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策略

2017-04-26刘善臣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

刘善臣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而数学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把数学的教育拓展到实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领域。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益于实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学习动力。数学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所以,研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史 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21-02

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数学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模仿、练习和记忆,教材的编写应选用合适的数学素材,通过相关背景的介绍来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在数学史引入教材中,一方面要考虑到数学史的引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另一方面也把过去学的内容和现在学的知识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了解数学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科学。在课堂中,通过从数学史出发,导入新课,体会其发现、发展过程,同时,再结合现代教学,放入到我们具体的题目中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同时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确立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上课前一天,让学生回家用彩色纸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为了同学之间交流方便,规定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 8 厘米,较短的直角边是6 厘米。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重要性,通过文献的查阅,可以得知在人类漫长的数学历史当中,勾股定理堪称最完美的定理之一。整个人类文明已经构造出四百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而勾股定理也是初等几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定理。几乎所有的文明古国,希腊、古巴比伦、中国等国家都有许多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如中国三国时期有名的赵爽的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发现不仅推动了人类对数学几何更深的探索,同时也让人类意识到了数学的美,数学浑然一体的触动;利用勾股定理,我们还可以推导出许多其它真命题与定理,这大大地方便了我们对几何问题的解决,也使得人类在数学的发展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数学史的融入主要是希望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去了解教学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而并非表面的故事,而是更深层次,全方位的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认识。

二、创新数学的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述数学史的时候,更多的选择可能采用情趣演绎和同学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使一节拓展课或者选修课上的生动有趣。但是更多学生下课后可能听过就忘,并没有对数学史,或者老师讲述数学史真正的目的产生过思考,更多的可能就是听故事,上课轻松,和同学互相讨论,没有了上主课的紧张和压抑,更多的是把它当作兴趣课,副课看待。那么,这样的结果是违背了教师上数学史的初衷。以史寓教,推陈出新。可以采用很多图文并茂,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余,还知道这个知识如何的产生、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数学不是一个冰冷的公式摆在那里,背后是有火热的思考和辛勤的汗水而得来的。老师在课堂上也摆脱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型学习方式,可以改成活动式或者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直观性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通过数学史的讲述,数学历史的再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对数学有个新的认识,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提高对数学的宏观认识。数学史的讲述内容也应当与数学课的内容相符合,使学生的知识点具有连贯性,了解数学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讲述的数学史内容和平时学的数学知识无关,就会产生断链,这样也无法起到启示和引导作用。在课堂结束时回顾过程,是否起到了作用,并非表面的故事,而是更深层次,全方位的改观对数学的认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中学生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有很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理由是:数学脱离生活实际,太抽象不易理解;数学只对考大学有用,对走向社会没用。平时学生又是如何学数学?普遍是无休无止的题海战术与考试,为的就是提高数学分数,这样在学生的必中造成的结果是数学单调乏味。于是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融入数学史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学的特点是:严谨性、抽象椎、确定性和广泛性,这必然导致学习数学有难度。虽然如此,数学又因为高超的技巧性、厚实的思想性、丰富的多元性、悠久的历史性和动人的过程性而特色鲜明。教育也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引起学生学习注意的最好刺激是対学习内容感兴趣,数学教师如果能从浩瀚的数学史料中提取一些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再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加工改造,这样融入了数学史的数学课就会立即变得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 割圆术的教学,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而发明了“倍边法割圆术”。他用加倍的方式不断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其面积与圆的面积之差更小,即所谓“割之弥细,所失弥小”。这样重复下去,就达到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再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极限”思想。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往往会产生同样的数学发现,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出现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思想方法。全面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巧质的起源,发生巧发展过程的历史知识,显然会开阔学生的数学眼界。同时丰富的数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一般有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认识到由于多元文化,导致了数学的多元发展。把多元文化引入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多樣的数学文化,鼓励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史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本质属性的概括与反映,数学思维是数学实际活动中人们的理性认识过程,也是抽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命题推理的认识过程。通过数学史料,感悟数学家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教材、理解教材的本质,送样提高了学生掌控教材的能力。当前有学生很会做题,但是对题目的本质不作深入的思考,当面对新问题时又束手无策;积极研究和学习前人在面对未知时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将对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好处。

五、结语

在我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中,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素质和技能。然而,中国的数学教育现状,越来越不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缺失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讨精神成为了国家急需面对的问题和进行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锡环,郭宗明编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

[2]唐绍友.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途径[J]. 数学通报. 1997(06) .

[3]张楠,罗增儒. 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 2006(03) .

猜你喜欢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