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性益生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免疫调节作用分析

2017-04-24金日群廖志莹王英斌刘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金日群  廖志莹  王英斌  刘芳

[摘要] 目的 探讨活性益生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将120例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抗组胺治疗,益生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比较疗程结束时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时间。 结果 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gE、sIgE、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明显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活性益生菌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活性益生菌;抗组胺;免疫指标

[中图分类号] R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5-0066-03

过敏性鼻炎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症状典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近几年,有研究报道指出,活性益生菌在调节過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4-5]。我院即尝试在持续性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三联活性益生菌制剂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益生菌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0(35.45±6.47)岁,病程1~24(7.15±1.33)年;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8~60(35.48±6.33)岁,病程1~24(7.13±1.3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常规检查、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入选前4周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不能配合完成整个治疗周期和随访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抗组胺治疗:西替利嗪(上海清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07,规格5 mg)10mg/次,1次/d,口服,局部配合使用雷诺考特喷鼻剂(瑞典 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10259,规格32 μg/喷)喷鼻,1次/d,连续治疗12周。

益生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敏利停,香港益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主要成分:副干酪乳杆菌GL-156、罗伊氏乳杆菌GL-104、鼠李糖乳杆菌MP-108;菌株原料由台湾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袋/次,3次/d,少量温水空腹冲服,连续治疗12周。

1.4 评价指标

比较疗程结束时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免疫指标[血清总IgE(TIgE)、特异性IgE(s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时间。

1.5 临床疗效评价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包括鼻塞、流涕、喷嚏、鼻部检查4项,均按照1~3分评分,计算总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7]: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下降5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下降20%~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采用UniCAP system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IgE、sIgE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gE、sIgE、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gE、sIgE、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时间比较

益生菌组患者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明显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也称为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同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病情进展,临床以鼻痒、喷嚏和流涕为典型症状,部分还伴有嗅觉减退[8]。临床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疾病,遗传因素、变应原(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蟑螂、食物等)暴露等均可诱发该病[9]。过敏性鼻炎单独存在时虽然恶性程度并不高,但合并哮喘、结膜炎、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存在时会明显加重病情,同时也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控制临床症状至关重要。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与变应源的接触;另一方面是药物、免疫或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鼻腔有明显解剖学变异或伴有功能障碍、合并慢性鼻-鼻窦炎或鼻息肉者,临床应用范围较窄;免疫治疗主要通过使用变应原疫苗或长期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免疫药物诱导临床和免疫耐受,容易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而药物治疗则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色酮类药物、鼻内减充血剂、鼻内抗胆碱能药物等均可控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10-11]。一般以口服或鼻内用药为主要途径,其中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该病的常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停药后并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一般需进行维持治疗[12]。本研究中所用西替利嗪为第一代H1受体羟嗪的活性羟酸代谢产物,对外周H1受体有很强的选择性,能够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动物实验也证实,西替利嗪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作用于中枢H1受体,临床使用时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安全性较高[1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0.00%,且治疗后患者血清TIgE、sIgE、IL-4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证实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效果确切。

近幾年,益生菌辅助治疗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效果逐渐得到肯定[14]。有研究报道显示,益生菌在改善机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作用[15]。Ozturk AB等[16]的研究对3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益生菌治疗后,患者TIgE和sIgE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等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Ko?觭 EA等[17]的研究证实,过敏性疾病患者摄入活性益生菌后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内活体微生物得到调节,Th1/Th2平衡得到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被纠正,最终达到缓解过敏性症状的效果。本研究中所用活性益生菌为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三联益生菌制剂,结果显示,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gE、sIgE、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相符。益生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明显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主要与益生菌改善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了过敏性鼻炎症状体征的消失、提高了抗炎效果等有关。

总之,活性益生菌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袁卫玲,刘丹,李媛媛,等.过敏性鼻炎季节易感性发病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78-79.

[2] 韦木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497-498.

[3] 蒙继清,王莉.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7):823-825.

[4] 吴江,吴正钧.益生菌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0):1217-1220,1225.

[5] Turner JH,Adams AS,Zajac A. Probiotic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J]. Am J Rhinol Allergy,2015,29(6):e224.

[6]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6):67-68.

[7] Le■niak M,Mazur M,Czarnobilska E.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in allergic rhinitis. Authors' reply[J]. Pol Arch Med Wewn,2016,126(11):904.

[8] 韦熹苑,卢小玲.过敏性鼻炎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75-76.

[9] 方夏兰.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227-228.

[10] 赵延明,张罗.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6):808-813.

[11] 吴文安.过敏性鼻炎的等离子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2):4633-4634.

[12] 夏利平,姜毅.益生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2):189-194.

[13] Kwiatkowski L,Mitchell J,Langland J. Resolu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Reactive Bronchospasm With Supplements and Food-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Elimination: A Case Report[J]. Altern Ther Health Med,2016,22(S3):24-28.

[14] Watts AM,West NP,Smith PK,et al. Probiotics and Allergic Rhinitis:A Simon Two-Stage Design to Determine Effectiveness[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16,10(12):161-169.

[15] Guvenc IA,Muluk NB,Mutlu FS,et al. Do probiotics have a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Am J Rhinol Allergy,2016,6(20):22-26.

[16] Ozturk AB,Ozyigit LP,Olmez MO. Clinical and allergic sensit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llergic rhinitis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Istanbul,Turkey[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5,272(4):1033-1035.

[17] Ko?觭 EA,Ko?觭 B,Erbek S. Comparison of Acoustic and Stroboscopic Findings and Voice Handicap Index between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and Controls[J]. Balkan Med J,2014,31(4):340-344.

(收稿日期:2016-11-15)

猜你喜欢

过敏性鼻炎
基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及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研究
益气温阳汤对鼻鼽疗效的临床观察
督脉铺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50例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自拟益气除鼽汤配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
试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升阳益肾法治疗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鼻炎
脱敏治疗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