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识别模型及其适用原则

2017-04-26许军任怀飞彭军卢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

许军+任怀飞+彭军+卢萍

摘 要:高职院校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有待于被选拔和培养,但在高职院校识别创新型人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多维素质特征识别模型,在高职院校识别和选拔创新型人才实践中的适用原则。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型人才 多维特征 识别模型 适用原则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也应该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成绩方面与重点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创新能力,不能从事创新工作。只要选拔和培养得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一定能够成为创新型人才。在高职院校识别创新型人才就不能只按照文化考试成绩这一个维度,而应该建立科学的多维创新素质特征识别模型。

二、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多维特征识别模型的建立

高职院校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有待于被识别、选拔和培养,但是识别创新型人才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具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是我国高考录取学生中60%以后的学生,在传统世俗的观念里,这些学生都是不擅长学习,并且不愿意学习的。所以在高职院校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进行理念创新,打破高职院校没有、不应该也不能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定式,树立高职院校也是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之一的坚定信念。其次,由于前述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征,在他们当中识别和选拔创新型人才就不能采用传统的考试加面试的方式,因为高职的学生普遍文化学习成绩不佳,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基本都还在隐藏状态,需要创新型的老师们进行启发。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在高职院校识别、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设计出了識别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三维创新素质特征识别模型。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性素质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智力与知识素质特征、创新能力素质特征。

(一)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

刘道玉先生在其《创造教育概论》和《创造教育新论》两本专著中认为,正确把握人的个性特征是发现和识别创新型人才的窗口。一般来说,创新型的人才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敢于冒风险,不怕失败;不迷信权威,富有挑战精神;乐于接受新事物,总是想解决那些最大和最难的问题;富有好奇心,凡事总是追根溯源;敢于表现自我,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自信和自由精神,等等。这些个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与创新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从事发现发明等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素质。刘道玉先生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个性心理素质特征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人的创新性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求异心、自尊心、进取心和恒心这五心。

(二)智力与知识素质特征

根据三环人才理论(Renzulli, 1978, 2005)和刘云(2013)关于智力和文化知识的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认为在智力与文化知识素质特征这个维度上,在识别和选拔创新型人才的阶段,要尽量放宽标准和尺度,否则就几乎一个都选不出来。在智力方面,三环人才理论中提出高出平均能力,就是智力超过平均水平即可。这也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无论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还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进入学校的,都表明他们的智商是达到正常水平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佳,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识别和选拔阶段对知识水平的考核不应作为重点考核选项,但是在未来的培养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牢基础课程的基础,却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在高职院校选拔和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中的绝大部分,将来都应该进入更高层次的阶段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也就是要通过全国的硕士研究生考试,那么在现行的制度下,将过去欠缺的数学和英语课程补上去,就是必须做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克服的障碍。智力和知识素质维度主要是基于考核智力与知识的,是智力因素的主要表现。根据已有的研究,人的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知识结构也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进行优化的。这也启发高职院校的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将过去欠缺的知识结构打造得更合理,同时智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三)创新能力素质特征

刘道玉先生将创新能力分解成三个二级创新能力要素和若干三级创新能力要素,三个二级创新能力要素分别为创新性的观察能力、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实践能力。

对于刚入校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三种创新性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以过去传统的观点,也不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这就要求在识别和选拔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阶段,创新能力素质特征也不能作为重点考察方面,但却是未来培养的重点。

三、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多维素质特征识别模型的适用原则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识别可以通过多维素质特征识别模型这一标准进行识别,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应明确识别模型的适用原则为重点是对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的识别。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不仅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窗口,而且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进入高职院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成绩不好,而且在高职院校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被重视。如果按智力与知识素质维度、创新能力素质维度来识别和考核他们,那就几乎要漏掉绝大多数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另外,创新性个性素质对培养其他两个维度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识别和选拔,主要应该放在创新性个性特征上,对于其他两个维度的素质可以尽量放宽,而在培养阶段,三个维度的素质的培养要齐头并进。

四、结语

建立高职院校多维创新素质特征识别模型,是在高职院校识别和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这一创新型人才识别模型在高职院校应用时要把重点放在创新性个性特征的识别上,其他两个维度的素质不应作为选拔创新型人才的重点,这样才有可能在高职院校选拔出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道玉. 创造教育概论[M]. 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道玉. 创造教育新论[M]. 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刘云.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