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
2017-04-26王禹程
王禹程
摘 要: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揭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比如,重视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健全并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加实验室管理投入、提升实验室利用率、重视特色化实验室构建等,以此强化实验室建设,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N9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39-02
高校实验室不单单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研发新型技术的主要基地,亦是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创新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关键场所。它为校企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环境平台。可以说,高校实验室能否得到有效建设将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经济稳步发展、创新型社会构建产生重要影响。现在,我国高校持续扩大招生名额,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和人力以及财力已无法有效满足其不断增加的需求,高校实验室开始呈现出一系列问题,若其各种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阻碍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校教学体系向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验教学。两者之间地位平等,并非主从关系,可以说两者彼此结合共同健全并优化高校教学体系。不过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对实验教学存在偏见,很多人将其视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认为它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存在,仅仅是对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种思想认识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相冲突,不仅不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会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1]。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正确认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重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实验教学形式,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大保障。
(二)经费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保持逐年增加趋势,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趋势已经明显滞后于学生的增长规模,学校用于学生的经费逐渐减少,特别是在保证教学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实验室投入的教学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纵观全国重点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情况可能会好一点,而地方高校就差强人意了。实验室器材得不到有效维护与保养,部分实验教学必需的昂贵器材严重缺乏,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与实验教学方法无法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而这势必会造成实验教学质量差、无法进行开放性实验等一系列后果,导致人才培养计划落空。
(三)管理体制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基于现行管理体系可将高效实验室划分为下述4类:(1)各院系独立管理与建设的实验室,其用途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本系部教学,二是学科钻研;(2)学校集中管理的实验操作室和实训基地;(3)部分纳入学校公共服务范畴的实验室;(4)用于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实验基地。在日常管理与建设中,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有构建并管理实验室、指定相关规章制度、部署实验管理人员、购置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实验仪器、安排实验课程、安排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等。由此能够看出,实验室管理工作涵盖面广,事务烦琐细碎;作为实验室管理者,既要和教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还需要和负责实验器材管理的国有资产科等相关部门进行接触;当前所实施的管理制度侧重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忽略了对实验室的整体管理。另外,实验室评估体系存在漏洞,直到現在,还未就如何高效规范管理实验室制定相应的标准。
(四)实验技术人员培训有待加强
受传统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实验技术工作者始终发挥着“教辅工作者”的作用,学校并未将其划入教师队伍中来进行管理,学校不仅存在忽略实验技术工作者的问题,还未对其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责任进行充分明确。有的实验技术工作者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和其所学专业不匹配,是从其他专业转接过来的。因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大部分实验技术工作者学文化水平低,即便少数实验技术工作者的文化水平较高,亦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工作不安心,人才流失比较严重[2]。事实上,实验技术工作者直接面向学生,其专业水准、能力高低、素质强弱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应重视并强化对实验技术工作者的培训。
(五)实验教学资源不能共享
目前,高校各院系实验室存在着以下问题:(1)实验室大多都是根据教研室要求、服务于本教研室而创建,实验室之间彼此封闭,教学资源无法共享与应用,导致实验设备资源利用率较低。(2)部分实验教学内容反复讲解,导致实验教学工作者的精力、时间以及实验耗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严重的浪费问题。(3)专业联系密切的实验教学工作者之间未保持良好沟通,不利于综合改善实验教学质量。(4)实验室建设规格不仅非常小还比较全面,往往一个课题组安排在一个实验室进行,实验器材就会以分散的方式分配至各小实验室之中,导致实验器材利用率较差。(5)未基于长远角度考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导致其后续发展受阻。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
应该正确认识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认清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不管是在政策制度、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强化对实验教学的协助,保障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另外,还需要合理提高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在职称晋升、评优奖励、进修深造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保证实验教学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享有同等的待遇。此外,还要采取措施积极举办一些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活动,从而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高效开展。
(二)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投入
在强化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时,应有侧重点地合理进行,切忌毫无重点地全面一把抓,对此,可创建完善的投入长效机制,一改传统的分散投资模式,采用集中投资,强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在做好维护和保养现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经费,有计划地购买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高级精密设备,从而使有限的资金价值最大化。还有,要不断引入和研发新型实验技术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学校制定的整体规划中一定要包括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以及器材的更新应用等内容,做好集中管理、统一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还要科学配置实验室教学资源,降低资源浪费率,彰显实验室教学资源价值。
(三)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实验室的管理以前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的,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职责分工不明确、实验室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根据问题完善和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健全实验室运行机制,采用院、系两级分别管理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大对创新机制的调整与优化,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职责以及关系进行充分明确[3]。详细而言,在实施管教分离的实验教学制度的同时推行管用分离的实验器材管理制度。教学部门需要担负起编制实验室发展战略、明确实验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落实实验教学方案、创新实验教学形式等一系列责任,而实验室工作者则需要做好实验室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器材、管理实验经费等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总之,我们要创建一套可操作性强、高效且合理的管理体制,实现对实验器材、实验经费、实验工作者以及实验室等器材设施的集中管理。
(四)加强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
强化对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全方位培训,不断更新、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人员培养方案,循序渐进地组织实验教学人员培训和学习,以此推进培训目标尽快实现。具体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对一些实验教学中涉及到的新技术、新概念以及理论知识予以重点培训,以此保证实验教学工作者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在提高其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五)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院级实验室的主要用途是为全院各专业、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提供场所,其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由院级相关部门集中负责,而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实验室未来发展战略则由教学系部来负责完成,实行管理与使用相分离的管理制度。系部实验室则有所不同,它是以学科、教研室、课程为单位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实验教学服务,重视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防止出现实验器材仅为部分人使用的现象,防止出现因教学内容重复而导致实验教学工作者精力、时间以及耗材严重浪费的问题。要定期组织专业联系强的实验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推动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改善。除此之外,须合理调整并优化实验室规章条例,促进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目标,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高等教学的主要构成内容,实验教学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找到针对性解决措施,比如,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实验教学队伍管理与建设等。相信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可为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大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奕,吴小平.高校实验教学创新的目标定位与对策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5(3):24-27.
[2] 聂春燕,吴旭云.加强实验室改革和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长春大学学报,2011,(4):92-93.
[3] 陳步云.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6(10):113-115.
[4] 张美冬,章荣德,袁德军.高校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2):125-127.
[责任编辑 张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