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慕课”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影响
2017-04-25何云峰
摘 要:本文介绍了“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过程。从高校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和高校教师创新知识能力的挑战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慕课”对传统高校未来发展的影响。随着“慕课”的不断发展壮大,应运而生的问题也逐渐产生,讨论了“慕课”面临的问题并对“慕课”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0-02
1 引言
“慕课”(MOOCs)即大规模的开放性在线课程。美国高校是慕课的起源地,第一门课程有2300个注册用户,并于2008年正式开始,发展至今,形成了以三大慕课平台为主,遍布全球的慕课平台,拥有数千万的用户。期间因为其的快速崛起及对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曾在2012年在美国的《纽约时报》被誉为“慕课元年”。并以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为之誉名。目前,公认的慕课三大平台是edX(在线课程项目)、Udacity(在线大学)及Coursera(时代课程)。而英国为了应付三大平台的挑战也推出Future Learn(未来学习)平台。其他国家也相继推出一些平台。在我国慕课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2013年5月,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edX允许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加盟,其中6所为亚洲名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于同年7月分别与Coursera签约。近几年各大院校纷纷对慕课做出的反应,这些表明慕课全新教育模式已经给中国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
2 慕课对高校教师的各种影响
慕课本意是要使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把高校的传统课堂授课形式转移到互联网平台,通过这种形式使更多的学习者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课堂里自由的学习,不再受传统课堂的局限,通过互联网借助通讯手段就可以参加到这个虚拟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不必在意时间和地点。与传统教育相比,从本质上讲慕课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在理论方面的创新之处也不是太多,但对于高校的教学及管理这种形式确实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到底是准备积极投身关于慕课的建设,还是准备以慕课这种形式为契机去找寻新的教学模式[2]。对于教师而言,慕课到底是好是坏,是不是好的驱动力,还是个未知数,如果应对不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2.1 慕课对于高校教师讲授知识方法的影响
慕课真正实现了学生本位化。过去我们一直高呼教学改革,而实际上却并没有本质的变革,还是以教师 “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放到了次要角色上,难以还原以“学”为本的价值去向。而慕课由于能够在师生互动环节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的环节上给予注重,因此就能够还原了“学”的本质,也能较有效地避免了现行“填鸭式”授课模式的不良效果,这样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讲授者变为一个激励者或启发者。教师即使具有了丰富的知识,但传授给学生时是否能有效,确实还存在会不会教的问题。慕课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授课,第一,慕课视频片段一般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最有效的时间一般是最初的10分钟,超过10分钟后因为各种因素会导致认知能力逐渐下降。第二,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慕课将课程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手写板、PPT等多种手段方式将许多问题及知识点连贯起来,让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呈现,此外为了增加了慕课的游戏性,慕课中还设置了类似游戏中的通关桥段,这种方式替代了现行的不良教学方式——教师讲自己的课而不理会学生是否认真在听。第三,慕课对知识传授过程的信息反馈也很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有疑问,慕课不仅提供了“课下见面会”,同时也允许在平台上直接提出问题,过一小会就会有相关人员解答。这种功能不仅使学生学习获得方便,而且也有利于教师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从而进一步改进授课思路、内容及方式。以上的慕课特点就要求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和代价去设计问题与答案,掌控时间,更要根据反馈内容改善教学质量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2.2 慕课对高校教师创新知识能力的挑戰
美国某杂志曾说“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这种说法在中国也有流传,国内有很多学者也担心慕课是否会取代大学,有些参与慕课建设的教师也表明,对于慕课这种新鲜事物如果不积极投身,那么到时候必会被其所压,危机感随时而致,所以硬着头皮都得上,不上不行。慕课对高等教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必然是教师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还要具有能力去创新知识。随着慕课的发展,即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喜闻乐见的,但它也将不会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新的教学内容将变为焦点,这是学生面对社会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需求。随着慕课进入高校的教学及其管理,教师和管理者们需要转变观念来适应其发展。 这些观念中包括:由个体学习模式向团队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模式转变,由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叠加教学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个人的知识创新。通过知识的累积和贯通可以实现知识创新,具体可以从2个方面来挖掘,第一,个体方面需要教师从教学方面和科研方面不断总结提高知识体系,第二,群体方面需要教师和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群体实现协同创新。
3 慕课的展望
3.1 慕课面临的挑战
第一,如何保证课程质量。慕课是大规模的,一门课程允许几十万学生同时学习。虽然采用了一系列检测、评价手段和方法,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是难以保证。第二,评估标准还有争议。对于理工科类课程和非科技类课程如艺术类,如果使用同样的测评标准明显不太合适。第三,专业知识以外的教育如何培养。大学教育除了专业知识外,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也都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会学到的能力,特别是人与人情感的传递,面对面的交流,这些都是慕课解决不了的。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即诚信问题如何解决。怎样才能保证正在考试准备拿毕业证的同学就是坐在电脑前面学习慕课的那个同学呢?如何解决“替学”、“作弊”等问题,引发了诸多讨论。虽然三大平台做出一些努力,但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难以在短期内有效解决[3]。
3.2 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现今许多高校开始逐步认可慕课证书。慕课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民主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仅能够被扩大提升,而且还促进了高校间的学习交流,优化了师资配置。由于慕课注重互动,它改变了教师和学生、课外和课内的关系,实现了“翻转课堂”,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课程和学习机会,对高等教育机会及资源的均衡给予了一定的解决。在中国,随着互联网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普及,慕课这种新教育方式将势不可挡。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享受,而这些资源将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教育、名流大学梦。
参考文献:
[1]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6(2):116—121.
[2] 李斐.“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3] 何国平,杨云帆,陈嘉.“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95—1098.
作者简介:何云峰(1975-),男,讲师,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历,主要专业方向:数据挖掘,证券。现从事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