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创新教育
2017-04-26李海林
李海林
摘 要:地理学科本省的特点和中学地理新教材丰富的内容的以及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自己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若能营造出课堂活动的创新氛围,设计出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或构建好创造性的课件,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也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教育;探究式教学;发散思维
在新高考思想的指引下,创新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新途径,将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所谓探究性学习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具有原有学习方法无法比拟的特殊效应,不是可有可无的。
创新源于优质的教育,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 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
观念是行动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自己得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还要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和(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应的地理课程载体,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大家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却对这些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探究性提问 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的维抒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
以地理学科为例,近几年春天,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天气,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这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提出探究性的问题:①从我国的气候现象来提出问题,如“北方为什么春季多沙尘天气?②从西部大开发来提出问题,如“目前,西部大开发是全国都在关心的热点话题,西部的环境与发展,两者关系如何权衡?是继续以牺牲环境作为快速发展的代价,还是先生态还债,再谈发展?”③从未来展望角度来提出问题,如“明年北京不再有沙尘?……” 等等,另外,地理方面常有的问题,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等都能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
探究式学习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问题,所以选题决定看探究的对象和最终所取得的成果,在探究式学习中应重视这一问题,例如:澳大利亚大陆四周环海,为什么气候却炎热干燥?南极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提问符合探究性设计要求,采用这样的探究活动将既有趣又有益 。
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有:①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作出多种可能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②以培养学习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式,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③重视小组合作 ,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④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从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习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二是看这个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学上是否已成定论,而且学生对此确信无疑,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探究性演示 经过精心设计,演示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设计探究性演示,主要应突出其特点:①着眼于归纳的方式演示。归纳演示是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实上概括一般原理的演示。其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易引起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并做出假设;②提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演示的目的,认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提问,使演示过程充满着“谜”,引导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以从探究演示中所领悟的道理,去寻找“谜底”;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演示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提倡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小组演示,最好能创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演示操作的机会,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要说明的原理或概念;④探究手段的多样化。教师既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标本、实物、模型、图表、图片等行之有效的演示手段,还要充分发挥幻灯、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等演示手段的作用。演示手段的多样化,更能有助于发挥探究性演示的探究功能。
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甘育山《中學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2]《创新教育的初探》 潘璇 《地理教育》 2004年5期.
[3]《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探究》 张磊《中学地理学报》2005年31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