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及翻译教学现状调查
2017-04-26余庆玲胡淼淼
余庆玲++胡淼淼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于具备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未来的交际中对英语的运用游刃有余,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常见的翻译错误,总结出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提升翻译能力的对策,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0-02
翻译是一种包括思维参与在内的语言活动,其中涉及两种语言和各种知识及技巧,需要将一种语言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情感、潜在态度、内容以及风格等用另一种语言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1]。
一、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及翻译教学现状
(一)英汉语言差异的盲区造成乱译
英汉翻译主要涉及到词与句的翻译。根据经验分析,在词汇层面上,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单个单词或是短语的含义,比如“大雪”汉译英为“heavy snow”;“a family tree”英译汉为“家谱”,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采用直译导致译文出错,则把前者译为“big snow”,后者译为“一棵家庭树”。在句子层面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擅长句式的翻译,汉译英时发现汉语式英语比较明显,比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汉译英为“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like playing games.”,这明显是一个病句,英语语法上是说不通的,应该去掉引导词“There are”只剩下一个谓语动词才对。再如,有些学生把“I wont go there unless you go,too”按照句子顺序英译汉为“我不去,除非你也去。”这不太符合汉语的语序,句意表达不清晰,易产生歧义[2]。因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等进行排列的,故译为“你不去,我也不去”较为合理。这不同于比较灵活的英语语序,状语部分可前可后。由此可见,学生是因没有掌握英汉语言层面的差异,他们就会依据已掌握的,有限的经验或知识来推断原语句的语义,从而使得译句偏离了本来意思。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障碍导致误译
英汉文化差异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难”的重要原因。由于中西方生存条件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思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a Dear John letter”,大部分同学将这个短语错译成了“一封给亲爱的约翰的信”,这是个典型的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非语言错误。其实“Dear John letter”这个典故源于二战时期,一般是指女性写给男性的绝交信。汉语文化学习者因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故在翻译过程中较容易遇到障碍。
再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询问对方姓名的问句“您贵姓?”我们中国人为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常在其姓前加上一个“贵”字,属于一种文化习惯,可英语中并无此说法。在问卷中,近一半的学生将“贵”直译成“honor-able”,则全句译成“What is your honorable name?”这对西方人来说会感觉很别扭,因在英语中,通常直译成“What is your name?”或“May I know your name,please?”或“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即可。显而易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要想翻译出准确地道的译文也是不可能的[3]。
(三)语言功底的薄弱使句子翻译刻板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句子翻译过于死板。很多大学生对于英语长句子、长对话的翻译,出现了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的尴尬情况。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英译汉句子“They hav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gardening.”在问卷调查中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把它翻译成“他们发展了一个兴趣在园艺上。”从这个句子的翻译便能够看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某个单词的时候虽然很准确,但是却是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4]。这种翻译方式很刻板,很容易导致翻译的语句语义不通顺、不流畅,缺少修饰词的应用,这不符合汉语的惯用方法。其中,通过全面分析判断,巧妙应用翻译技巧,并将语序进行合理调整来组织语言,将其翻译成为:“他们开始对园艺产生兴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汉语的翻译习惯。
再例如,用汉语直接翻译成为英语时,如“他能吃能睡”,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學生将其直接翻译成为:“He can eat and sleep”,这样便难以将原来句子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而这句话的真正中心思想是:“他的身体非常健康,什么毛病都没有”。因此,在采取直译法的时候,便可以翻译成为“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这样便能够让翻译的语句更地道,更能够凸显出英语原文的意思。从这里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古板生硬的翻译不但难以让别人理解,甚至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效,从而不利于英语翻译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翻译的思维能力
1.准确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英语语言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只有深入全面的掌握了英汉语言在词与句方面的差异性,才能够形成基本的英汉双语翻译思维能力。其中,词汇方面,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称和平衡性,而英语词汇在应用过程中则并不注重对称性,而更加重视英语单词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例如,汉语中的“天生丽质”这个词语则可以直接翻译成为英语:“beautiful”。在句子方面,英语侧重于突出主语部分,而汉语则侧重于突出主题内容。但是,英语句子一般常常会用到无灵主语,但是汉语则常常会用到有灵主语;在采用英语单词组合句子的过程中多以静态形式出现,而汉语在叙述过程中多以动态的形式出现;英语句子在组合中存在多个透视焦点,而句式呈树式结构。汉语在组句过程中所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其句式主要呈竹式结构。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便需要全方面认识到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6]。
2.重点培养英语思维
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汉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双语翻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思维是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基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学生的漢语思维形成则更容易把握,但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则更是重点内容。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感是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重要前提,可以指导学生从模仿单词、句子入手,尽量多听一听英美人士的讲话,坚持每天看一部英文电影,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加强英语背诵,通过背诵大量的英文句子和课文,有利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量的英语信息,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其次,准确抓住语言交际的机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个用英语交际的场合,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动机和意识,积极应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其中,不但需要重视个人用英语说话的内容,还需要重视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的方式,从而促使大学生能够在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萌发英语思维。
(二)掌握翻译技巧及方法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所掌握的抽象的翻译理论知识较少,所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便需要指导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如词汇的移植法、增词法与减词法、词类的转换法、反译法、分译法和释义法等,以及在翻译句子过程中所应用的词序调整法和语态转化法等。其中,在翻译常用的习语时,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是异化法、归化法、折中法和略译法等。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都需要根据句子而定。同时,词和句的翻译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侧重于专项练习,有利于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三、结论
总之,在现代国际化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有利于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翻译技能,从而有效实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武光军.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学习观念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外语界,2013(01):72-78.
[2]武新宇.探究式学习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水平的可行性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09):78-79.
[3]吴阿妮.思辨性阅读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09):112-113.
[4]蔡立颖.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探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40-41.
[5]张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0):102-104.
[6]蔡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学习风格与翻译能力关系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6(05):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