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膳食结构特征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
2017-04-27璐王
薛 婷 张 璐王 强
天津地区膳食结构特征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
薛 婷 张 璐△王 强
中国.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通讯作者 E-mail:zhangluwexy@163.com
目的:探究天津地区的膳食结构特征,及其对抑郁症的潜在影响。方法: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48名抑郁患者和61名健康居民分别组成抑郁症患者组和健康组,进行膳食结构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结果:天津地区居民的膳食结构以主食、蔬菜和水果为主,辅以一定的奶类、肉类和水产品。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在蔬菜(t=-0.93,P>0.05),水果(t=1.67,P>0.05)的摄入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优质蛋白(t=-8.38,P<0.001)、肉(t=-37.26,P<0.001)、蛋(t=-5.90,P<0.001)、奶(t=-11.76,P<0.001)、豆(t=-8.29,P<0.001)、水产品(t=-2.38,P<0.05))和胆固醇的(t=-27.08,P<0.001))(肉、蛋、奶)摄入方面,抑郁症患者组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健康组的摄入量。结论:富含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食物可能对抑郁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抑郁症;膳食结构;优质蛋白;胆固醇
[1]Walther D J,Peter J U,Bashammakh S,et al.Synthesis of serotonin by a second tryptophan hydroxylase isoform[J].Science, 2003,299(5603):76-76
[2]刘金光,秦和平,褚凤军.帕罗西汀合用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964-965
[3]王宏林.米氮平与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62-1463
[4]金洪源,王韶华,赵越.大学生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效果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791-794
[5]黄慧兰,刘新民,王瑞权,等.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24(2):186-189
[6]孙乐乐,张丽,任雪,等.手工制作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48-1451
[7]张学志,谷岩,于振剑,等.劳拉西泮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30-1431
[8]Linden M,Zubraegel D,Baer T,et al.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2004,74(1):36-42
[9]Stanley M A,Beck J G,Novy D M,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late-lif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Journal of Consulting&Clinical Psychology,2003,71(2):309-319
[10]Crits-Christoph P,Newman M G,Rickels K,et al.Combined medication and cognitive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1,25(8):1087-1094
[11]户娟.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0例[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8):75-76
[12]宫艳芬.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51-153
[13]陈晓莹.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与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2
[14]邵卫华,余琳.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44-245
[15]张文娟,赵劲松,李健成.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4):334-335
[16]陈向一,杨德森.广泛性焦虑症的心理生理学特点[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19(2):66-69
[17]胡雄,李爱玲,钱淑玲,等.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78例对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107-108
[18]卢世臣,刘琳.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2):182-184
[19]张红梅,梁炜,张红亚.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5):364-367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典型症状为明显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兴趣匮乏,并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1]。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迅速攀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极高的发病率和破坏性后果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抗抑郁症降低发病风险,已成为当今精神卫生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来,膳食结构和抑郁症关系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研究发现,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是抑郁症的主要生理病理基础[2],膳食营养作为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直接参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对心理和情绪产生重要影响[3],膳食营养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的慢性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疾病与抑郁症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4]。
根据流行病学理论的观点,膳食结构可分为地中海膳食结构、西方膳食结构和东方膳食结构3类[5]。其中,地中海和东方的膳食结构是较为推崇的健康膳食结构,这两种膳食结构都是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辅以适量的肉制品和水产品。在一项针对西班牙健康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受调查者的膳食结构与地中海膳食结构的符合程度越高,其在4年后的抑郁症发病风险越低[6]。另一项针对日本人群的研究发现,日本的膳食模式与抑郁症呈负相关,这种健康的膳食模式除了包含较高比例的蔬菜和水果外,还有蘑菇、豆制品和绿茶等具有东方特色的食品[7]。而西方膳食结构恰恰与地中海膳食结构相反,这种膳食结构摄入大量的禽畜肉类及其制品,甜食,奶类及其制品,碳酸饮料。许多研究表明,西方膳食结构与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正相关[8]。一项针对英国中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区分了全食食品和加工食品两种膳食结构。全食食品膳食结构以蔬菜、水果、鱼类为主要特征,加工食品膳食结构就是传统的西方膳食结构。研究者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发现,加工食品膳食结构会使5年后的抑郁症发病风险提高60%[9]。最近一篇基于21项有关膳食模式和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的文章表明,以蔬菜、水果、鱼类和全麦为特征的健康膳食模式能降低16%的抑郁症发病风险[10]。
