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SM-5人格问卷(PID-5)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初步应用

2017-04-27眭爱萍陈图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人格特质效度

眭爱萍 陈图农 韩 瑜

中国.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E-mail:1101038283@qq.com

DSM-5人格问卷(PID-5)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初步应用

眭爱萍 陈图农 韩 瑜

中国.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E-mail:1101038283@qq.com

目的:PID-5(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5)是基于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五版(DSM-5)第三部分所提出的以病理性人格特质诊断人格障碍的自评量表。本研究以南京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PID-5进行初步应用以及有效性检验,为人格障碍的评估引进新的视角以及方法。方法: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进行测量,并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对PID-5的220项题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其第131项、177项等项目之外,其余项目与对应特质总体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②对其进行重测信度检验的结果显示,其信度系数r值均在0.686以上(P<0.000);③对其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④相容效度分析结果显示,PID-5中的特质及维度与SCID-II中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分别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⑤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符合DSM-5提出的多维度特质模型。结论:PID-5在大学生群体样本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能够对基于DSM-4所筛查出的人格障碍个体有较好的预测性,支持DSM-5所提出的多维度特质模型。

人格障碍;特质;DSM-5人格问卷;大学生

Widiger等指出2000年颁布的DSM-4-TR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存在以下一些不足:如广泛的合并症,多元标准设置,精神病理学人格差异覆盖不足,时间的不稳定性,缺少正常人格和病理性人格障碍的明确界限,分类评估的一致性效度和区分效度较低以及因任意的评估阈值而造成的分类中的大量的异质性[1]。Morey等也指出DSM-4-TR缺少对人格障碍一般严重程度的评估[2]。为弥补DSM -4缺陷,DSM-5人格与人格障碍工作组通过使用与人格相关的损伤以及病理性人格特质两个主要维度来评估人格特质,在其第三部分采用了以多维人格特质模型为基础的人格障碍评估的新方法。对人格障碍一般严重程度的评估可通过标准A中的两个维度的表现来权衡,而评估标准B中的多维病理性人格特质的评估则有望取代DSM-4中的人格障碍评估标准[3]。

标准A是用以评估人格功能的受损程度,是由Hopwood等人10年随访研究提出的,除个别人格障碍类型之外的一般性人格障碍的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4],在DSM-5第三部分中人格障碍患者受损伤的人格功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我功能(自我同一性与自我定向)的受损以及人际关系(同理心与亲密关系)的受损。标准B是以多维人格特质模型为基础,主要包含5种人格维度以及25项人格特质。有相关研究表明,5种人格维度中4种(负性情感、敌意、解离、失抑制)与大五人格特质模型(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开放性以及内外向性)中的特质相关。第五种人格维度(精神病性)与DSM-4中A类人格障碍有较大的相关性[5]。大量的文献指出多维特质模型可以用以描述DSM-4中人格障碍中所有的人格障碍的分类[6]。人格障碍的多维特质模型能较好的解释共病、性别差异、人格障碍随时间的变动性以及与其他疾病所共病的原因,如:情绪,焦虑和物质使用相关的疾病[7]。目前主要使用DSM-5临床人格特质评估量表(DSM-5 Clinicians'PTRF)以及PID-5来测量病理性人格特质。

Krueger等人以多维人格特质模型为基础于2012年提出了测量DSM-5人格特质的问卷PID -5。PID-5有220项题目,采用Likert评估方法,分值为0~3。PID-5内部一致性效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9(失抑制),0.93(解离和负性情感)和0.94(敌意和精神病性)。在低维度水平上,25项异常特质中24项,其克隆巴赫α系数在0.70(不负责任)和0.94(怪异性)之间,其中多疑(α=0.58)低于最低值0.70。Samuel等利用PID-5的特质值加总得出的不同类别的人格障碍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49(强迫型人格障碍),-0.8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平均项目相关系数为0.19(强迫型人格障碍),-0.49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8]。

PID-5与其他人格特质量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PID-5与PAI有实质性的相似性,甚至可以使用PAI测量DSM的多维结构[9]。PID-5所依据的五因素模型和NE0-PR所依据的大五人格模型之间有较大程度的相似[10]。PID-5与MMPI-2RF中的内化量、人际量表、反应外化特质等分量表呈显著相关[11]。PSY-5中的每种模块的测量都与PID-5的相应部分呈现较高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44和0.67之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53[12]。

