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游春》教学为例谈“研读”
2017-04-24严笃桢
严笃桢
【摘要】本文以《孔子游春》教学为例,阐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通过有效导入、搭建平台、任务驱动,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与理念,达到熟悉文本、直面文本的目的,实现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孔子游春 研读 导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77-01
文本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唯一桥梁,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正确解读、深入研读文本,是学生把握作者情感与理念的最终目标。以下,笔者就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浅析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策略。
一、有效导入,研读激趣
研读文本应当对文中主人公的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教师要找准文本的切入角度,让学生沉入语境,了解作品人物及其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孔子游春》这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在课前向父母了解自家的家谱及家族事迹,通过介绍孔子生平、故事以及相关名句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推动教学走向深入。
师:同学们家里有家谱吗?说说你们家的家谱最早记载到多少年前?
生1:有二百多年了。
生2:我們家的家谱是从明朝开始记载。
师:很了不起。其实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
师:这就是孔家。在山东曲阜有孔林、孔庙,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去看看。
师:是谁开创了这个奇迹?
生3:孔子。
师:说得非常好。孔子在我国历史上被尊称为孔圣人。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现在我们就走进《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看看孔子是怎么教育学生的。
笔者从家族历史出发,通过对比强调两千多年的家族历史,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逐字逐句解读文中的关键人物——孔子,从而生成阅读起始的精彩。
二、搭建平台,研读探究
阅读了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的熏陶。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探究、沉淀,需要教师的引导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继而尝试解决问题。而在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强化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在这一课中,笔者就尝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研读文本。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下题目,我们一般都把在春天出去游玩叫做春游,为什么题目要颠倒一下,叫“游春”呢?你们刚才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
生1:游览春天的顺序。
师:对,正是游春。谁来说说,孔子带领弟子游览了哪些地方?
生2:他们就在岸边。
师:那他们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呢?
生3:孔子说河水是真君子。
生4:他赞扬河水善教化。
三、任务驱动,自主研读
学生每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存在不同,他们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考虑从分层的角度,或分类命题的角度,尝试布置不同任务,以便学生独立完成。《孔子游春》这一课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泗水春景图、孔子论水图和师生言志图,笔者结合不同画面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研读。
【第一小组研读“泗水春景图”】
师:水是什么样子呢?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1:比喻、拟人。
师:你能分别列举句子吗?(生举例)
师:现在谁来说说,水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
生2:水像一位漂亮的仙女。
……
【第二小组研读“孔子论水图”】
师:同学们,说说水与真君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1:都有德行,可以哺育生灵。
生2:都有情义,相对和顺温柔。
生3:都有志向,面对困难从无惧色。
……
【第三小组研读师生言志图】
师:这么多弟子中,孔子最欣赏谁的志向?
生1:颜回。
师:为什么?
生2:因为颜回想做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弄清“教什么”,还要分层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剖析文本,给予学生想象空间,有效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生成课堂精彩。
总而言之,要达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与学生都要熟悉文本、直面文本,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时时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