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综述

2017-04-26杨骥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并不完善。一方面,研究者们过多地追求静态的、重复的个案研究,视野狭窄,创新性不强;一方面,作为整体的男性形象研究缺乏线性的、连贯的、与女性写作传统相关的探索,未能形成系统的男性形象流变脉络。

关键词:女性文学;男性形象;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杨骥(1990-),男,四川都江堰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与性别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

自“五四”时代中国女性浮出历史地表以来,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便处于星火燎原状态。然而,女性文学研究发展至今,学术界对于女性文本的挖掘却更多集中在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爱情观、身体观、女性成长以及作家的女性意识、男权批判、颠覆性意义、创作風格等层面,对于其文本中的男性形象较少挖掘。一个显著的现象便在于,在知网中以“篇名”为标准搜索“女性主义”共出现11011篇论文,而“男性形象”仅出现397篇,占3.6%。而若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本中,相信其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在知网上以“篇名”为关键词搜索“男性形象”,共出现397篇论文,其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127篇。在这127篇中,搜索“男性形象”以及“女性”出现25篇论文;搜索“男性形象”以及“女性文本”出现0篇论文;搜索“男性形象”以及“新时期”出现4篇论文;搜索“男性形象”以及“当代”出现7篇论文。换以“关键词”搜索:“男性形象”出现1062篇论文,其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279篇。其中,“男性形象”&“女性”14篇,“男性形象”&“女性文本”4篇,“男性形象”&“当代”5篇,“男性形象”&“80”0篇。

除去重复,两次搜索中,笔者共下载专业领域内与男性形象相关的论文291篇。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男性形象为研究中心,共176篇。另一类是将男性形象作为研究中的一方面,将其作为探究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主题、创作模式、人物序列、写作风格、女性意识、成就与局限、甚至现代性的证据之一。如西北大学2011年李珍硕士论文《虹影小说的悲剧性探究》,2007年江西师范大学黄翠硕士论文《曹禺戏剧形象论》,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杨晓宇硕士论文《“和”视域下的铁凝女性小说》等,再如韩鹏《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王紫星《林白与陈染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王连峰《从两性视角解读王安忆<三恋>》等。在这一类写作中,男性形象,更多的是作为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补充、女性悲剧命运的缘由等因素进入批评家视野,其价值与意义并没有得到完全挖掘。

而在第一类以男性形象为中心的论文中,按创作者性别的不同,又可分为男性文本研究和女性文本研究两类。其中以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的共27篇,其主要探索男性形象所折射出的社会变革、社会缩影、善恶标准、作者态度、创作风格、文化背景、男性姿态、伦理关系等,其对男性研究更多集中在对作为“社会的人”的男人的研究以及男性形象分析、男性悲剧命运溯源之上,较少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观照。并且,对于多部作品中男性人物的分析多是与传统相似的分类研究,缺少线性的、动态的呈现。如代柯洋《论莫言笔下的男性形象》,分析莫言小说中被去势的男人们,以此探究作为创作主体的莫言其创作中的男性焦虑;戴云《论贾平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从贾平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入手,分析作家创作中的“儒”“侠”思想。再如颜芳艳《论苏童笔下的下层男性形象》,分析“下层”男性这一群体的人物群像、人物思想与人物命运;王紫星《浅析三里湾中落后男性形象》将男性放置于社会、阶级层面进行审视;黄静《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从男性形象入手,研究作家创作中的父子冲突以及在此之下的原因追溯。田鹰《张贤亮笔下的硬汉形象》与汪旭平、罗鉴晨《<黑骏马>中的男性描写分析》是仅有两篇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男性文本中的男性形象进行观照的作品,但是无论是田文中的“男性文学”对“女性文学”的借代,还是汪罗二人只分析形象不探究原因的肤浅,这两篇论文对女性主义的借用更多的只是表面而已,缺乏核心的女性关怀和父权批判。

而关注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的论文共有149篇。其中又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时代/作家群研究两类。其中,个案研究共119篇,约占80%,而关于时代/作家群的研究仅有30篇,所占比例仅有20%。

在个案研究方面,非常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作家扎堆现象极其夸张明显。关于张爱玲的研究44篇,占37%,关于池莉、萧红的研究各9篇,各占8%。而这三位作家已经占据了超过半数的研究份额。此外,关于铁凝的研究7篇,关于严歌苓的研究6篇,陈染、王安忆、张洁、丁玲各5篇,施叔青、王安忆、林白、梅娘各2篇。可以说,在个案研究方面,研究者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十余位创作风格独特、女性意识明显的女作家身上。其涉及面可以说是非常之狭隘,重复极高。譬如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几乎所有研究者强调的都是其笔下对男性、父权社会的解构,分析其作为被去势者的男性形象以及在此之下的女性意识,缺乏创新点和不同之处。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依然热衷于传统的共时性的男性形象的分类讨论,缺乏线性的、动态的思考。如许晖《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于文夫《萧红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及其意蕴》,常彬《鞭挞颠覆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王秋先、苏庆红《困顿的呼唤——试析王安忆笔下的男性形象》等。当然,也出现了一些线性思维下研究作为个案的作家其笔下男性形象流变的论文,如张罡风《从恋父到弑父的历程——由陈染作品对父亲的建构看陈染的写作姿态》,张宁《美到丑的衰变——张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李欣《颠覆到重塑——谈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等,但必须强调的是这样一些线性探索仅限于张洁、陈染、铁凝等前后期风格转变明显的作家身上,且评论者们大多就作家论作家,缺少女作家群层面与时代层面的思考和挖掘。

