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存在价值的追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2017-04-27杨炘婷

名作欣赏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茨威格潜意识陌生

⊙杨炘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23]

自我存在价值的追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杨炘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23]

人物的无意识心理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在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意识中反映的是对作家R浓烈的爱情,但潜意识中反映出的是她对于自我价值的追寻。本文将眼光集中于陌生女人的意识活动,结合她的成长经历和情感诉求,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方法,从自我虐待、情感替补、自我价值三个角度展开叙述,得出陌生女人在生命中苦苦挣扎、追寻自我存在价值的结论。

无意识 自我存在 精神分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大师,他在作品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使得情感流露丰富而又耐人寻味,往往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注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的重要作品之一,多年来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根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与复杂的潜意识相比,意识只是人在心理层面的活动,是冰山一角。潜意识又分为前意识层和无意识层,无意识层包括了人们遗忘的,甚至是一些对人们造成了影响但还未被发现的情绪和动机。从意识层面看,陌生女人深爱着作家R,但是深入无意识分析,疯狂的爱只是表象,剖开爱的表象,陌生女人始终是一个追寻自我价值、自我存在的形象。陌生女人对于R的狂热本质上是她对于自我的追求,不论是离开R的苦痛或是与R重逢的喜悦,她都在用这些深刻的情感体验来证明自己存在。本文将从三个部分展开,阐释陌生女人通过自我虐待和情感替补的方式来满足自我存在感的需求,在爱恋R的过程中她始终更关注的是一种自我的体验与满足,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一、自我虐待:疼痛中的真实感

疼痛是一种与幻想,与不真实对立的感受。疼痛能让梦惊醒,让人清醒,也能让人在真实的痛楚中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陌生女人经历了多次疼痛,这些真实的感受帮助陌生女人找到存在感,向她证明她的经历是真实的,而非幻象。文中的疼痛分为两种,即生理疼痛和心理疼痛。

(一)生理疼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结构稍显烦琐,是由一封陌生女人寄来的信引发的,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都是来信内容,陌生女人的信中一边是写信时的体验,一边是回忆过去的经历。文中的生理病痛多出现在陌生女人写信时的体验。写信时,陌生女人的孩子刚刚去世,所以她以对话的口吻写下了这番话。在信中多处写到她的即时感受。

我的脑袋现在完全发木,两个太阳穴在抽动,像有人用锤子在敲,我的四肢都在发疼。

我再也写不下去了……我头晕得厉害……我的四肢疼痛,我在发烧……我想我得马上躺下去。

这样的描述贯穿全文,无时无刻不在表露自己是一个濒死之人。但也恰是这些疼痛的感受证明了她还活着。

(二)心理疼痛 除了生理疼痛,文中还有陌生女人心理疼痛的描写,多出现在R与其他女人在一起的时候、陌生女人离开R的时候以及R没有认出陌生女人的时候。

我看见一个陌生女人和你手挽着手紧紧依偎着往外走,我的心猛地一下抽缩起来,把我的灵魂撕裂,这时我突然感到我已长大成人,感到心里有种新的异样的感觉。

这两个月里我每天去问……别说了,何必跟你描绘这种由于期待、绝望而引起的地狱般的折磨。

我快步向门口走去,因为我感觉到,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可不能叫你看见我落泪。

这些疼痛都强烈地反映了陌生女人对于作家R深厚的爱,是她一次次的失望与希望堆砌而来的。

文中也有一些心理疼痛与生理疼痛交织的部分,如陌生女人住院待产时:“穷人不得不遭受的凌辱,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耻辱,我在那儿都受到了。”生理疼痛和心理疼痛的交织使得陌生女人甚至有些惨烈,但经历了这些折磨以后,她生下了孩子,证明了她所追求的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抗拒未来 陌生女人在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美艳的女人,很多有地位、有声望的男人都愿意娶她为妻,而且作家R两次被她吸引,这些都说明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在两次与作家的欢爱中,陌生女人都体会到了与作家在一起的无法形容的快乐。虽然女人被遗忘了,但她没有想要唤醒作家记忆的想法,她一面期待与作家常伴的幸福,同时控诉被遗忘的痛苦;一面又只愿意活在作家记忆的一角。陌生女人了解作家的放浪,用心满意足的说辞去缅怀胆战心惊的相遇。

