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支持地方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17-04-27陈淞琳宋焦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供给侧银行业旅游

陈淞琳+宋焦

【摘要】本课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战略为背景,分别从渝东南地区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现状、经验做法、面临的困难及措施建议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银行业支持地方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提供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或借鉴,推动银行业更好的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 银行业 旅游 渝东南

一、研究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其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渝东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贯彻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地方旅游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本课题旨在研究分析渝东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新消费领域过程中,在支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总结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银行业支持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轄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6月末,黔江辖区一区四县一级支行以上银行机构44家,总体上,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稳健运行,呈现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存贷款稳步增长、不良贷款呈现“一增一降”、盈利能力稍有回升的态势,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银行业支持辖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是旅游业贷款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业贷款余额34.42亿元,同比增长8.67亿元,增速为33.66%,高于全辖各项贷款增速16.91个百分点。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截至2016年6月末,辖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9.73亿元,同比增加6.91亿元,增长245.61%,主要用于旅游集散中心、道路建设。其他旅行信贷投放贷款余额1.23亿元,同比增加0.14亿元,增长12.71%,主要用于景区餐饮、住宿、农业观光等。

三是旅游项目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16年6月末,辖内旅游项目建设贷款余额21.64亿元,同比增加1.20亿元,增长5.89%,主要涉及乌江画廊、桃花源、峡谷公园等7个景区建设;

四是乡村旅游业得到不断发展。截至2016年6月末,乡村旅游贷款余额1.82亿元,同比增加0.41亿元,增长29.24%,主要用于景区餐饮、住宿、农业观光等。

五是旅游业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助力辖区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5个。2015年,辖内一区四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96.27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1.00%;累计旅游收入136.62亿元,同比增长约35.00%。

三、银行业支持辖内旅游业良好做法

(一)利用电子金融产品优势,提高旅游业业务拓展能力

辖内某银行积极推广“江渝惠”服务平台,为旅游消费及旅游特色商品交易提供手机电商交易结算服务,并利用平台为各旅游商户提供宣传服务,目前辖内已超1000家商户加入该平台。

(二)加大旅游景区ATM、POS机具投放,不断改善基础金融服务硬件布点

截至2016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旅游景区共布放ATM机132台,POS机具387台,为县域旅游游客资金存取及消费提供有效的结算服务,提升了旅游金融支付的便利性。

(三)创新特色产品和抵押担保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针对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辖内银行机构改变传统贷款融资模式,采用PPN、信托、私募债等方式支持地方旅游业发展。

四、当前辖内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辖内旅游业发展不成熟,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辖内旅游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不成熟,旅游开发缺乏整体规划与区域协调、旅游项目建设经验欠缺,吸引力不强。同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基础设施滞后,多数景点内未投放银行自助终端设备,经营情况不稳定,企业自有资产实力较弱,开展银行融资时,面临无法提供足值有效抵押物或其他有效保证担保措施的问题,导致贷款投放总额较小等。

(二)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内部制度落实不够,缺乏针对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宏观政策、银行业机构业务发展指引等外部政策制定了各类涉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政策,提出了若干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流于形式,落实程度不够。

(三)信贷产品创新不够,旅游业融资便利度较低

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运用排污权、碳排放权、景区经营权、门票收入等开展各类新型抵质押贷款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便捷、高效发放消费信贷等,以满足新消费供需双方的金融需求,但仍存在产品创新力度不足,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的情况。

(四)民营资本介入不足,旅游业发展缺乏活力

辖区旅游业主要由政府主导,民营资本少有介入,导致辖内旅游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政府负担较重,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旅游业的市场化发展。

五、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旅游业信贷优惠政策,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针对辖区旅游业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支持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信贷优惠政策;地方财政每年可安排一定资金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对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旅游项目,可以实行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其贷款实行贴息扶持,适当降低贷款风险。

(二)构建旅游业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旅游业信用体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可针对辖区旅游业的情况,加强旅游企业融资需求信息的披露,及时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的信用体系,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入旅游业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加强旅游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

加大金融业务互联网化、支付移动技术化,要加大对旅游景点、旅游企业POS机具等电子结算产品的推广,在有条件的景区增设ATM机逐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满足辖内旅游业融资需求

银行机构要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基层行信贷审批权限,加强与各旅游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的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采取多种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涉农担保机构为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提供担保,满足辖内旅游业融资需求。

(五)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减轻政府负担

银行机构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切实加强对辖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等金融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轻政府负担。

(六)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等落地辖区

密切关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战略,积极与上级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在信贷、政策等方面为辖区争取更多资源,形成金融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周东龙,主动作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常态下基层央行有效履职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6(2).

[2]叶春明、赵宇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观察.2009(10).

作者简介:陈淞琳(1987-),男,土家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金融;宋焦(1988-),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供给侧银行业旅游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