上述研究表明,抑郁症和膳食结构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可能与膳食结构的不健康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营养素和抑郁症间存在关系,瞿礼萍等人也指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营养素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其预防、治疗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1],但是膳食结构中对抑郁症有影响的特定食物或物质还仍不明确。国内的研究也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探讨膳食结构对抑郁症影响,但是缺乏实证的支持,于斌等也指出膳食为整体人群抑郁症的初级预防提供了重要途径,为心理治疗缺少应答和缺少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因方法学的原因,膳食和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未被充分发现[8]。并且,中国虽作为典型的东方国家,但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集中探讨位于华北的天津地区居民的膳食结构特征,及其与抑郁症之间的潜在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2日-3月6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就诊患者,并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11],选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0分者,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神志清晰,可以回忆最近1个月内的大致饮食内容的被试组成抑郁症患者组。共计发放问卷53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共入组48例,男14例,女34例;抑郁症患者组平均年龄(52.4±12.3)岁,病程3个月~5年。
健康组来自于天津市南开区居民,入组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9分,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躯体疾病,神志清晰,可回忆最近1个月内的饮食内容。共计发放问卷68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入组61例,男19例,女42例。健康组平均年龄(54.3 ±10.8)岁。详细年龄分布见表1,两组年龄(t= -1.53,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的年龄分布状况[n(%)]
1.2 方法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健康组和抑郁症患者组。应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收集近1个月以来的饮食数据。
抑郁自评量表用于测评抑郁程度,共20个题目,每题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得到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标准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能够真实地反映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感受,广泛的应用于抑郁情绪的测量,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食物频率调查法,此方法适合于分析膳食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主食类、豆类、肉类、奶类、水产类、蛋类、蔬菜类和水果类,共八大类食物,收集被试最近1个月内各种类食物的食用次数和每次的食用量。
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是1个月内各种类食物食用的次数和每次的食用量,先将两者相乘,再除以30天,计算出各种类食物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等于每日摄入的豆类,肉类,奶类,蛋类和水产类中蛋白质的总和,胆固醇每日摄入量等于每日摄入的肉类,奶类,蛋类中胆固醇总和。
1.3 统计处理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运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天津地区居民膳食结构特征
表2的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较符合东方膳食结构,其中主食、蔬菜和水果占膳食结构的比重较大,无论是健康组还是抑郁症患者组每天的平均摄入量均超过100g;另外辅以一定量的奶类、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健康组每天的平均摄入量约为50~100g,而抑郁症患者每天平均摄入量均小于50g。
2.2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膳食成分比较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在蔬菜,水果的日均摄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组对水产品的日均摄入量低于健康组,在主食、豆类、肉类、奶类和蛋类的日均摄入量上,抑郁症患者组明显低于健康组。抑郁症患者组的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日均摄入量明显低于健康组。
表2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膳食成分及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2](n=109,¯x±s)
2.3 健康的膳食结构
为提升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根据该指南: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植物优质蛋白质,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g蔬菜和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奶类中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建议每天摄入液态奶300g。禽畜产品中富含丰富的动物优质蛋白,是人体内色氨酸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由表2可以看出健康组在主食、肉类、水产类、蛋类的日均摄入量分别为346.7g、81.1g、55.5g、42.1 g,均达到膳食指南的建议标准;果蔬类略微缺乏;豆类、奶类的日均摄入量分别为23.5g、98g,未达到膳食指南的建议量。
抑郁症患者组的谷物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320.6g,水产类每日平均摄入44.3g,均达到膳食指南所建议的进食量;蔬菜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216.7 g,水果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45.3g,与膳食指南建议的蔬菜日均400g左右,水果日均275g左右存在一定的差距;肉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20.9g,豆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0.9g,奶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36g,蛋类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9.7g,均严重少于膳食指南建议的摄入标准。抑郁症患者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仅为19.6g,胆固醇的日平均摄入量为154g。
由此可见,因为豆类、肉类、蛋类和奶类这4类的食物是富含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而抑郁症患者的饮食特点,导致其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可能是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之一。
2.4 抑郁症患者组膳食成分与健康组的性别差异比较
2.4.1 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组膳食成分与健康组组间比较 见表3和表4。
表3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男性膳食成分对比(n=33,¯x±s)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进食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将男性与女性分开统计,分别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男性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混合时的结果基本相同,奶类和水产类的日均摄入量有差异(P<0.05),蛋类的日均摄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在肉类、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日均摄入量上,抑郁症患者组男性与健康组男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抑郁症患者组的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摄取量均明显小于健康组。
表4 抑郁症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女性膳食结构对比(n=76,¯x±s)
两组女性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混合时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蔬菜类和水果类的日均摄入量上无明显差异,在主食和水产的日均摄入量上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豆类、肉类、奶类和蛋类的日均摄入量上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日均摄入量上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抑郁症患者组均明显小于健康组。
2.4.2 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组膳食成分和健康组组内比较 见表5和表6。
