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而”字研究

2017-04-27李欣玉

名作欣赏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络腮胡动宾虚词

⊙李欣玉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论语》“而”字研究

⊙李欣玉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虚词,对于语言学家来说是一个各执己见的特殊词,虚词“而”在《论语》中主要被用作连词、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等,本文通过分析《论语》中“而”字的语法和语义问题来阐释“而”字所表达的递进、转折关系等。

《论语》 虚词“而”

我们都知道《论语》作为一部语录体的先秦典籍,记录了孔子以及部分弟子的言行,是由其弟子编录整理而成,通过简短的语言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在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后世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部先秦经典,相比其他文献而言,《论语》因其成书时间早而有很高的真实性,又是语录体散文著作,口语化程度高,语言现象十分典型。因此,在专书研究上,《论语》有很强的典型性价值。

在《论语》里,“而”字主要被用作连词,并且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我们熟悉的有“似是而非”“无疾而终”“树欲静而风不止”等成语或俗语,都体现了“而”的这一用法。“而”字还被用作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作指示代词时可理解为“此”,清吴昌莹在《经词衍释》卷七中提到“而,犹此也”,可译为“这,这个”。人称代词是“而”字最初的假借用法,由表示络腮胡演变成指代有络腮胡的人,最后是单纯的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可以做单数也可以做复数,译为“你”“你们”等义。《论语》中,“而”字用作人称代词只出现了一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载?”在这句话中,“而”同“尔”,译为“你”,借助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的“而”字指代的是孔子的学生仲由。这种情况也充分说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字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而”还可以单独存在于句末做语气词。语气词(也称语气助词),常常在句中充当着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不同的感情色彩成分,分别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当然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在《论语》中也只有以上两个例句。事实上,在两汉以后,除仿古文字之外,“而”已不再被当作语气词使用了。

一、“而”字溯源

古汉语的虚词中,“而”被运用得极为频繁,在用法和释义方面也很灵活。“而”字究其源,最初指的是人的络腮胡,是个实词。清代陈昌治刻本的《说文解字》指出,而字“颊毛也,象毛之形”,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以顶上的曲线代表人的脸颊,而曲线下的几笔就代表长在脸颊上的络腮胡。后来字形发生演变,首画一横表示鼻端,次笔的竖指代人中,再依口上口下的胡须形象定字形,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而”字,所以字的本义也由表示络腮胡变成了表示口上和口下胡须的总称。但是“而”字被指作络腮胡的意义在先秦时期已经罕有,秦汉时期已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义被“须”字取代,“而”成了一个假借词,可以用在句首、句中、句末,解释为“然”“如”“汝”“能”(古时“能”与“而”读音相同)。从语法上讲,“虚词‘而’作为假借词,在句子中可充当代词、连词、语气词的成分。中古以后,‘而’的其他用法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只有连词、助词的用法沿用至今,变化不大”。

关于“而”转化为连词,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由原义“胡须”假借为代词,代词进一步虚化为连词;而另一种则认为“而”不存在代词,是直接由名词假借而来充当连词成分。因为“而”字的代词用法例句太过少见,且没有明显的名词假借为代词、代词再虚化为连词的语言痕迹,所以迄今为止,大多数的学者还是持名词假借为连词的观点来解释“而”连词用法的来源。在连词“而”的众多关系表述中,顺承关系是最为常见也最重要的关系。《马氏文通》将“而”的特点总结为“用以为动、静诸字之过递”,把它归为“承接连字”。

二、语法角度

“而”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三百零八次,在句中主要充当连词成分。

(一)单句里的连词“而”

1.连接词与词

①谨而信。(《学而》第6章)(连接形容词)

②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公冶长》第19章)(连接动词)

2.连接词与短语

①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季氏》第9章)(连接动词与动宾短语)

②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乡党》第18章)(动宾短语与动词)

③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第22章)(连接名词与动宾短语)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22章)(连接名词与状中短语)

⑤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学而)第15章)(连接形容词与状中短语)

3.连接短语与短语

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5章)(连接动宾短语与动宾短语)

②士不可以不弘毂,任重而道远。(《泰伯》第7章)(连接主谓短语与主谓短语)

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30章)(连接主谓短语与动宾短语)

④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第20章)(连接动宾短语与主谓短语)

⑤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第2章)(连接状中短语与动宾短语)

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第23章)(连接联合短语与动宾短语)

4.单句中的语法关系

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第14章)(并列关系。“敏于事”“慎于言”这两项是并列的语法关系,作为并列关系的前后两项即使位置互换也不会影响该句话的整体意义。可翻译为“又……又……”“和”等,也可不译)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22章)(主谓之间,表示假设的连词,通“若”或“如”)

③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第9章)(承接关系。“退”与“省”在句中译作先退下然后细察,这两项在动作和语义上都有前后顺承的关系,顺序不能随意变换。这时候的“而”在句子中充当动词性成分,翻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也可不译)

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2章)(偏正关系。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属于修饰或限定关系,有主次之分。“而”后的动作是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而”的前项是从时间、方式、状态等方面对“而”后的动词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译为“才”“就”“着”或不译)

(二)复句里的连词“而”

①子曰:“不有祝鲩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第16章)(表示并列关系)

③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表示承接关系)

三、语义角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递进、转折等关系是指连词对所连接的前后两项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表示所连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通过搜集整理,总结出“而”字在《论语》中可以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一)递进关系。连接的前后两项在语义上层层递进,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并且”。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雍也》第30章)

译文: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

句中的“而能济众”是在“博施于民”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且在程度范围上比之又更进了一层。

(二)转折关系。被连接的前后两项在语义上构成逆转,在句中前项叙述的是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然后叙述方向发生转变,并没有顺着前项的语义继续叙述。译作“但”“却”“可是”等。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第1章)

译文:(譬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

(三)假设关系。连接的两项中,先提出一种假设,在这种假设条件下产生结果。一般译作“如果”“假如”。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22章)

译文: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

表假设关系的“而”大多是连接主语和谓语,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虽然还没有变为事实,但却是有变为事实的可能。这种句子中即使不把“而”翻译成“如果”,这种假设关系也是存在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而”字的系统研究,加深了对上古时期的语言理解,“而”字的名词意义早已不存在,语气词的使用也不常见,其连词的用法沿用至今。对虚词“而”的掌握将更好地帮助我们阅读经典典籍,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①② 杨伯俊:《论语译注》,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章,第5章。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汉语虚词字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6页。

④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方有国.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4).

[2]郑琳.论语中“而”的词性和用法再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作 者:李欣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络腮胡动宾虚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汉泰语动宾结构研究综述
法国“严打”络腮胡消防员
从物性结构和语义特征看“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基础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谁的自行车
自有法子
阿P搬柜子
“诊脉内环拥堵结点”献疑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