而在时代/作家群研究方面,这一点有所改善。30篇论文中,研究“五四”时期女性文本中的男性形象论文5篇,40年代1篇,整个现代4篇;十七年研究1篇;90年代研究3篇;整个新时期研究8篇;整个现代、当代研究2篇。

在现代领域,五四时期女性文本中的男性形象是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5篇中有3篇为硕士论文,由此可见其研究价值。然而与传统研究相似,这5篇论文无一不是将男性与共时性上进行分类研究。如冯永超《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解读》,将男性分为“民主、平等的男性”、“软弱、放纵的男性”、“情欲觉醒的男性”三类,伍倩《论五四女作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杨柳《“五四”时期女作家及其小说中男性形象》、闫顺玲、丁穎《论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将男性放置于父亲、恋人、情人的传统身份中。段淑芳《论五四女作家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算是一个特例,她更多强调的是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的总体特征,而非分类。他们的论述中都不乏时代语境的介绍,甚至是动态介绍。然而她们的分析仍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时代中的男人在女作家笔下的流变过程。

与之相似,冯永超《男权批判:1940年代中国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解读》亦是传统分类研究视野下的静态男性形象解读,即使张毅博士论文《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华维勇博士论文《灰色的亚当——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依旧未能跳出分类研究的窠臼。真正出现线性研究色彩的是张毅《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与戚学英《无处突围——从男性形象看现代女性书写》两篇论文,但是前者有史料堆砌多过文本分析之失,后者有以点(三个个体作家)盖面(三个时代)之嫌,都不够饱满与全面。

十七年女性文本中的男性形象研究仅有1篇。来自詹雪宁的硕士论文《“十七年”时期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分析》。与现代相似,她依旧将男性分为了神、父亲、爱人、兄弟、儿子等类别,在静态的分类分析中探讨女性创作的时代语境与主体意识。

而90年代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本中男性形象的研究热点。高小弘《男性神话的解构与理想男性的建构——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关于男性想象的两种方式》、《纯粹美化的男性形象书写——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对男性想象的一种方式》、《贬抑化的男性形象书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对男性想象的一种方式》3篇论文探讨了90年代女性文本中或美化或贬抑的男性形象;孔令云《女性欲望的载体——70年代出生的女性写作者笔下的男性言说》探讨了卫慧棉棉等90代女作家欲望书写中的男性形象。或个案研究,或分类讨论。即使是2篇硕士论文:崔颖《论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冯琼《被解构的男性——论女性新历史小说中的性别视野》也不例外。

此外。还有3篇海外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其或单纯分类梳理,或与大陆女作家比较,真正意义较大,体现出线性流变的仅有邵梅《当代海峡两岸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比较》一篇。

真正线性研究思维的出现发生在关于80、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的研究当中。孔令云《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男性形象的衍变》,陈瑶、郑晗琳《浅析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解构》,宋小梅《对情感世界中另一半的审视与重构——当代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形象嬗变轨迹》,寿静心《从中心到边缘——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蒋晓丽《“恋父”-“审父”-“自省”——新时期女性写作对男性形象文化想象的演变》放眼整个80、90年代,以线性、动态的方式呈现出了新时期以来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经历的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勾勒出了新时期女作家女性姿态的变化:最初的寻找-梦醒后的诋毁-彻底的放逐-物化的质询-最后的捕获……可以说,他们抓住了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经历的寻找男子汉到杀死比尔的流变过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流变呈现中实际出现了研究者多个方面的缺失:其一,对女性书写传统的忽视。大多数研究者对于男性形象流变的原因都归结于历史语境原因与女性主体原因,而忽视了在此之下现代女性传统与十七年-文革传统的影响;其二,复杂问题简单化。研究者多将80年代负面男性的塑造评价为对男性的解构,忽视了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否定之余潜藏的男子汉理想与不够彻底的女性意识;其三,文本序列不够完全。研究者多将对男性的彻底放逐归结于90年代初陈染、林白的写作当中,而忽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中就已出现的对男性彻底解构的姿态;其四,英美派批评的太侧重。在研究者的论述中,关于女性历史社会境遇的论述太多,甚至超过文本细读,这使得一篇文学论文更像是女性主义的宣传资料。由此可见,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并不完善。一方面,研究者们过多地追求静态的、重复的个案研究,视野狭窄,创新性不强;一方面,作为整体的男性形象研究缺乏线性的、连贯的、与女性写作传统相关的探索,未能形成系统的男性形象流变脉络。

参考文献:

[1]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试论中西方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论藏族三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