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策略
2017-04-27刘晓菁
刘晓菁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达成共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95-01
1.首先要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探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2.走进情境,获取信息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创设生活情景,让他们在课上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
本课课始,我创设轻松的谈话情境,组织学生交流新学期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况,了解学生购买的物品数量、价钱等信息。由于这个话题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买了4本笔记本,用去16元。"有的说:"我买了5枝圆珠笔,用去15元。"也有的说:"我是跟小明一起去买的,我买了5本,用去20元,他也买了好几本。"……之后,我及时出示教材第65页三个小朋友买笔记本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吸收到哪些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像这样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传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传设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4.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
5.学以致用,感受价值
必要的练习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学以致用,学生会感受到策略的价值所在。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透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我结合教材组织各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简惠女.来源:南靖靖城中心武林小学
[2] 张艳华.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3] 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年03期
[4] 赵义红.浅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J].学周刊,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