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DP上海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的评估

2017-04-27于东焱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于东焱

【摘要】本文定量评价上海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能力,利用长三角地区有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相关性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模型和城市对外交流模型,进而得出城市对外影响能力模型,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上海市对于一定范围内城市经济区的影响能力。分析表明,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增强,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依然存在问题,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业务领域,建设联动型经济。

【关键词】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 城市对外交流能力 影响因数 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发展状况受所在的经济区域影响很大,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等,单一模型考虑的因素具有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受体,其发展还受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从城市的自身经济实力角度和其对周边城市影响力角度综合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科学性,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之间经济辐射带动影响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定量评估上海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得到了更为可行的评价结果。

二、文献综述

2006年朱帮助在《组合评价模型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应用》中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珠三角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夏国恩基于因子分析法反映出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2013年张荣艳在《经济实力评价中的应用》中通过组合单一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做出有效评估刘萍、李云鹤在《基于AHP的城市会展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中科学评价了城市会展中心价值,为提升城市实力找到途径。

三、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模型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为了全面地反应城市的经济实力,本文选取了长江三角洲的五个代表城市,收集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模型。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针对上海的经济影响力,把问题分成三个部分,逐层推进,对上海经济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衡量经济综合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依据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涵,遵循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对上海市经济状况的分析,本文选取10个主要的经济指标即CPI、财政收入、国定投资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等。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位置特点,分别选取南京、上海、杭州、扬州、苏州五个城市,通过分析这五座城市的十大经济指标情况,建立起评价城市经济状况的函数模型。

(二)主成分分析法

1.数据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经过标准化后,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R。由相关系数表可知,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所得结果有重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影响较大。

3.利用SPSS计算累计贡献率。

特征值越大,贡献率越大,表明该因子在反映城市经济情况上越重要,按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一般原则,选取前两个主因子代替整个十大经济指标,对城市经济进行评价描述。

4.确定主成分。

利用表2中的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其中x1表示CPI,x2表示财政收入,x3表示固定投资总额,x4表示消费品零售总额,x5表示进出口贸易总额,x6表示对外投资,x7表示GDP,x8表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9表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10表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得到两个主成分函数表达式:

E1=0.341x2+0.259x3+0.354x4+0.363x7+0.341x9+0.364x10

E2=0.140x2+0.173x3+0.123x4-0.082x7-0.211x9-0.019x10

(三)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机制结果

主成分综合模型:

其中为每个特征值所占的权重

可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

E=0.308x2+0.246x3+0.320x4+0.300x7+0.250x9+0.300x10

四、城市对外交流能力模型

基于模型一的结果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值E,带入2003~2013十年间的相关指标数据选取货物运输量、出口总额等指标,建立评价城市对外交流情况函数模型,算出上海市十年的经济对外交流能力。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包括旅游、进出口、对外投资、咨询等方面,针对上海市具体情况选取以下几个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对外交流能力的细分指标: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值E、旅客发送量y1、货物运输量y2、出口总额y3、对外投资y4。

(二)主成分分析法

選取模型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值E,提取出上海对外交流模型的主成分:

F1=0.444y1+0.445y2+0.450y3+0.446y4+0.449y5+0.038E

F2=-0.097y1+0.088y2+0.091y3-0.127y4-0.038y5+0.979E

(三)城市对外交流能力模型结果

根据主成分法,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

F=0.348y2+0.382y2+0.386y3+0.344y4+0.363y5+0.205E

根据城市对外交流能力函数,可计算上海2005~2015年对外交流能力值。

五、城市对外影响能力模型

在模型一、二的基础上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定量评估上海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结果表明上海对其余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与距离成反比。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定义影响因数函数,同时将影响因数函数作为定量评价城市影响力的函数。

