。

(二)在线信息交易阶段操作风险评价指标

综合考虑可能引发操作风险的成因,在线信息交易阶段操作风险主要分为信息传递风险、委托代理带来的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主要表现内部信息不畅和信息转化风险。内部信息不畅会使信息的效用及价值无法体现,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之间的外部信息流,对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产生危害,导致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下降以及竞争力的下降;信息转化风险是指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因信息失真而产生的风险,包括信息完整性、信息可用性及信息真实性等风险。信息转化对信息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如果使用不适当,就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带来相应的信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