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自我修养
2017-04-27沈小勇
沈小勇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修养智慧,这些智慧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人生智性的宝库。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注重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以此提升党员的自我修养与人生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领导干部自我修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理论、传统修养对现代领导的启示等方面加以分析。
中华传统修养理论及其价值
在中华传统文化看来,修养中的“修”与“养”涵义不同,“修”主要是“修身”,“养”主要是“养心”“养性”。修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也不是为了享受快乐,而是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的目的。
儒家修养学说的特色。儒家修养特质可以概括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刚健有为。《大学》三纲领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注重自我的德与善。《大学》八条目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作为安身立命的出发点,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修身学说主张“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做一个有事功的人。基于这样的人格理想,儒家修养追求的形象是君子形象,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君子的行为乃是“刚健有为”的行为,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与执著,更是“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道家修养学说的特色。道家修养特质可以概括为:性命双修、崇尚自然、清静无为。道家所谓的“性”主要指人的内在精神与思想、秉性等层面;“命”主要指人的身体、生命的能量、物质等层面。“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身心的全面修炼。道家的特色与儒家不同,乃是主张贵生、乐生、重生,甚至追求长生。道家修养主张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静养神,以动养形,根本宗旨是充分调动人体精、气、神的运化与聚合,达到形神永固、身心两健。道家的修养最终体现为崇尚自然、清静无为。正如《道德经》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乃是智慧的大道。
佛家修养学说的特色。佛家修养特质可以概括为:法身慧命、诸法无我、解脱出世。在佛教看来,法身不同于色身,法身以智慧为生命,赖智慧以长养。其实,佛就是“觉者”(梵语音译为浮屠,佛陀等),“一个觉悟的人”,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历史上,释迦牟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而成佛的标志就是断除生老病死,断除贪、嗔、痴等烦恼。在佛教对于宇宙世界的“图景”描绘中,最基本的价值“图景”是“四圣谛”说和“三法印”说。“四圣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粲寂静,三大义理。佛教认为我们不可顽固地执著无常为常,执著无我为我,否则只能在痛苦中沉沦,在轮回中流转;主张要洞察无常、无我的真谛,这样才能超脱痛苦和生死,获得解脱,进入涅粲境界。
儒释道修养学说的比较。儒家的修养特质在于“德性”,道家在于“自然”,而佛教的特质则是“觉悟”。三家修养学说各具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在修养目标上,儒家修‘圣”,道家修‘真”,佛家修“佛”。在修养取向上,儒家重“入世”,道家重“超世”,佛家重“出世”;儒家重“治世”,道家重“治生”,佛教重“治心”。在修养理念上,儒家讲“有”,道家讲“无”,佛家讲“空”;儒家讲“秩序”,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在修养方式上,儒家讲“主敬”,道家讲“守静”,佛家讲“成净”。在修养应用上,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年少时儒家,中年时道家,老年时佛家。
传统修养智慧对现代领导的四点启示
修己取向与安人取向。儒家提倡“内圣外王”,道家提倡“明哲保身”,佛家提倡“自度度他”。可以说,不同的修养学说有不同的侧重,但是中国文化总体主张:在“修己”中“安人”,达到以“德”治人。之所以“修己”在前,就是要经常的反思、检讨自己的言行,思量个人行为的准则。通常说,领导者往往表现出“力服、才服、德服”三种境界,“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干部经常做不到“以德服人”,主要表现为“老好人”“假好人”两种错误的倾向。“老好人”表面上是修己安人,但却放弃了基本的原则,他们以不得罪人为原则,使得是非难分,正气不扬,邪气上升。“假好人”主要表现为他们“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做到。所以缺少安人的修己,往往表現为“自我”,而缺少修己的安人,往往表现为“伪善”。
日常生活与超越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不反对日常生活,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各派都主张在“日常”中“超越”,达到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如《菜根谭》所言:“从静中观物动,向闲中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以“仁心”超越日常生活。《论语》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这样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孟子》中“万物皆有备于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均是超越精神。道家主张以“道心,超越日常生活。《老子》有言:“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说得更妙,“应物而不累于物”。佛家主张以“佛心”超越日常生活,所谓“活在当下”“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中华传统文化的超越精神,本质上乃是一种“内在的超越”,这与西方“外在超越”的信仰完全不同。无论是仁心、道心与佛心,都是由内而发,乐天知命,享受朴素,三家超越的基点都在于自我价值的确立,都在于守望与反思日常人生,以此超越外在诱惑和压力。
有为智慧与无为智慧。儒家重有为,道家重无为,两者相辅相成。中国文化儒道互补,达到了一种很好的智慧融合,即在“有为”中“无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化。”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巧作为;“无为”乃是顺势而为,韬光养晦,是一种极高境界的哲学智慧。违背规律,那是妄为;集聚智慧,那是巧为。在道家看来,最好的管理是看不见的,最好的领导是无形的。《老子》曾经这样比喻领导的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也就是说,最好的领导让百姓觉得一切自然,因为领导顺天应人,顺乎民意。所以领导干部要学会无为而治的智慧,以无为的心,做有为的事。
入世境界与出世境界。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重“入世”,道家重“超世”,佛教重“出世”。一定意义上“超世”与“出世”,且有一致性。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启示恰恰在于:在“入世”中“出世”,达到“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李嘉诚曾经主张“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是将出世与入世融合一起,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对我们而言,关键是如何能够做到“有情时忘情,用心时无心”?程颢在《定性书》中这样回答:“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所谓无心、无情乃是一种超脱的出世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完全放弃名利、荣辱,党员干部虽然也不例外,但是却可以改变对待荣辱和名利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荣辱和名利?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九十岁生日的时候,用庄子的两句话向前来祝寿的朋友和学生表达自己悟到的处世道理:“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是何等的荣辱观和人生境界,而对待名利,则应当做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乃是一种智慧的名利观。“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是传统修养学说留给领导干部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