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7-04-24宗智慧王宁宁陶兆林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丙二酸粗品丙基

宗智慧,王宁宁,陶兆林(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宗智慧,王宁宁,陶兆林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本文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经过大量实验对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优化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双丙戊酸钠合成新工艺,并通过1H-NMR、13C-NMR等分析手段对双丙戊酸钠及重要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工艺收率高、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为双丙戊酸钠原料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双丙戊酸钠;合成工艺;结构表征

双丙戊酸钠(Divalproex Sodium)商品名为Depakote,其抗痫谱广、疗效好,较丙戊酸钠不良反应轻,药物相互作用少,是目前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其原研厂家为美国雅培公司[1-3],尚无国内制药企业生产。丙戊酸钠是合成双丙戊酸钠的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的丙戊酸钠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丙二酸酯[4]或氰基乙酸酯[5]与溴丙烷在醇钠或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缩合,然后水解、脱羧、成盐而制得;乙酰乙酸酯与烯丙基氯或溴丙烷[6-7]在碳酸钾、离子交换树脂或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缩合,再经在醇钠的作用下脱乙酰基、水解、氢化、成盐等反应制得。目前文献报道[8-9]的双丙戊酸钠的主要合成方法如图1所示。这些方法收率普遍较低且操作繁琐,有些方法用到的溶剂为有毒、有腐蚀性或管制试剂,有些需要使用相转移催化剂,这些问题均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大量实验,详细研究了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并着重优化了最后一步反应,最终得到了一条较理想的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路线。具体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核磁共振波谱仪(德国Bruker ARX-500M);磁力搅拌器(DF-101S,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德国RV10Basic plus);酸度计(PHS-3CT,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显微熔点测定仪(X-6,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1.2 主要试剂

丙二酸二乙酯(AR,永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溴丙烷(AR,永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乙醇钠(AR,永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浓盐酸(AR,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钾(AR,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AR,北京化工厂)。

图1 文献报道合成双丙戊酸钠的主要方法

图2 双丙戊酸钠的合成路线

2 实验方法

2.1 二丙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将120.0 ml乙醇钠加入圆底烧瓶,加热至75 ℃,在搅拌条件下滴入20.0 ml丙二酸二乙酯,滴完继续搅拌10 min,向反应瓶内加入30.0 ml溴丙烷,加完后升温回流反应4 h。减压回收乙醇,抽滤,干燥即得二丙基丙二酸二乙酯粗品。

2.2 二丙基丙二酸的合成

将88 ml无水乙醇加入上步反应所制得的二丙基丙二酸二乙酯粗品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边搅拌边滴加40% KOH水溶液144 g,滴完后将反应瓶移入80 ℃油浴内回流反应5 h。反应结束后120 ℃蒸馏反应液至无馏出液,冷却,向剩余反应液中滴加浓盐酸至pH=1,固体析出,抽滤,滤饼80℃烘干得二丙基丙二酸粗品。粗品直接投入下步反应。

2.3 丙戊酸的合成

将二丙基丙二酸粗品于180 ℃加热搅拌3 h进行脱羧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滤饼至洗出液TLC检测无丙戊酸,减压回收滤液中的乙酸乙酯,剩余物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12~114 ℃(1.06 kPa)的馏分,即得丙戊酸9.52 g。

2.4 丙戊酸钠的合成

边搅拌边向上步反应制得的丙戊酸中滴加30%NaOH溶液至反应液pH为8~9,将水蒸干后所得固体即丙戊酸钠粗品。将16 ml乙酸乙酯加入丙戊酸钠粗品,95 ℃回流至固体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将滤饼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得丙戊酸钠纯品10.69 g,反应总收率为49.48%。1H-NMR(D2O)δ:2.08-2.17(1H,m,2-CH),δ:1.09-1.21(4H,m,3-CH2,1’-CH2),1.24-1.39(4H,m,4-CH2, 2’-CH2),0.74-0.79(6H,t,5-CH3,3’-CH3);13C-NMR(D2O)δ:186.71(1-C),48.82(2-C),35.29(3-C;1’-C),20.58(4-C;2’-C),13.45(5-C;3’-C)。

