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产廊道的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特征与旅游开发策略
2017-04-24柳红波王晓晶李玉婷
柳红波, 王晓晶, 李玉婷
(河西学院 a.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b.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基于遗产廊道的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特征与旅游开发策略
柳红波a, 王晓晶a, 李玉婷b
(河西学院 a.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b.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遗产廊道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区域性遗产保护模式和理念,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与遗产廊道理念契合度极高,因此,构建河西遗产廊道是河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从遗产廊道理念及特征入手,指出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品位高,分布呈现带状、串珠状,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具有脆弱性和保护的紧迫性等特征。最后通过构建遗产廊道,从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和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来实现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遗产廊道;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特征;旅游开发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性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它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它的核心特征是线性景观,尺度可大可小,是一个集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综合保护措施并举的遗产保护方法[1]。遗产廊道理念来源于遗产保护与绿色廊道理论的结合。绿色廊道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遗产廊道是在绿色廊道的基础上复合了遗产保护和游憩的理念,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的特殊理念。遗产廊道将遗产历史文化内涵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经济价值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历史遗产和文化景观共同纳入线性的遗产区域,形成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性保护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绿道、游步道、遗产和解说系统[2]。
遗产廊道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遗产廊道是一种线性景观。它多指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运河和道路,一处风景区可以称为遗产点,但不能称为遗产廊道,只有较大范围呈线状的遗产富集区域才可称之为遗产廊道。二是遗产廊道具有整体性。遗产廊道是一种整体性的概念,它将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景观,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起来,进行整体的解说和展示,实现游憩、生态和文化保护等多重目标的结合,是一种在较大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举措。三是遗产廊道具有历史性。廊道内具有体现地域特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要素,并且留有具体实物能充分展示当地的景观和社会文化结构。
河西走廊因位处黄河以西,地域狭长而得名。河西走廊夹于祁连山和北山山系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西走廊文化特征自成体系。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是丝路古道上历史遗存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具有空间上的同一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等特征[3]。随着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甘肃境内世界遗产点达到7处,河西走廊独占5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富集区域之一。不仅如此,河西走廊境内文物遗存异常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00余处。同时,世代生活在河西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廊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保护模式,廊道内文化遗产密集、文化意义突出、文化景观极具代表性,旅游价值极其丰富,它有利于系统性的管理和集中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保护策略。河西走廊沿古丝绸之路呈线状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为遗产廊道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场所,同时为河西走廊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及特征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贯走廊全境。由于受史前文化、中原文化、周边文化的影响,赋予了河西走廊博大精深的遗产旅游资源,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自西向东分布着敦煌、张掖和武威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是河西走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文化创新最宝贵的资源,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河西走廊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特征具有以下特点:
(一)河西走廊文化遗产数量多、品位高
河西走廊历史地位独特,造就了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河西走廊拥有敦煌、张掖、武威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占甘肃全省的四分之三;拥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点5处,占甘肃全省的七分之五(如表1所示)。河西走廊全域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9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它等,古遗址主要以史前遗址、汉唐时期遗址居多,古墓葬则以汉、魏晋时期居多,古建筑则受地震及火灾的影响以明清时期居多,石窟寺和石刻多以北魏至元代、西夏时期为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则以民国居所和近现代红色陵园为主。由此可见,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数量巨大,种类多样,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很难模仿,垄断性明显。因此,河西走廊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以及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原材料。
表1 河西走廊世界遗产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览
(二)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呈现带状、串珠状分布
河西走廊的河西因处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则由于其位于祁连山以北和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山系以南,呈现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走廊而得名。因此,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分布特征和移动规律。河西走廊自古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是中西方丝绸交通的枢纽、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和民族融合的舞台,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和民族文化。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文化遗存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以古丝绸之路沿线为主线,贯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节点城市的呈带状和串珠装的文化遗产分布特征。这完全符合遗产廊道空间分布特征,即文化遗产以主要节点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为依托呈线状分布特征,遗产呈现一定的区域集聚特征,区域内部遗产之间呈现一定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
(三)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
河西走廊文化遗产丰富,但通过分析就会发现,河西走廊区域内遗产分布明显存在不均衡现象。如表2所示:首先,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来看,酒泉最为丰富,张掖次之,武威第三,金昌和嘉峪关最少。从种类类别来看,古遗址为酒泉最多,张掖次之,金昌和武威各有1处,嘉峪关则为空白;古墓葬武威最为丰富,随后依次为张掖、酒泉、嘉峪关;古建筑张掖最多,其余依次为武威、金昌、嘉峪关和酒泉;石窟寺与石刻则酒泉最为丰富,其余依次为张掖、武威和嘉峪关;近现代史迹和建筑仅有酒泉和武威。其次,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来看,酒泉数量第一,武威次之,张掖第三,随后依次为金昌和嘉峪关。从种类类别来看,古遗址数量分布与总数数量分布规律一致;古墓葬则武威最多,酒泉次之,张掖第三,金昌第四,嘉峪关空白;古建筑分布则为张掖第一,依次为武威、酒泉、金昌;石窟寺与石刻酒泉最多,张掖和武威次之,最后为金昌和嘉峪关;近现代史迹和建筑分布依次为武威、张掖和酒泉。总之,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分布总体规律呈现出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酒泉(敦煌)、张掖和武威为文化遗产大市,历史遗产丰富,但金昌和嘉峪关两市文化遗产赋存较少,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