女人在小时候就非常认真地观察过作家,了解他的脾性,作家需要新鲜和刺激,因此她无法拥有长久的幸福,只能去追求短暂的快感,以此怀念一生。但是在潜意识里,女人是觉得自己无法承载那样的时光,所以她抗拒一切可能美好的未来。在十三岁到十八岁的时光,女人先是如神一般膜拜R,这就使得她无法像爱常人一般爱R,因为R成了理想中的神明。随后,搬家以后她又靠与R有关的物件思念R,R在她的印象中越来越被神化,而证明她爱着R的又是那日复一日的思念和痛苦,这些印象已经在她的潜意识中扎根。与R相遇的两次,是陌生女人愿意用一切去换取的,她认为这是一种恩赐,而不是幸福的常态,除了靠疼痛的感觉去证明自己的爱,别无他法。因此,她心理的缺憾使她成为一个无法拥有幸福的人。

二、情感替补:缺失中的满足感

陌生女人很明显是一个有缺失的人,幼年丧父,独身时只剩孩子,没有丈夫,也不愿意结婚,始终孑然一身。所以在她的生命中需要靠很多东西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缺。文中的缺失分为三种:父亲的空缺;理想的空缺;恋人的空缺。

(一)父亲的空缺 文中描写陌生女人家庭的只有几句,但是可以看出她生活在一个没有父亲,而且母亲受生活所累,也没有给她足够的关爱。

想不起那个寒酸的会计员的寡妇(她总是穿着孝服)……

可是我妈自己倒显得非常忸怩,她温柔地吻了我一两下(平时她是不吻我的)。

家庭中爱的缺失会使幼年的女人无意识中充满了对父爱的渴望,非常希望有人可以填补父亲的空缺,但是这种无意识的感受并不直接表现为她希望母亲改嫁,而是她内心需要一个寄托。在一开始,她把R想象成了一个有白胡子的老先生,而不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就验证了她内心的需要。

拉康认为没有父亲的介入,女性在成长过程会缺失一种对于世界、对于规则的认识,这对于成人以后的生活是极其不利的;女孩如果无法度过“恋父”的阶段,父亲缺位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会使她们封闭、孤僻,甚至过早发生性行为,却无法感受恋人之间亲密稳定的关系。父亲缺位使陌生女人在潜意识中将R当作了父亲的替代,她对于R的爱恋不仅在恋人层面更是在父亲层面满足了她的渴望。

(二)理想的空缺 陌生女人幼年生活的环境很差,周围的邻居粗暴野蛮,她的学习条件也很差,只有十几本价钱很便宜的书。R出现以后,陌生女人对他家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而羡慕,这反映了她潜意识中是想摆脱自己的生存环境。R来了后,陌生女人的生活产生了变化,她开始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努力实践。

我原来在学校里学习一直平平常常,不好不坏,现在突然一跃而成为全班第一,我如饥似渴地念了好些书,常常念到深夜,因为我知道,你喜欢书。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在婴儿时期,存在一个“镜像阶段”,这是婴儿认识自我的过程,婴儿一开始不知道镜中的是自己,会在一点点破碎的体验中,逐步拼凑,发现那就是自己。陌生女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对于未来原本是没有期待的,但是R的一切都让她喜欢,让她觉得美好,在潜意识中她希望自己成为像R一样的人,所以她开始努力了。而当她长大以后,她也一直靠卖身来维持自己和儿子光鲜的生活,并且她坚持认为自己与妓女是不同的。一个没有理想的灵魂是停滞不前的,R的出现填补了女人的理想,让女人找到了目标,也在按她的方式追求目标的时候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三)恋人的空缺 陌生女人将作家R视为今生挚爱,但是她几乎从未得到过R,所以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常常用一些其他东西来替代R的存在。替代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R有关的物品,如书籍、雪茄等;另一类是陌生女人与R的孩子。