德国Zimmerman等对PID-5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敌对特质量表应置于敌意之下而不是在负性情感之下,受限制的情感特质量表应置于解离之下而不是负性情感之下[13]。丹麦的相关研究表明,PID-5中严苛的完美主义倾向特质量表应置于负性情感维度之下[14],失抑制维度在成人患者样本中可信度较低[15]。PID-5荷兰版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16]。PID-5伊朗版以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为研究样本,其研究表明DSM-5在两类人格障碍样本中有较好的结构效度[17]。

综上所述,PID-5以病理性人格特质的新角度测量人格障碍,在不同国家的样本试行中均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但目前国内对PID-5中文版研究较少,且尚未有文献报道PID-5在中国样本中的使用情况,故本研究旨在使PID-5在中国进行初步的应用及分析,为人格障碍测量与评估引进新视角以及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南京3所高校: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取样,学生知情同意下,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439份(87.8%)。女性被试为286例(65.1%)。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7~25岁,平均(20.3±5.36)岁。

1.2 方法

1.2.1 工具 PID-5是Krueger等在2012年为DSM-5人格异常特质评估编制的测量工具。PID -5有220项题目,分为5个人格维度,分别是负性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解离(Detachment)、敌意(Antagonism)、失抑制(Disinhibition)和精神病性(Psychoticism),每一人格维度下有若干人格特质,共计25种人格特质。负性情感包括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Lability)、焦虑(Anxiousness)、分离恐惧(Separation Insecurity)、顺从(Submissivenes)、敌对(Hostility)、持续性(Perseveration)、受限制的情感(Restricted Affectivity)、抑郁(Depressivity)、多疑(Suspiciousness);解离包括退缩(Withdrawal)、避免亲密(Intimacy Avoidance)、快感缺乏(Anhedonia)、抑郁、多疑;敌意包括操控(Manipulativeness)、欺诈(Deceitfulness)、傲慢(Grandiosity)、寻求关注(Attention Seeking)、冷漠(Callousness);失抑制包括不负责任(Irresponsibility)、冲动(Impulsivity)、注意分散(Distractibility)、刺激寻求(Risk Taking)、严苛的完美主义(Rigid Perfectionism);精神病性包括不寻常的信念或经验(Unusual Beliefs and Experiences)、怪异性(Eccentricity)以及认知和感知失调(Perceptual Dysregulation)。PID-5项目以Likert测量为基础,分值为0~3(0:基本或完全不符合;3:基本或完全符合)。

SCID-II问卷:是DSM-4中轴II诊断用临床定式测查量表,包括118个题目,分为12种人格障碍,分别为A组: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B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C组: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以及未特殊分类组:消极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由受试者每一题做“是”或“否”的自评回答。

1.2.2 研究流程 ①PID-5量表的翻译和回译:首先由3名心理学专业人员分别将PID-5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并通过商讨最终就PID-5的220项题目达成一致的翻译版本。其后将中文翻译版的PID-5由1名事先未看过原版PID-5的专业中英翻译工作者将中文版翻译成英文版,分析比较并进行修订形成最终中文版PID-5;②量表的施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向被试交代测量方式和答题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向其发放问卷PID-5、PDQ-4以及SCID-II问卷,当场作答,并回收问卷。两周之后对之前参加过测试的一部份在校大学生进行PID-5的重测,依然按照之前的测量程序,测量结束之后回收问卷。

1.3 统计处理

项目分析采用项目与总分的皮尔逊积差相关;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科隆巴赫α系数与重测相关系数评估,效度,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结构进行验证,效标效度采用点二列相关计算PID-5与SCID-II之间相关系数。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

2 结 果

2.1 项目分析

项目与特质总分的相关系数多数在0.405~0.799之间(P均<0.000)。项目与维度总分的相关结果显示,第131项与负性情感的相关系数为0.092 (P=0.053),第177项与负性情感的相关系数为0.005(P=0.919),第97项与解离的相关系数为0.042(P=0.379),第177项与解离的相关系数为0.082(P=0.086),第142项与敌意的相关系数为-0.053(P=0.270),除以上项目之外的项目与其相应特质的相关系数大部分在0.364~0.786之间(P均<0.001),表明项目与特质总体相关显著。

