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2017-04-26叶秋影
叶秋影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49-02
随着新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问题。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英国等国家也把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可以说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的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问题。三者的通力合作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決定性因素。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社会三者的联系可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在校、在业余的生活与学习表现,为下一步的研究教育对策调整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而密切三者的联系较为有效的对策则是通过家访、个别访谈、建立家校联系手册。
我校四年级学生曾繁梓,男,学习成绩一般,父亲已于三年前去世,母亲在广东打工,且常不回家,他母亲为了节省几块钱的话费甚至电话都少打。寄居在伯父家,伯父母忙于生计对他的学习生活极少过问,甚至不能管理曾繁梓,只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通过家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曾繁梓在家学习的机率几乎为零,平时在学校极少按时完成作业,即使能交作业也是潦草的抄袭别的同学的交上来,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总是说:“不会做!只能抄了交上来。”之话来应付,老师对此也深感头痛。
在我们了解曾繁梓的实际情况后,与学校领导和科任教师通过讨论,详细分析后决定采用家访和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相结合的形式对他实施教育研究。首先,我们针对曾繁梓的情况,制定了周密的家访计划,做好家访的充分准备,选合适时机进行家访,争取其临时监护人对家访的积极配合。同时,我们通过谈心、沟通及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式来让他学会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家长、老师的教育,以免家访给他带来逆反心理。其次,我们制好家校联系手册,坚持每周向临时监护人反馈曾繁梓在校学习、活动、行为、卫生、安全、情感等表现的情况,并在每周通过班会小组或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反馈给临时监护人,同时上报给他的母亲,使监护人和家长都能及时了解他的时刻表现。具体的家校联系手册内容如下图:
家校联系手册发放一个月后,我们发现教育的收效甚微。前苏联教育家赞克夫说过:“教师如果不尽心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因而也不可能进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
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我们找到曾繁梓作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得知,他伯父母在家很少督促他做作业,任其自然发展。于是,我们来到曾繁梓家,汇报了曾繁梓在校的各种表现,询问他在家的具体表现及作业不按时交或不交的原因。他的伯母说:“这个孩子,从小就很调皮,上学以来很少在家做作业。在家写作业时写字速度慢,而且写得也不专心,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到外面玩,玩够玩累了才回来写,所以就不能按时完成。自从他父亲过世后,他就以为我们不是他家的亲人,不能管教他。平时说他轻点,他根本不听你的,说他重点,他干脆把作业扔一边或撕掉不做了。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受社会上的风气影响他迷恋上了网吧,有时夜不归宿,说了多次他不听。唉!真拿他没办法!所以我们干脆不管了,管他吃住就行了”他的伯母顿了顿,不停地摇头叹气。
教育学指出:“学校对家庭的指导帮助并不单纯是提要求、发告示,而应予以热情的关心帮助,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帮助家长实际地解决问题。”在了解问题的主要根源后,我们首先开通了他伯父母的思想,使得他的伯父母意识到孩子在家必须尽力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之后,我们劝告他伯父母:“你们俩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你们俩下班后忙着在客厅看电视或去外面闲聊,让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孩子能写完、能写好作业吗?在孩子没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之前,你们应该陪在孩子身边,直到他做完作业。”听了我们的话,他的伯父母似乎明白了很多:“曾繁梓这孩子是我亲弟弟的儿子,也算是我的半个儿子,我怎么能不关心他呢,以前是方法错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陪侄子做完作业再做其他事吧!”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截止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例孩子因表扬过多变坏的现象。”在家庭的配合下,曾繁梓的作业开始完成了,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我们都给他一个笑脸以示鼓励,平时还故事多给他一些鼓励。随后,针对他每次上交的作业质量不够好的问题,我们通过找他谈心、反复家访曾繁梓的主动学习意识越来越强了。哲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肯定、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特别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其树立信心所必须的。
由于曾繁梓的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缺少家长的关爱,监护人对他监管的力度不够,他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有时上课,他出小差,嘴里念的全是一些网络游戏的用语,有时还加上一些打游戏时的动作。对于他的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对村干部、村民的访谈了解村里村风,希望能争取到社会的配合,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但村支书说:“现在社会上,一些黑网吧,经常容留一些未成年儿童上网,有时一上就是一个通宵,对此我们也曾向镇政府反映,派出所也去查过几次,但查时他们就关门,根本拿黑网吧没办法。”通过访谈,我们认识到想得到社会上的配合是有一些难度的,我们还是与村委会联系组织学生到村周围清扫村道,争取得到社会的大力配合。
我们想转变一个留守儿童,必须从思想上对他进行教育,或在家庭学校之间加大配合力度。我们在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心、家访,曾繁梓果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再没落下作业,上课也能专心听讲,学习也十分主动积极。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进步。在这期间,我们把他的情况通过电话反馈给他远在广东打工的母亲,他的母亲也不失时机地鼓励曾繁梓,使该留守儿童稳定地前进。
留过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发挥合力,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父母不在身边不应成为留过儿童家庭缺失借口,我们采取的学生家校联系手册形式,加强了家访,强化了家校合作。同时与村委组织开展一些宣传文明、清扫村道等活动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这对留守儿童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双“大手”一起来团结起来携留守儿童的这双“小手”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