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把握重大主题会议报道“时、度、效”的思索

2017-04-26常思哲

记者摇篮 2017年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常思哲

【摘 要】改进时政会议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必须把握“时、度、效”的原则。在“时”的方面,坚定政治立场,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去考虑报道方向和内容,准确把握报道发出的时机;在“度”的方面,要有“定盘星”,改进文风,贴近民生;在“效”的方面,要延伸视野,跳出活动、会议的形式,着重于其内涵。同时,注重媒体融合,丰富传播手段,使纸媒与新媒体形成互补。

【关键词】“时、度、效” 会议报道 成就报道 媒体融合

做好重大主题会议报道,是地方党报的重要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时政报道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新常态的今天,时政报道要深入人心,更具感染力,就需要对“时、度、效”的原则有更深入的理解。“时、度、效”是创新时政报道的重要遵循,也是打开时政报道新局面的钥匙。

一、站位高远 把控节奏 应“时”发声

“时”,就是应“时”而为,把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宏观上,要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将视野投放到改革开放的全局中去,引导舆论方向。是为“文章合为时而著”。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前,沈阳日报以“喜迎党代会,开始新征程”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发展轨迹为着眼点,以东北振兴为着力点,精心策划了六个整版的系列报道,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沈阳市五年来的工作成就,在党代会召开前夕陆续刊发,引导舆论,烘托氛围。

在微观上,要近观会议主题,明确报道方向,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准确把握报道发出的时机。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由沈阳日报主办的帅正APP正式上线。在市党代会、两会等重大主题会议的报道工作中,沈阳日报新媒体屡次抢发“第一落点”。稿件通过其他媒体转发,新媒体的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

沈阳日报传统纸媒亦不甘落后,先后在一版开了“幸福沈阳 共同缔造”“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开启全面振兴新征程”专栏,紧扣大会主题,从开幕当天连续刊发四篇“论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决胜战”的评论员文章。大会第二天,就刊发了《改作风促转变除顽疾 全面优化提升沈阳营商环境——沈阳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大会引发各界热烈反响》的报道,推出《把“痛点”作为发展的“切入点”》等四篇系列综述,并辟出专版对全市各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行综合报道。邀请专家就“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门解读,刊发了理论专版;开辟了“专家献策”专栏,推出《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首要任务》等系列访谈文章;采访企业界人士,推出企业家营商环境系列谈栏目,刊发了《须把更大精力用在中小企业上》等一批有影响的文章。紧扣大会主题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多箭齐发”,把控节奏,刊发应“时”,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思路,使其深入人心。

二、以《报告》为“定盘星”,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

时政会议报道工作中,要抓大局,看大势,以《报告》为“定盘星”,选准主题,这样才能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以往的时政会议报道的特点是“结果报道多,过程报道少”,其中相当的原因是在“度”的把握上过于拘谨导致的。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沈阳日报对大会的各项议程报道及时准确,对两委报告的解读详细权威,特别是“度”的把握上有创新、不拘泥,比如《起草小组成员谈党代会报告形成过程》(上、下篇)的报道从思路上、方向上,阐述了报告的深刻内涵,对“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多规合一”“三个转型”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在报道的思想高度、触及的内容深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在“自选动作”上,时政报道也突破以往内容和形式单一的局限,以《报告》为立足点,以贴近性为出发点,准确把握“度”的原则,开拓采写视野,写新时期的成就报道,为会议报道增添光彩。

三、创新报道方式,以“贴近性”为切入点,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新闻报道只有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才能引发共鸣,进而有效地引导舆论。把握“效”,就是挖掘新闻内涵,遵循传播规律, 注重传播艺术,以受众为方向改进传播方式,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产生共鸣。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沈阳日报一版推出专栏——“我家这五年”,将报道目标锁定“人”与“家”;同为一版“我在沈阳”栏目以外地来沈或在沈工作的人为主角,讲述在沈阳亲身的工作与生活的经历,展现开放的沈阳发展的脚步。沈阳日报还推出了《推动“四个着力”在沈阳落地生根》《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提升百姓幸福感》《沈阳城乡建设五年绘就锦绣画卷》等涵盖了创新改革、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等六个方面的专题报道。改文风、转作风,用百姓的视角审读成绩,将其细化到百姓的生活中;在报道形式上以通讯、特写为主,配以图表图示,以统一的版式设计,增强视觉冲击力。会议期间,我們还组织刊发了侧记、特写等一批鲜活的稿件,并采用图表形式推出《数字看未来 2020年沈阳什么样?》报道,既是对大会报道的深化和补充,又彰显活泼,一目了然。

从以往的重要主题会议时政报道来看,普遍存在会前热、会中紧、会后淡的特点。在岁末年初的系列重要会议的报道中,沈阳日报把握“效”的原则,加强了会后报道的力量。会后报道的“效”,在于推出多角度伸延报道和主题鲜明准确评论文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之后,沈阳日报及时刊发了两委报告全文,推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振兴大业》《以“四个着力”为实现全面振兴根本路径》《认准全面振兴切入点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三篇评论员文章;在一版开设《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专栏,报道各界学习和贯彻的动态报道,还策划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写在市十三届党代会结束之际》,对大会的重大意义和如何贯彻大会精神做全景式报道。同时推出策划报道“县区书记谈党代会”报道,跨版刊发,有力地推动了党代会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

在市“两会”闭幕之后,沈阳日报及时刊发了《两会深观察——春到人间草木知》的文章,将市委的重要思想、观点融入其中,文章词句优美,富有感染力;同时还策划了专题版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全面解读,并推出专刊对《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全面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了规划内容。

此外,发挥党报新媒体快速传播优势,与纸媒结合互动,推出了《快看政府工作报告!2017沈阳将下一盘怎样的棋?》等一批相关报道栏目,使宣传工作的“效”落在实处,从而使党报的时政报道更具可读性,更有舆论引导力。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