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思考
2017-04-26葛建华
葛建华
摘 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常来说,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利用这些互联网的信息会大大节约查找素材的时间。可是综观学生的语文书面表达的成绩来看,答案却是显而易见,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本人通过实际的教学研究,走访了多个省内的中学,发现了中学生的语文的书名表达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与多名教育业的杰出工作者经过仔细的比对分析后,通过阐述当前的教学现状和有待于优化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中学语文;书面表达;教学现状;实施办法
语文的书面表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孩子和老师的难题,难就难在不管老师把写作的几个点进行深入的细化,多次反复的讲解,布置再多的练笔,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都还是停滞不前,再加之完成耗时大,字数多,导致青少年们对作文有着抵触的心理。可是,作文却依然在中学考试中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而且,经过笔者的深入研究发现,不单单是学生自身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这都导致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停滞不前,只有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和教师改正从前的不良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学生作文分数提高难的问题,鼓励学生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质的进步。
一、当前中学生作文书写的状况和问题
通过我的研究发现,当前中学生在习作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中学生对语文的习作存在着抵触心理,中学生从内心厌恶写作,写作难又累,长期以来这样的思想占据着学生的大脑,必然会导致学生的习作的练习,抱着负能力的写作必然会导致写作成果不尽人意。
2.在对学生的了解中我们会分析,学生缺乏对客观事物和环境的感知态度,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流入,而老师由于考试的压力常常让学生去背材料,而不是从日常生活中细心的感悟,都导致了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过于苍白,感悟不到写作的乐趣。
3.由于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后没有引导学生去阅读有关的资料,学生的阅读面过于狭隘,写的文章自然而然也就刻板生硬,常常无法润色到自身想要表达的效果,也没有环境的烘托,只是将事件进行一次无力的叙述,这样的文章又怎能让考卷老師眼前一亮,从而得到进步呢。
4.大家都很清楚,书面的写作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的要求,习作成品是一个学生思想的体现,观点的表达。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学生却不懂得构思出习作的框架,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常常出现写一半半不知道下一句该写什么如何写,完全就是一篇800个汉字的堆砌,没有一点灵性,这样的文章更是不合格,达不到作文锻炼学生的根本目的。
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错误解析
学生作文分数低,提高难肯定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教师的书面表达的教学过程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没有明确到学生的思想,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只是单一的在黑板上写上题目,忽视了学生自身对题目的判断,可能学生对这个题目并不赞同,对名词的理解有另一个方面的思考,而教师却强行固化,学生不赞同又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其次,教师忽略了阅读的教学和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作文对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是有着很大的要求,只有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够写出好文章,不断的写却没有向名家学习,学习如何润色,是做不到提高的。最后,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大多数写一个阅字或是打一个分数,让学生一头雾水,写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学生根本无从得知,也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更找不到该进步的着力点。
三、提高作文书写的应对策略
在经过上文的分析结论后,笔者得出以下几个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们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第一,培养孩子们对平时的作文书写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去观察一件事物,用笔墨去刻画,学生对习作产生了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就会才思泉涌,写出好的文章。第二,要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描写的好的句子要用波浪线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认可,从而在写作上更有信心。第三,教师要认真批改习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应该进步之处,从而让学生对自身的习作有了解,才能更好的进步。最后,老师们在平时的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一线的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优秀的阅读读物,让学生去阅读和摘抄其中的好句好段,以让学生呈交读书笔记作为作业,这样便能督促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还能帮助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知识对青少年今后的语文学习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四、结语
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想能够真真正正的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的书面表达能力,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真正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还有教师教学上的不足,从两个主体出发进行完善,必定能使得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一定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蕴琪. 高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1).
[2] 杨体明. 高中生作文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3(6).
[3] 王慧萍.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5(8).
[4] 王艺. 中美小学、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