陌生女人一生都爱着R,但与他直接接触的时间却很少,因为无法靠近R,所以在幼年时期她经常通过接触与R相关的东西来宣泄自己膨胀的情感。

啊,我干了多少傻事啊!我亲吻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我偷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这个烟头我视若圣物,因为你的嘴唇接触过它。

当陌生女人费尽辛苦,生下R的孩子以后,孩子成为她的新的寄托,填补了R的空缺。她为了孩子甚至卖身。

我知道,你一切全都明白,你也会明白,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你,为了你的另一个自我,为了你的孩子。

女人表达的对于孩子的情感,就像她对R的情感一样浓烈,因为当R不在身边时,孩子就是另一个R,是女人活下去的希望。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女人生命中的替代围绕“儿子—R—父亲”展开,R既填补了理想和父亲的空缺,又因为距离遥远,被儿子填补。而当唯一的希望——儿子也去世了,女人的心灵再次崩溃,因为她潜意识里的生命支撑本就是环环相扣的,恋人与爱情逝去的同时,也是理想与父亲的失去;精神世界的倒塌,加剧了生理病痛,致使女人死亡。

三、自我价值:生命中的存在感

陌生女人信件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远不止于对R的狂热爱恋,投射出的是她对自己的存在价值的“斤斤计较”,她一生的追逐,是为了寻找自己从未完整拥有的存在感。

在前文的叙述中,一是陌生女人通过生命中的痛感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体验,二是她不断寻求替代品来填补自己生命中最初的失去。这一份失去是父亲缺位带来的存在感的缺失,让女人在这个世界中无法独立存活。文中所有的情感无不集中于女人的“自恋心理”,即只在意自己,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潜意识下的索求。有很多评论认为这部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心态,但是笔者的观点恰好相反,陌生女人的爱每一刻都希望与作家R有关,她无时无刻不希望作家把她认出来,但是由于心理的无法承受,女人从来没有开口相认,当她终于失去所有支柱的时候,她不得不为了自己临死前的心灵索求去写下这封信,让自己再咀嚼一次全部的经历,这样的表达能让她的内心得到满足,让她确定一切都真实存在过。

所以,在文本中,陌生女人更关注的是一种自我的体验与满足,而不仅仅是表达爱意。甚至女人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潜伏在她的内心的是一种自我追求:在日复一日地迷恋R的同时,她渴望R的爱情,渴望达到R的高度,渴望去满足潜意识中对于自己生命价值的索求。

四、结语

如果说陌生女人对于R的爱不是爱情似乎有些残忍,但是爱情的意识之下并非是完全纯粹的感情。父亲的缺失和长期混乱的生活环境在小女孩的精神中已经投射下了悲观无望的种子,这份爱情更像是个救命稻草,至少拯救了陌生女人的短暂生命,也正因为她潜意识中对于生命和未来的渴望,让她在挣扎中寻找各种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方式,但是她没有能力去弥补自己内心的空洞,只能不断去寻找代替品,以替补自己心灵的缺失。遗憾的是,陌生女人凭借依附情感、排解情感而度过的一生,始终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⑫⑬ [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第297—298页,第276页,第282页,第296页,第285页,第262页,第270—271页,第268页,第269页,第288页。

⑨ 喻颖:《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心理“父亲缺位”现象对女性性格的影响——解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评介》2007年第15期。

⑪ 彭智蓉:《扭曲人格的精神自恋——从“人格论”视角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名作欣赏》2011年第21期。

[1][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喻颖.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心理“父亲缺位”现象对女性性格的影响——解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电影评介,2007(15).

[4]彭智蓉.扭曲人格的精神自恋——从“人格论”视角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名作欣赏,2011(21).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茨威格潜意识陌生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跟陌生女人学写作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神回复
陌生来客
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