表5 抑郁症患者组男女膳食结构比较(n=48,¯x±s)
表6 健康组男女膳食结构比较(n=61,¯x±s)
抑郁症在性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抑郁症患者要多于男性,因此对抑郁症患者和健康组内部进行性别比较。
抑郁症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发现,男女在豆类、奶类、水产品、蛋类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男性在主食、肉类、蔬菜类、优质蛋白和胆固醇上的摄取量显著多于女性,女性在水果类的摄取量上显著高于男性(P<0.05)。
健康组进行组内比较发现肉类、水产品、蛋类、蔬菜类和水果类上没有显著差异;男性在主食、优质蛋白和胆固醇上的摄取量显著高于女性(P<0.001);女性在豆类和奶类的摄取量上显著高于男性(P<0.001)。
3 讨 论
本研究对天津地区居民的膳食结构的调查发现,居民的膳食结构中主食、蔬菜和水果所占比例较大,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居民在富含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豆类、肉类、奶类和蛋类的摄入量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抑郁症患者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摄取量均明显小于健康男性;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豆类、肉类、奶类和蛋类的日均摄入量以及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日均摄取量上显著小于健康女性。相比于健康组中的男女膳食结构比例,女性抑郁患者也同样显示出在豆类、奶类和总体的优质蛋白、胆固醇的摄入量上的相对不足。结合既有关于抑郁症的病理研究,上述结果再次表明膳食中的优质蛋白和胆固醇对抑郁症有一定影响。
3.1 优质蛋白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肉类、蛋类、奶类以及豆类的日均摄取量上严重低于膳食指南建议的日均摄入量,也显著低于健康组的日均摄入量,然而这4类膳食中又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这就暗示了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关系。
所谓优质蛋白,就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的食物蛋白质[13]。优质蛋白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并且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自身不能生成的必需氨基酸,而这些必需氨基酸又是合成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已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中的脑血清素下降,引起多巴胺合成减少,导致的神经传导递质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血清素的下降与膳食中多种营养素的提供相关联。其中最重要的是几种具有神经传导递质特性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14],其中色氨酸与抑郁的关系最为紧密,中枢神经系统大概有2%~3%的色氨酸参与5-HT的合成[15],而5-H T和抑郁情绪有密切联系,大脑内色氨酸水平增加1倍,5-HT在大脑内的数量提升20%~30%[16]。Bailara等人的研究表明,产后抑郁患者脑内色氨酸水平比产前降低15%,最主要原因在于其它氨基酸(亮氨酸、酪氨酸等)在血清中含量过高,与色氨酸竞争进入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脑内色氨酸含量降低,导致抑郁发生[17]。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机体无法自身合成,所以机体只能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取。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3.5mg/kg/d[18],即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210mg左右的色氨酸。植物中的色氨酸含量非常低,有些植物甚至不能从中提取。在优质蛋白(肉、蛋、奶、豆)中色氨酸的含量相对较高,每100g优质蛋白当中含色氨酸200~455mg[19]。而酪氨酸属于条件必需氨基酸,是由必需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转变而成,是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提高其摄入量则可增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E的含量,抵抗抑郁情绪[20]。乳类及其制品中就含有丰富的酪氨酸,深海鱼虾贝类中不但富含酪氨酸,而且苯丙氨酸,色氨酸以及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对较高。
3.2 胆固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的日均胆固醇摄入量,是正常人的43.3%,明显少于健康人群。与优质蛋白相似,胆固醇的摄入量也可能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关系。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占细胞质膜脂类的20%以上。有研究表明,大脑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会影响神经细胞膜的性能,进而降低了神经细胞膜表面5-HT受体蛋白的活性,并减少了5-HT进入脑细胞,从而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21]。
在过去很多的健康类科普宣传中,“胆固醇”是一种健康杀手,会引起血脂异常、冠心病,长期大量摄入有致命的危险,但在最新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食物中的胆固醇并没有那么可怕,膳食胆固醇限制已被取消。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食物中摄取,另一部分由肝脏利用身体内的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瘦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专家建议每天摄入50~300mg胆固醇为佳。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脂蛋白血症、胆固醇血症的抑郁症患者,应限制动物脂肪,烹调用油采用植物油;可多食用蔬果、水果、豆制品;适量摄入鱼、虾、牛肉、瘦肉、嫩鸡等动物蛋白来补充身体所需胆固醇。
3.3 性别差异与抑郁症
基于既往资料,本研究考虑了抑郁症的性别差异,比较了抑郁症患者和健康组中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结构差异。综合对比显示,女性抑郁症患者在豆类、奶类等富含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食物摄入量上相对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并揭示了抑郁症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及潜在原因。已有调查发现,女性的抑郁症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明显高于男性[22],其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23]。Mohammad的研究也指出成年抑郁症患者中女性抑郁症有14.34%的患病率,而男性仅为7.34%[24]。一些研究试图从生理的角度揭示抑郁症的这种性别差异,如女性血小板内5-HT的浓度低于男性[25],如前所述,5-HT的浓度与抑郁症状有关,而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对5-HT浓度有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足可能是导致女性高发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4 局限与展望
首先,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仅探讨了天津地区的膳食结构,如前文所说,中国虽然属于东方国家,但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所探讨的天津地区虽属东方膳食结构,但因其海港城市的特殊性,其水产品的获取就相对内陆城市更为方便,未来可以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展开调查,探讨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验证优质蛋白和胆固醇与抑郁症的关系。其次,本研究主要基于膳食结构与抑郁症的关系推测优质蛋白和胆固醇对抑郁症的潜在调节作用。具体的影响机理还需要严格的试验研究进行解析。此外,对膳食结构和营养物质与抑郁症关系的探讨和机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虽然一些研究中指出推荐人们通过摄入少量的加工食品和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鱼类和瘦肉等平衡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类似于抑郁情绪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针对抑郁症干预的完善膳食方案还很缺乏,今后的研究可以再探讨其他营养物质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抑郁症患者制定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膳食配方。
参考文献
[1]瞿礼萍,曾南.抑郁症与营养素的关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7(1):58-60