2.5 双丙戊酸钠的合成

将丙戊酸钠8.3 g,丙戊酸7.2 g,乙酸乙酯5 ml,依次加入100 ml圆底烧瓶,60 ℃加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继续搅拌反应2 h,反应完成后室温冷却,抽滤,滤饼真空干燥,得双丙戊酸钠15.32 g,收率98.84%,五步反应总收率为49.40%。1H-NMR(D2O)δ:2.10-2.19(1H,m,2-CH),1.24-1.39(4H,m,4-CH2,2’-CH2),δ:1.12-1.22(4H,m,3-CH2,1’-CH2),0.74-0.79(6H,t,5-CH3,3’-CH3);13C-NMR(D2O)δ:186.49(1-C),48.63(2-C),35.23(3-C;1’-C);20.55(4-C;2’-C);13.44(5-C;3’-C)。

3 结果与讨论

以最终双丙戊酸钠的收率及反应过程中固体溶解所用的时间为指标,固定其他反应条件不变,重点对最后一步反应的溶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析晶条件做了考察,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反应条件对双丙戊酸收率及固体溶解时间的影响

当溶剂用乙醇时,反应产物粘度较大,容易吸水,导致过滤困难,收率较低;当溶剂用丙酮时溶剂用量较大,产率也不理想,故本实验选用实验收率和溶剂用量都较合理的乙酸乙酯作为溶剂;溶剂用量选用5 mL,用量过少会导致反应时固体溶解困难,用量过多很导致产率下降;产物在室温条件和在冰水条件下析晶对产率影响不大,为节约能源,选择室温析晶。用以上试验条件合成的双丙戊酸钠纯度和收率都较理想。

4 结论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大量试验对双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并着重优化了最后一步反应的溶剂、温度及析晶条件等对反应收率及产物纯度的影响,得到了纯度和收率都较好的双丙戊酸钠合成新工艺,并通过1H-NMR、13C-NMR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双丙戊酸钠及其中间体丙戊酸钠的结构。此工艺收率高、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为双丙戊酸钠原料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1]张桦,郭晓云,吴彦.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4(19):16-19,31.

[2]黄凤娇,李继洪,唐敦立,等.丙戊酸钠与双丙戊酸钠的毒性比较[J].中国药物警戒,2012(1):7-9.

[3]王美娥,宋杰,周艳娜.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3):114-115.

[4]付金广.丙戊酸钠的合成工艺改进[J].山东化工,2012(10):3-4.

[5]周启群,桑海婴,欧加保,等.丙戊酸钠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8):47-48.

[6]王学勤,田永广.丙戊酸钠合成新工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9):389-390.

[7]Morepen Laboratorioes Ltd.A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divalproex sodium[P].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IN2006/000233,006-07-04.

[8]曲迪.实验室合成丙戊酸钠条件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2(3):30-31,35.

[9]赵振桥,聂昌盛,张玉美,等.一种丙戊酸钠及其制备工艺[P].CN:102579849,2012-07-18.

Improved Synthesis Process of Divalproex Sodium

ZONG Zhi-hui,WANG Ning-ning,TAO Zhao-lin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production,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ements.The effects of Divalproex Sodium on synthetic route was optimized,explored th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Divalproex Sodium in new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1H-NMR and 13C-NMR.This synthetic route is high yield, environment- friendly,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mild,simple, easy to operate, and suitable for scale-up production.

Divalproex Sodium; synthetictechnology;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2017-01-19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制药工程新专业建设”(2014zytz014);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类新药双丙戊酸钠原料药的合成工艺研究”(BYKY1435)。

宗智慧(1985- ),女,助教,硕士,从事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陶兆林(1964- ),男,教授,硕士,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合成、杂化化学研究。

R914.5

A

2095-7602(2017)04-0050-04

猜你喜欢

丙二酸粗品丙基
2-氟丙二酸二烷基酯的合成及应用
丙二酸合成工艺探究
抗氧化紫球藻胞外多糖酶解物制备工艺优化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的护理
橡胶硫化促进剂TBBS制备方法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针对乙酰吉他霉素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