(一)对外交流情况与距离的关系

1.城市GDP的相关性分析。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带动作用体现在该城市所在地区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尤其是当今“互联网+”的经济背景下,这种作用更加明显。中心城市GDP的变动和各种经济来往将不同程度上对周边城市GDP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1为长三角经济圈GDP统计图。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随着经济辐射能力的增强而增强。下图中城市依次为:上海、无锡、苏州、扬州、台州、宁波、湖州、舟山、南京、常州、南通、镇江、杭州、嘉兴、绍兴和台州市。

2.数值研究。本文用上海与选取的长三角主要的15个城市2005年~2015年的GDP总量数据对上海与各城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以2005年为基准,将上述各城市的GDP除以2005年数值得出GDP指数,并画出散点图。由于处理过程相同,本文以上海—嘉兴为例介绍具体操作过程。

由上图可知,嘉兴的GDP指数与上海GDP指数表现出线性关系。回归结果表明,上海GDP与嘉兴GDP相关比例很高,相关系数达0.993。

嘉兴与上海的GDP指数间的关系为:

y=0.83x+0.272

该方程式表明上海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的会带动嘉兴的GDP增长0.83个百分点。表3为上海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GDP指数的相关关系.

3.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1)距离上海最近的地区:湖州受上海的影响最强。

2)距离上海稍远的扬州、镇江,南京的经济辐射是影响其GDP的主要因素,其GDP指数与上海的相关程度较低;同理,距离省会杭州较近的绍兴,主要受到杭州的影响,因而受上海影响比较有限。

3)南通是江苏省内距离上海第二近的城市,仅次于苏州。由于有长江相隔南通与上海间交通一直不方便。因而其受上海影响较小。宁波距上海的距离虽然较远,但凭借深水港优势,成为了上海重要的出海口、贸易中转站,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因此其与上海的联系非常紧密。

4)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宁波,其GDP已达到较高水平,近年来GDP增速已经减缓。上海对其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影响因素模型

由线性分析可知,GDP与距离成反比例关系。从现实生活中可知,一个城市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可以用对外交流能力定量评价,对外交流能力越强其经济辐射范围越广、影响更深。基于GDP分析,中心城市的对外交流能力越强,其余城市GDP与该城市GDP的相关性越强,即趋于线性关系,因而本文定义影响因数函数为:

通过该函数可以计算出对外交流能力为F的城市M,其对于距离M城市R千米的N城市的影响力。通过该函数,可计算2005~2015年上海对于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影响因数的具体数值,进而根据数据定量分析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及其变化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些不同距离的城市的影响力的情况如下。

基于2005年~2015年上海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影响因数表可知:从整体看可知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上海对每座城市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但增加量较少。从距离看,随着距离的增加,上海的影响力不断减小,同时随着各城市实力增加也减弱了上海对其影响力。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其教育、科技、资金等优势比较明显,为其他城市提供了许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六、结论及建议

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作用很大,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但经济增速较慢,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对经济贡献还有大量上升空间,经济结构有待改善,因此为提高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要认清目前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实力,抓住机遇,加强发展。

(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要素最优配置

为了提高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的影响力,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经济发展。当中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海地处全国经济重要之地,应积极通过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矫正扭曲要素配置,开源节流,充分发挥和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坚持开放合作,完善交通,积极转型

上海地处交通运输要地,在“一带一路”时代经济背景下,一方面上海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交通体系,加强与其较远城市的沟通和交流,坚持开放合作共赢,鼓励创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产业积极转型,逐步拓宽业务领域,向技术和管理优势转型,建设联动型经济。

(三)抓住机遇,加强发展

在G20杭州峰会经济指示带领下,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取得显著进步,经济体制改革得到升级,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应该与时俱进,务实行动,发挥引领带头作用,积极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绿色经济治理格局,联动周边城市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攀峰,黄中伟.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4.

[2]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應用.《市场研究》,2005.

[3]万秋成.省域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

[4]许婧婧,刁承泰,何丹.我国特大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力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

[5]高玲玲,周华东.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2009年第12期.

[6]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市场研究》,2005.

[7]王振.2013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
Categorizing Compiler Error Messages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关于AI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