[2]Bailara K M,Henry C,Lestage J,et al.Decreased brain tryptophan availability as a partial determinant of post-partum blues [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6,31(3):407-413
[3]Parletta N,Milte C M,Meyer B J.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13,24(5):725-743
[4]Luppino F S,de Wit L M,Bouvy P F,et al.Overweight,obesity, and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10,67(3): 220-229
[5]Hu F B.Dietary pattern analysis:A new direction in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J].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2002,13(1):3–9
[6]Sánchezvillegas A,Galbete C,Martinezgonzález M A,et al.The effect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on plasm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levels:The predimed-navarra randomized trial[J].Nutritional Neuroscience,2011,14(5):195-201
[7]Nanri A,Kimura Y,Matsushita Y,et al.Dietary patter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Japanese men and women[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0,64(8):832-839
[8]于斌,牛凯军.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5,23(12):2107-2117
[9]Akbaraly T N,Brunner E J,Ferrie J E.Dietary patter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 age[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2009,195(5):408-413
[10]Lai J S,Hiles S,Bisquera A,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dietary patterns and depress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4,99(1):181-197
[1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9-90
[1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N].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8:27-40
[1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9-77
[14]孙淑芝.抑郁症的营养治疗膳食与配餐[J].科学养生,2011,14 (3):16-17
[15]仲捷,贾竑晓.抑郁症与饮食营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22(10):1596-1598
[16]李剑欣,张绪梅,徐琪寿.色氨酸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其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3):58-62
[17]Palmio J,Huuhka M,Saransaari P,et al.Changes in plasma amino acids aft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of depressed patients [J].Psychiatry Research,2006,137(3):183-190
[18]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8-49
[19]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等.中国食物成分表[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98-254
[20]Maletic V,Robinson M,Oakes T,et al.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An integrated view of key find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2007,61(12):2030-2040
[21]Engelberg H.Low serum cholesterol and suicide[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2,339(8795):727-729
[22]赵晓川,金圭星,王学义.女性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79-1280
[23]肖刚,陆德青,姜宝顺,等.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22(7):977-978
[24]Mohammadi M R,Davidian H,Noorbala A A,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Iran[J].Clinical Practice&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2005,1(1):16-23
[25]Mück-seler D,Jakovljevic M,Pivac N.Platelet 5-HT concentrations and suicidal behaviour in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96,39(1):73-80
(收稿时间:2017-01-09)
http://www.cjhp.com.cn/
The Dietary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Tianjin and Its Relation with Depression
XUE Ting,ZH ANG Lu,WANG Qi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etary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Tianjin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depression. Methods:We use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to select 48 depressed patients and 61 healthy residents,and the dietary structure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ir diet structure,we used the T test to analyze the data by SPSS 16.0.Results:The dominant kinds of food in the dietary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Tianjin were staple foods,vegetables and fruit,secondary food were some milk,meat and seafood.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healthy group in the intake of vegetables and fruit,and the intake of high quality protein (t=-8.38,P<0.001)(meat(t=-37.26,P<0.001),eggs(t=-5.90,P<0.001),milk(t=-11.76,P<0.001),beans (t=-8.29,P<0.001),seafood(t=-2.38,P<0.05))and cholesterol(t=-27.08,P<0.001))(meat,eggs and milk)i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group.Conclusion:Foods rich in high quality protein and cholesterol may have a regulatory effect on depression.
Depression;Dietary structure;High quality protein;Cholesterol
R395.6
A
1005-1252(2017)04-0485-06
10.13342/j.cnki.cjhp.2017.04.002异[19],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本文主要对国内关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进行系统性评价,因此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仅限于中文,结论的推论受到一定局限。针对以上不足,未来仍需关注国内外相关进展并进一步探究。
2017-01-02)
http://www.cjhp.com.cn/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19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