特质与其对应维度相关系数在0.404~0.841之间(P均<0.000),表明其特质与维度总体之间相关性显著。

2.2 信度分析

2.2.1 内部一致性 对25项特质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性情感中多疑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431,项总计统计量显示第2项、第117项、第177项和第131项对内部一致性信度贡献率较低,均<0.1,将以上项目删除之后,多疑分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638接近0.7的显著水平。解离中避免亲密分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634,项总计统计量显示第97项对内部一致性信度贡献率较低<0.1,将其删除之后的避免亲密分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635接近0.7。敌意中欺诈分量表的第142项对内部一致性信度贡献率较低<0.1,将其删除之后,欺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提高至0.857。失抑制中的不负责任分量表和刺激寻求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417和0.649,其中的第201项、第210项以及第3项、第69项、第112项、第195项对内部一致性信度贡献率较低<0.1,将其删除之后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584和0.712接近0.7的显著水平。除以上分量表之外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723~0.917之间。表明25项特质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对5项维度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5项维度分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在0.815~0.885之间,表明5项维度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

2.2.2 重测信度 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52(P<0.000)。25项特质分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772~0.959(P均<0.000),表明25项分量表前后测相关性极其显著,有较高的重测信度。5项维度分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887~0.961,表明5项维度分量表前后测相关性极其显著,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综上,PID-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25项特质分量表的重测信度;5项维度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表明PID-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3 效度分析

2.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PID-5的220项问卷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以特征值≥1的标准来进行筛查可获得55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累积方差为73.16%。而按照特征值>1.67的标准筛查则可获得25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累积方差为55.51%,接近60%的解释量。按照高内部一致性标准删除PID-5内低贡献率的项目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1的主成分个数为51个,可解释累积方差为72.43%。而特征值>1.6的主成分个数为25个,可解释累积方差为56.53%。对25项特质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标准来进行筛查可获得5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累积方差为73.79%。其在每个特质上的载荷数见表1。

2.3.2 PID-5与SCID-II的相关 5项维度量表与SCID-II的相容效度系数见表2。结果表明, PID-5的人格特质量表与SCID-II人格障碍量表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效度。

表1 25项特质主成分载荷数值

PID-5中25项人格特质与SCID-II中12类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刺激寻求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消极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在0.02~0.07。避免亲密与表演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依赖型人格障碍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1~0.08。快感缺乏与表演型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为0.03和0.11。以上P值均大于0.05,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相关。

分离恐惧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分裂样人格障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8和0.03。寻求关注与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及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为0.01和0.04。退缩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为0.07;焦虑及顺从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和0.05;傲慢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和0.04。以上P值均大于0.05,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相关。

表2 5项维度量表与SCID-II的相容效度(r)

其余的12类人格障碍与25项人格特质的相关系数多数在0.27~0.57,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PID-5与SCID-II有较好的相容效度。

3 讨 论

3.1 PID-5的结构验证

通过对PID-5的220项原题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发现,其中2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67,可解释55.51%的累积方差。根据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要求,删除PID-5中低贡献率的项目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上述25个主成分可解释的累积方差提高到56.53%,可解释的累计方差接近60%,具有相对较为可靠的代表性。以上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提取的25项主成分,能较好地代表PID-5中220项题目所提取的特质层面,与DSM -5第三部分所提出的多维人格特质模型中25项特质层面相符合。但本研究所提取的25个主成分仍只能解释56.53%的方差,对累计方差的解释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样本的选择以及PID-5在中国群体应用的适配性存在一定的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对其原因深入检验。

对25项特质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个数为5个,可解释累积方差为73.79%。表明25项特质中可提取5类维度因素,符合DSM-5第三部分所提出的多维特质模型中的维度层面的模型。根据不同维度对应的特质分类可知,因子1为负性情感;因子2为解离;因子3为敌意;因子4为失抑制;因子5为精神病性。因负性情感、解离、敌意、失抑制以及精神病性之间相关性系数在0.59~0.78,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不同的特质与其不对应的维度因子间也可能存在突出的高载荷量,但总的来说仍以其在所对应的维度上载荷量最高。

