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使师生共成长
2017-04-26洪霞
洪霞
【摘要】本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对师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新的学习境界。使师生同学习,共成长。
【关键词】教育 学习方式 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19-02
在21世纪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在经济运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的创造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强调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种“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才。
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的孩子,如果整天被动的学习、机械的训练和简单重复,很难想象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要培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具有健全、独立人格的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我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2.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即参与学,又参与教。
4.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统一、明确的学习目标。
2.每个成员有单独的任务。
3.能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4.成员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开展互动学习。
5.能够总结归纳成员意见,形成统一认识。
6.对学习过程、方法进行评价。
7.对于不当操作,能调整或选择新的途径。
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達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它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目标的方向性更强。
2.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
3.研究手段的多样性。
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操作。
概括起来讲,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倡导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一、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
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之后,美国心理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二、学会学习的思考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地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学校自主学习课题小组重点对于文学科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主要就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转变进行了研究。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研究典型课例,研究学生的需求,总结以往的经验,强调教师的反思,重视导学策略研究,力求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服务,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导学策略。
一、再现情景,创设情境。师生合作互动,体会感情,自主设计朗读方式,设身处地,创设情景。例如,在讲《难忘的一课》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要线索,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当时的感受,在课本上,一笔一画地书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让学生自主体验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二、发现空白,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之处,根据课文的前后联系,通过想象,补充空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
三、提出不同意见,引发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提出或者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发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意见,让观点不同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辩论,最终达到自悟。
四、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展开讨论。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为大家提供本课的学习思路,并且监督学习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
五、分组合作达成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展开比赛,一个大组根据学习目标谈对课文的理解,另一个大组进行概括总结。
六、围绕课文焦点,展开辩论。教师或学生找到课文的焦点,组织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探究问题的学习结果,学生设计辩论方式,并监督辩论的过程。
根据学习内容适当拓展。按照学习目标,学习完课堂内容,如果有必要形成完整的认识或引申训练,在补充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七、拼拼画画。低年级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形成比较形象直观的认识,达到变抽象文字为生动的画面,可以画课文,也可以画课文的片段,也可以画想象,使学生通过拼、画的形式进行学习。
八、对比探究。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教师有目的的选用另外一种写法的语言片段,和课文中的语言片段形成对比,在学生讨论中,比较写法的优劣,效果的差异,达到训练的目的。也可以允许比着课文的片段,练习仿写,体会效果的不同。
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知识的综合性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深入社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生成调查研究报告,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强调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整个过程,重视学生的合作态度,重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综合性。
我认为塑造新的教师形象非常关键。未来的教师应该达到三个忘记:忘记你是教师——你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你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已掌握的能力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对师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新的学习境界。在这万物萌生的教育春天,使我们师生同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