表2 河西走廊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四)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从文化遗产的属性来看,遗产具有稀缺性、保护要求的长期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河西走廊具有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征,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自然风化和流水侵蚀等活动对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巨大冲击,遗产保护任务异常艰巨。同时对文化遗产的不当旅游开发和游客不文明行为也对部分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了很大威胁,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受游客呼吸散发的二氧化碳影响而变色,以及游客乘讲解员不注意随意触摸壁画等。另外,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也对遗产保护造成了巨大威胁,其中以张掖为例,旅游者人次数从2006年的88万上升到2016年的2000万,增长达23倍,大量游客的涌入为地方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对遗产保护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觑。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的实施,文化遗产作为河西走廊旅游核心吸引物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和生态可持续的“多赢”将成为未来河西走廊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核心议题。
二、河西遗产廊道构建框架
遗产廊道是一个综合性保护措施,能促使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其在对历史给予最大程度关注的同时,强调经济价值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因此,构建河西遗产廊道是实现河西旅游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河西走廊实际,在参考吴必虎、程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河西遗产廊道划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和支持系统[4]。保护系统是河西遗产廊道的基础和核心,只有保护好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才能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旅游系统是遗产廊道的提升和发展,只有通过旅游开发,激活文化遗产,进而实现“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目的;支持系统是遗产廊道的背景和依托,只有基础设施完善、解说系统完备和信息化、管理模式高效、营销宣传策略得当,才能切实发挥河西遗产廊道的真正作用。
(一)河西遗产廊道保护系统
河西遗产廊道保护不仅需要保护遗产本身,也需要保护文化遗产的景观格局和人文环境,因为当遗产脱离其所处的环境时,其功能及价值会大打折扣。具体而言,遗产本体保护方面,应该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原真性原则,在对文化遗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考古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综合价值评价的基础上,全面保护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所有历史遗存和文化器物。并严格按照功能分区要求,划分严格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区利用开发。同时对于遗产修复工作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进行修建,避免因人为修复或重建破坏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景观格局方面,应该注重文化遗产与周边景观的和谐统一,避免出现与文化遗产主题不符或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同时应该重视景观建筑的体量和规格,以免体量过小或规格不当造成的遗产破坏,进而影响景观格局。最后在人文环境营造方面,应该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截止2012年,河西五市已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83项列入省级名录,市级333项,各县(区)也已建立了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因此,应该注意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展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强化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和认同感,同时通过“文化遗产日”等节庆对文化遗产知识和保护措施进行全面宣传及展示,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河西遗产廊道旅游系统
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很多作为文化旅游吸引物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接待游客人次数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五,其中2015年甘肃省旅游收入增速最快地区前三名分别是嘉峪关、酒泉和张掖,[6]可见甘肃已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追捧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而河西走廊则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本研究中河西遗产廊道旅游系统共包括旅游空间组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三个方面。
1.旅游空间组织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和北山山系之间,地域狭长,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河西走廊城镇只能沿河西走廊东西走向发展,而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城镇附近,这便使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呈现线状、带状分布。根据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笔者认为河西走廊旅游空间结构应坚持“点轴式”的开发模式。“点轴式”是指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这里的“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7]结合河西走廊而言,“点轴式”的“点”是河西走廊各旅游中心城市,从东往西依次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轴”则为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而广为人知,正是丝绸之路将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等绿洲城市串连起来,它们的发展与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8]。当前,随着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文化、经济内涵,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河西走廊选择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轴线,带动沿线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其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佳选择。
2.旅游产品开发
针对河西走廊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分类别、有步骤地推进。首先,继续建设以静态展示为主体的文化遗产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视频、文字或数字媒体技术深度展示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最大程度地保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其次,继续强化已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工作,增强游客的体验质量,让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魏晋壁画墓、铜奔马等成为河西旅游形象的集中体现;再次,精心策划包装区域旅游产品线路,组合推出跨市的精品线路与精品产品。精品线路方面主要以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旅游精品“丝路画廊”为核心,利用其国际品牌广泛吸引海内外旅游者前来游览;精品产品方面则应结合区位特征,联合西宁、门源、祁连、民乐等市县开发自驾游、自助游旅游线路,增强线路和产品吸引力和针对性。第四,可以开发丝路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演艺旅游产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舞台化包装和提升,加强河西走廊遗产旅游的趣味性、娱乐性,增加与旅游者的互动。最后,应结合文物古迹特征大力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让青少年接触、了解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豪感。
3.旅游配套设施
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遗产旅游开发投资资金缺口较大,很多遗产资源尚未开发或者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因此很多遗产点旅游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或直接没有,因此,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管理者应该结合文化遗产资源特征和发展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完善配套设施,具体而言,旅游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通过设置售票、餐饮、住宿、休闲、停车、购物和旅游纪念品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特别是以国家倡导的“厕所革命”为契机,增加旅游服务供给设施,优化旅游配套设施结构,为文化遗产资源向遗产旅游产品顺利转化提供基础保障。
