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试题、解题赏析走向“一题一课”教学
——以2016年温州卷第23题为例

2017-04-24浙江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俞卫胜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一题抛物线动态

☉浙江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俞卫胜

从试题、解题赏析走向“一题一课”教学
——以2016年温州卷第23题为例

☉浙江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俞卫胜

近读《中学数学》2016年10月初中版,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许燕老师针对2016年无锡卷第27题从考题与思路简述、一题一课教学微设计、教后反思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笔者深受启发.恰巧2017年1月在温州市初中数学初高衔接教研活动中,笔者就2016年温州卷第23题进行了一题一课教学,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本文从考题、试题赏析与思路简述及该课的教学设计,给出教后反思,供研讨.

一、试题赏析与思路简述

考题:(2016年浙江温州,第

23题)如图1,抛物线y=x2-mx-3(m>0)交y轴于点C,CA⊥y轴,交抛物线于点A,点B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BE⊥y轴,交y轴于点E,交AO的延长线于点D,BE=2AC.

(1)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E的长.

图1

(3)AG∥y轴,交OB于点F,交BD于点G.

①若△DOE与△BGF的面积相等,求m的值.

②连接AE,交OB于M,若△AMF与△BGF的面积相等,则m的值是________.

试题赏析:本题以动态的抛物线为背景,随着m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较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渗透了动态中不变的量即点C始终不动.问题(1)的解法体现了抛物线的对称性,但若学生没有想到,仍然可以用“解析式求点”的方法求得点A的坐标,这样就兼顾了大部分学生,真正体现不同层次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问题(2),关键要熟练掌握点坐标与解析式之间的转换,进行由点求解析式和由解析式求点即两点定线,两线定点.综合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点,方法多样,体现较好的区分度.问题(3)巧妙地将三角形面积与边长建立联系,层层递进,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在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的同时,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

思路简述:

(1)因为BE=2AC,只要将AC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即可.由CA⊥y轴可得A、C的纵坐标相同,即把y=-3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可得x=0或x=m.所以AC=m,则BE=2AC= 2m.

图2

(2)(几何法)当m=■3时,这个抛物线就确定下来了,只要求出点D的坐标就可以判断点D是否落在抛物线上.BE=2AC=2,把x= 2代入抛物线y=x2-x-3,得y=3,即OE=3.容易证明△AOC≌△DOE,即得D(-,3).把x=-代入y=x2-■3x-3,得y=3,所以点D落在抛物线上.

(3)①因为∠ACE=∠CEG=∠EGA=90°,可得四边形ECAG是矩形,即EG=AC=BG.又FG∥OE,且EG=BG,所以EO=2FG.又因为·DE·EO=·GB·GF,则2DE=BG=

图3

②(转化法)过M作MN⊥BE交BE于点N,当S△BGF=S△AMF时,S△BGF+S四边形EMFG=S△AMF+S四边形EMFG,即S△BEM=S△AEG.又BE=2EG,所以对应高(2m2-3)]=m2.不难得到点N是EG的中点,可得BN=

另解:(解析法)由A(m,-3)、B(2m,2m2-3)、E(0, 2m2-3),得直线AE∶y=-2mx+2m2-3,直线OB∶y=则消去y,得解得,即点M的横坐标为.因为△AMF的面积等于△BFG的面积,所以·(2m2-3),整理得2m4-9m2=0.又m>0,则m=

二、“一题一课”教学微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二次函数的相关内容:开口方向,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顶点,对称轴等.

2.运用动态思维感受m值变化引起对应图像变与不变的量,同时感悟m值变化引起点动、线动、三角形的数与形的变化.

3.通过动态演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及优化思想.渗透数形结合、方程、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感悟m值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及两个三角形数与形的探究.

难点:第(3)题②中思维含量比较高,解决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问题: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图略),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师生活动:请一位学生说说,可以从开口方向,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顶点,增减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教师及时板书.

追问:将y=x2-2x-3中的系数2变成m(m>0),则y=x2-mx-3对应的图像哪些不变?(哪些变?)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切口小,入口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将系数2变成m(m>0),引入参数后,引导学生感受变与不变的量,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二)问题呈现引发思考.

问题:抛物线y=x2-mx-3(m>0)交y轴于点C,CA⊥y轴,交抛物线于点A,点B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 BE⊥y轴,交y轴于点E,且BE=2AC.你能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图中的线段吗?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的表示,进一步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在表示AC长度时学生可能利用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得到,也可能用解析式求点的坐标,进而转化为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环节(三)问题延伸尝试提问.

追问:连接AO并延长交BE的延长线于点D.此时,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展开动态思维的想象力,若有困难,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在m值的变化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变化.

预设:1.点D在抛物线上时,m的值是多少?

2.某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时,求m的值.

3.△DEO与△AOC全等时,求m的值.

【设计意图】在动态几何中,引导学生尝试提出一些可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炼m变,引起点动、线动、形变(三角形),从而可探究点在某个特殊位置,一个三角形的形状(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之间形(相似,全等)与数(面积)的关系.

教学环节(四)深入探究提升能力.

问题:刚才探究Rt△DEO与Rt△AOC两者的问题,若AG∥y轴,交OB于点F,交BD于点G,出现了新的Rt△BGF,此时,Rt△DEO与Rt△BGF又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呢?

追问:若连接AE,交OB于M,此时新的△AMF与△BGF面积相等时,m的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三角形数与形的探究,渗透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问题,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及优化.

三、教后反思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以生为本,以师为导”的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数学课堂注重思维的训练,在问题设计中,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注重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自主编题,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通过自主编题开启学生自我思考之门,变被动做题到主动编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进一步自觉学习和感悟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长期坚持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才会使他们变成思维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勇于创新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更自信,更乐于探究,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更富魅力!

2.关注学情,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的前提是关注学情,孔子曰:因材施教!其实质就是关注学情!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能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探究思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风采与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具有进步的潜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3.重视提炼,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提炼,提炼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题策略,挖掘动态问题中不变的量,同时要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提炼、渗透,让学生能够从中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从反思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巩固和扩大解题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写在最后

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如果教师能够从一个题目(一般是课本的例、习题和中考试题)出发,开放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并尝试让学生自主编题,提出问题,同时关注学情,动态生成,可让课堂更加自然,流畅.在这样一条复习主线下,提炼解题策略,挖掘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走出“题海战术”的阴影,追求简约却不简单的课堂,还学生时空,体现“一题一课”的价值,真正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冷沅主编.初中数学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吴立建.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J].数学通报,2013(7).

4.赵萍萍.“一题一课”走向简约的尝试——以2014年广东省中考第23题教育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5(2).

5.波利亚主编.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与讲授[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俞卫胜.由博返约,追求简洁——一堂“一题一课”复习课的思考[J].中学数学(下),2016(11).

7.许燕.从解题赏析走向教学研究——以2016年无锡卷第27题教育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6(10).

8.张合远.追求自然、简约、深刻的思维课堂——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复习课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7(1).

9.俞卫胜.一题一课追求简洁,贵在自然[J].中学数学(下),2017(2).

猜你喜欢

一题抛物线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巧用抛物线定义妙解题
抛物线高考满分突破训练(B卷)
国内动态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