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研究论述

2017-04-27刘燕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无形资产会计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从资本到信息的过度,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经济模式。传统的资本经济其本身是一种有形的经济,其发展是以有形资产的生产或者交换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知识经济则是一种无形经济,其发展是依靠无形资产,例如技术、创意等多种内容的存在来获得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既然其发展所依靠的资产内容不同,其需要的会计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改变。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也就随之出现。而就我国当前来说,该种理论模式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其形成、现状以及发展加以论述,希望能够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无形资产 会计 研究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实际上是随着环境变化不断产生的一种新型会计模式。因此,在对该种理论进行研究时,必须要从其产生背景着手,以反推出存在的目的与原理,从而对其发展的规律加以确定。另外,针对其在发展的现状加以分析,能够明确其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以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的一定的建议。至于对未来的展望,则是为其长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保证其发展的方向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具有实用性。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全面来临的今天,无形资产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自然其对应的会计模式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才能保证其实用性。

一、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背景

随着一二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实体经济需要的资本投入过大,无法进一步推动市场的繁荣。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其更加注重知识的投入。这就使得信息化的经济相对发展起来。而在这种背景下,无形资产相对增多,且逐渐占据了主导与支配地位。经济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物质生产转变为无形资产的利用。会计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地管理与监督,其必须要与经济环境保持高度一致。这就使得其必须要与无形资产一致,从而产生了对应的理论内容。

(二)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实际上就是国家对于各种关系调整所制定的法律。法制环境对于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在这种模式下,为了保证无形资产,又必须要出台对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当前的《专利法》《商标法》等,这些实际上就是对无形资产的一个保护。而在这种背景下,其引导会计模式必须要与社会法制基本一致,从而使得无形资产会计理论越加充实。

(三)文化环境

文化是经濟与社会的根本,其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会计理论的长期发展。而且,文化因素会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产生一定的思想约束,从而使得其在使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存在一定的限制。在长期的发展中,这样的思想影响会一直存在。这就使得其在进行会计理论的发展中,对于一些思维的创新或者其他,会存在一定的排斥。尤其是,我国本身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在思想上相对谨慎。无形资产的发展模式,风险性较大,使得人们在长期接受难度较高。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智力成本会计

智力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无形资产会计概念的早期,虽然智力无法完全与无形资产等同,但是其内涵与外延却与其基本相似。而该种会计方式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提出了。国外会计也正在不断的针对这样的会计模式加以研究。我国该种会计模式的研究相对较晚。在研究成果上远远不及国外,另外,在几个名词的划分上也存在一定的瑕疵。

(二)无形资产会计

无形资产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智力成本会计模式下逐渐延伸的一种会计模式,该种会计模式是在竞争相对提高的背景下不断产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资本逐渐转变为人才。而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其本身是没有资产价值的,但是,人才具备的知识以及专业性,逐渐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模式下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无形资产意识也相对增加,对应的会计理论形成。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与传统会计的协调化

从上文可以看出,无形资产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随着未来知识经济的深入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的运用将会越加普遍。自然,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也会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成熟。但是,在当前来说,其依然会受到传统资本会计的制约。无论社会发展到一个何种的高度,资产依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形资产会计虽然能够成为社会的主要会计模式,但是其必须要与传统的会计模式共同运作。

(二)未来趋势

从智力资本会计到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可以看出,其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传统的无形资产所包涵的内容相对狭窄,自然其会计理论中涉及的内容也就相对较少。而随着其长期发展,必然要使得其内涵扩大。自然,会计理论内容也就会越加丰富。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无形资产的便捷加以明确。同时,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创建起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补充,以实现其系统性。

四、结束语

传统会计是一种收益会计,在知识经济相对成熟的今天,这种实体性的会计模式已经缺乏实用性。而对应的无形资产会计则成为了时代的主题。该种会计模式已经存在了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地系统地理论,这就使得其长期发展仍旧存在一定的瑕疵。面对该种状况,必须要追溯到其发展的源头,并且,明确其长期的目标,以保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为社会提供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娟,汤嘉欣.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演进与发展[J].财会通讯,2012,07:125-127.

[2]周玲,程瑜.新无形资产准则创新与局限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66-67.

[3]闫梅.浅议无形资产会计的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04:44-46.

[4]俞矜慎.无形资产会计审计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162-163.

作者简介:刘燕(1979-),女,汉族,江西宁都人,硕士,讲师,专职教师,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猜你喜欢

无形资产会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