(三)河西遗产廊道支持系统
河西走廊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区,其遗产资源禀赋丰富,对于展示河西走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河西遗产廊道支持系统,可以为河西走廊遗产旅游发展提供引导,从而带动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解说系统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旅游经营者从智慧旅游视角重新诠释解说系统。首先,旅游产品供给方应该充分展示河西走廊遗产资源的特色,在广泛搜集与遗产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不断完善遗产解说系统。其次,应该深入挖掘河西走廊遗产资源的形成年代、历史意义、艺术价值等文化信息,通过数字化处理进行详细生动的解说与展示。最后,应该结合旅游者行为特征,充分运用智慧旅游理念,在遗产区进行免费WiFi全覆盖,设置智能导游和电子讲解系统,游客可以根据手机电子地图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景观或景点,并能自主获取旅游讲解信息,实现遗产旅游产品供给与游客获取信息行为的完美衔接。
2.基础设施
遗产旅游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交通系统和住宿系统。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刚刚起步,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部门尚不完善,无论是交通还是食宿条件等基础设施都不能很好满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这势必对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河西走廊,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贯穿河西五市,有利于河西走廊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但国道的行车速度较慢,花费时间较长,行游比过大,游客满意度较低,不利于游客重游和向他人推荐。但随着2014年12月兰新高铁开通,将甘肃、青海和新疆三省有效地连接起来,较好地满足了现代旅游业快旅慢游的要求。但目前河西走廊各市旅游交通仍然发展缓慢,游客进的来散不开,市域范围内公共旅游交通严重滞后,游客往往需要包车才能完成从市区到景区的游览活动,这无疑增加了游客成本,阻碍了市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河西走廊旅游产业淡旺季明显,旺季住宿供不应求,淡季住宿明显过剩,亟需增加较为灵活的住宿设施,如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和家庭旅馆等特种住宿设施,以有效调控河西走廊旅游产业淡旺季明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管理模式
河西走廊作为一个地理区域,遗产旅游发展需要从区域合作角度出发。目前河西走廊旅游发展过程中,各行政单位均关注自己一方的现实和未来利益,浅层次合作很难维持长期的合作局面,因此,需要有一种促进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的分配,从根本上协调河西遗产廊道区域内各主体的旅游开发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突破口。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建立区域整体保护规划。通过整体保护规划,促使各市整体保护和联合开发与经营,扭转区域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通过资金将区域内各主体联系起来。如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中,鼓励在河西区域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纽带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再次,成立跨区域的专职管理机构,可以按照甘肃省大景区建设思路,成立大景区管理委员会,通过管理委员会打破各利益相关部门的分割和所有制的界限,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和景区,促使河西走廊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鼓励公众参与。良好的协作管理模式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公众的广泛参与不仅能够提高社会各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且有助于发挥当地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利用当地公众的热情推动文化遗产的复兴与发展。
4.宣传促销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河西遗产廊道旅游发展必须树立区域旅游新形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其旅游形象的定位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角,在区域内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配合下,根据各市旅游总收入的相应份额共同出资,建立区域旅游合作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区域内各类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保证区域内旅游信息的畅通。进而通过发挥网络的立体宣传效果,建立河西旅游地电子商务网或目的地营销系统,采用多元化的宣传促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展示区域旅游形象,扩大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河西遗产廊道旅游板块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弗林克,斯尔恩.绿道规划.设计·开发指南[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5-88.
[3]贾芳.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旅游合作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1(4):123-126.
[4]吴必虎,程静.遗产廊道视角下的苗疆边墙体系保护和发展[J].开发研究,2015(4):33-37.
[5]闫廷亮,柳红波.河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保护[J].丝绸之路,2013(4):87-93.
[6]谭安丽.我省旅游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全国前五 去年人均旅游花费623元[N].兰州晨报,2016-02-29(4).
[7]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1-6.
[8]柳红波.河西走廊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8(4):58-61.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exi Corridor Based on Heritage Corridor
LIU Honɡboa,WANG Xiɑojinɡa,LI Yutinɡb
(a.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Tourism; b.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Hexi University,Zhangye Gansu 734000,China)
Heritage Corridor is a kind of regional heritage protection model and idea from United States.The Hexi Corridor is rich in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with various types and high degree of fit with heritage corridor concept.Therefore,it is an important mea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exi area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Hexi heritage corridor.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ritage corridor,it has found tha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Hexi Corridor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quantity,high grade,band-like distribution,beaded shape,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urgency of fragility and protection.Finally,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protection system,the tourism system and support system in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exi corridor and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Corridor;The Hexi Corridor;Cultural Heritage Features;Tourism Development
F590
A
1009-8666(2017)03-0054-07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3.010
[责任编辑、校对:方忠]
2016-12-27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河西遗产廊道构建与旅游开发研究”(YB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西走廊特色旅游资源整理及外宣研究”(16XJC740004)
柳红波(1979—),男,甘肃灵台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王晓晶(1987—),女,山西平遥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河西历史与文化;李玉婷(1980—),女,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