根据本研究所采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可得其在高低维度上都符合DSM-5第三部分所特出的多维度特质模型,表明PID-5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但本研究与Wright[18],Isabelle Roskam1[19]和Bo[20]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受限制的情感在负性情感维度下的载荷量最高,达到了0.86,而不是在解离维度下载荷量最高,这可能与不同版本的翻译效果、量表所施测的对象数量以及人群不一致有关,也表明PID-5在中国的初步应用有其特殊性。本研究中的严苛的完美主义在负性情感的维度下载荷量最高,与丹麦版的PID-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 PID-5信度

PID-5的五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与Krueger原版相比而言,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稍低于Krueger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但失抑制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815)最低与Krueger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负性情感、解离与敌意、精神病性的信度系数相接近,均在0.856左右,最高的为负性情感,其信度系数为0.885,与Krueger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根据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贡献率而删除其中贡献率小于0.1的项目之后发现,除不负责任量表其α值为0.584和多疑量表其α值为0.638之外,其余分量表的均在0.7左右,内部一致性成都较高。其中最高值为怪异性,其α值为0.917,各分量表平均值为0.77,高于0.7的显示性水平。本研究结果与Krueger原版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25项中的24项,克隆巴赫α系数从0.70(不负责任)到0.94(古怪的言行),其中多疑(α=0.58)远低于上述最低值0.70。本研究也与法国版以及荷兰版PID-5的本土化研究结果相似,其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0.82和0.79,且最低内部一致性信度分量表也均是多疑量表和不负责任量表,最高内部一致性系数量表也是怪异性分量表。以上结果以及比较均表明PID-5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项目能较好反应特质所测内容,其特质能较好反应维度所涵盖的内容。

重测信度的结果表明,5类维度分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772以上,25项特质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887以上,表明PID-5具有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3.3 PID-5效度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维度(情绪稳定性、焦虑、分离恐惧、抑郁以及敌对)相关程度最高。表演型人格障碍与敌意维度(操控和寻求关注)的相关程度最高。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敌意维度(操控和麻木)的相关程度最高。分裂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性维度(古怪的信念和经验、怪异性以及认知和感知失调)的相关程度最高。分裂样人格障碍与解离维度(退缩、避免亲密以及快感缺乏)的相关程度最高。回避型人格障碍与解离维度(退缩、避免亲密以及快感缺乏)的相关程度最高。偏执型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维度(多疑、抑郁、情绪不稳定和焦虑)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强迫型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维度(持续性和受限制的情感)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并且与失抑制维度中的严苛的完美主义的相关系数非常高。依赖型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维度(分离恐惧)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自恋型人格障碍与敌意维度(傲慢和寻求关注)的相关程度最高。其他两类未分类型人格障碍:消极型和抑郁型人格障碍都与负性情感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以上结果表明,12类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与其对应的5类维度,25项特质的相关性均十分显著,可以用不同人格特质的组合来描述和解释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且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对应的人格特质也具有一定的区分性,表明用特质组合来描述和定义人格障碍有望取代用只用类型来区分不同的人格障碍。

综上所述,PID-5中文版的初步应用证明其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相容效度。

[1]Widiger T A,Livesley W,Clark L.An integrative 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ersonality disorder[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9,21(3):243-255

[2]Morey L C,Berghuis H,Bender D S,et al.Toward a model for assessing level of personality functioning in DSM-5,part II:Empirical articulation of a core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pathology.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11,93(4):347-353

[3]Few L R,Miller J D,Rothbaum A O,et al.Examination of the Section III DSM-5 diagnostic system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an outpatient clinical sample[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13,122(4):1057-1069

[4]Hopwood C J,Malone J C,Ansell E B,et al.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DSM-5:empirical support for rating severity,style,and trai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11,25(3):305-320

[5]Piedmont R L,Sherman M F,Sherman N C,et al.Using the five -factor model to identify a new personality disorder domain: The case for experiential permeabi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2009,96(6):1245-1258

[6]Miller J D.Five-Factor Model personality disorder prototypes:A review of their development,validity,and comparison with alternative approach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2,80(6):1565-1591

[7]Krueger R F,Derringer J,Markon K E,et al.Initial construction of a maladaptive personality trait model and inventory for DSM -5[J].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2,42(9):1879-1890

[8]Samuel D B,Hopwood C J,Krueger R F,et al.Comparing methods for scoring personality disorder types using maladaptive traits in DSM-5[J].Assessment,2013,20(3):353-361

[9]Hopwood C J,Wright A G,Krueger R F,et al.DSM-5 pathologic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J].Assessment,2013,20(3):269-285

[10]Gore W L,Widiger T A.The DSM-5 Dimensional Trait Model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J].Theses and Dissertations-Psychology,2013,122(3):816-821

[11]Martin Sellbom,Jaime L Anderson and R Michael Bagby.Assessing DSM-5 Section III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isorders With the MMPI-2-RF[J].Assessment,2013,20(6):709-722

[12]Jaime L Anderson,Martin Sellbom,R Michael Bagby,et al.On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PSY-5 domains and PID-5 domains and facets: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 of DSM-5 personality traits[J].Assessment,2012,20(3):286-294

[13]Zimmermann J,Altenstein D,Krieger T,et al.The structure and correlates of self-reported DSM-5 maladaptive personality traits:Findings from two German-speaking sampl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14,28(4):518-540

[14]Bo S,Bach B,Mortensen E L,et al.Reliability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DSM-5 pathological traits in a Danish mixed samp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2016,30(1):112-129

[15]Zimmermann J,Altenstein D,Krieger T,et al.The structure and correlates of self-reported DSM-5 maladaptive personality traits:Findings from two German-speaking sampl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14,28(4):518-540

[16]Bastiaens T,Claes L,Smits D,et al.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Dutch 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5 Personality Disorders (PID-5)in a clinical sample.[J].Assessment,2015,23(1):42-51

[17]Amini M,Pourshahbaz A,Mohammadkhani P,et al.The investigation of construct validity of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5 Personality Traits on Iranian sample with Antisocial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4,5(12):1601-1607

[18]Wright A G C,Thomas K M,Hopwood C J,et al.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DSM-5 pathological personality traits[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12,121(4):951-957

[19]Isabelle Roskam,Sarah Galdiolo,Michel Hansenne.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rench version of the 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5[J].Plos One,2015,10(7):e0133413

[20]Bo S,Bach B,Mortensen E L,et al.Reliability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DSM-5 Pathological Traits in a Danish mixed samp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16,30(1):112-129

(收稿时间:2017-01-21)

http://www.cjhp.com.cn/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DSM-5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ID-5)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SUI Aiping,CHEN Tunong,HAN Yu
N
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0,China附表 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量表

对于下面的问题,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在右面合适的数字上打“√”。数字越大表示左面的陈述越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或实际感受。“1”表示“不符合”,“2”表示“有点不符合”,“3”表示“不清楚”,“4”表示“有点符合”,“5”表示“符合”。

注:追求目标5,13,14,15;良好人际关系16,17,18,19,20;自我效能感4,8,10,11,12;消极情绪21,22,23,24,25;使命感6,7,9;世俗性1,2,3

Personality disorders;Traits;PID-5;College students

R395.6,B841.7

A

1005-1252(2017)04-0560-06

10.13342/j.cnki.cjhp.2017.04.022

2017-01-05)

http://www.cjhp.com.cn/

【Abstract】 Objective:PID-5(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5)is a self-rating scale to diagnose personality disorders,which is based on the Part III of the fifth edition of diagno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 which proposes pathological personality traits.This paper mainly sample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anjing and mad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PID-5.To introduce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diagnosis.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sampling,and used SPSS 17.0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①The project analysis of 220 subjects of PID-5 showed that except for items,such as 131,177 etc.,other items related to the total score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②Test-retest reliability result showed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all above 0.686.③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st scales'Cronbachα coefficient were all above 0.70.④Compatibility validity analysis showed the traits of PID-5 an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SCID-II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⑤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PID-5 was conformed with multi-dimensional trait model proposed by DSM-5.Conclusion:PID-5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he college students'sample,and has a better predict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based on DSM-4,supporting multi-dimensional trait model of DSM-5.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人格特质效度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效度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