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的可行性与作用※
2017-04-24肖文香黄小妹
陈 燕 陆 阳 肖文香 黄小妹
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的可行性与作用※
陈 燕 陆 阳 肖文香 黄小妹
目的 探讨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用药管理的可行性与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于中信惠州医院就医并确诊为慢性疾病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互联网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与安全用药行为评分、自我管理效果、定期复诊率与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及安全用药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与戒烟戒酒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定期复诊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达9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用药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互联网;社区;慢性疾病;用药管理;可行性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4.054慢性疾病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需患者长期用药控制治疗,因此患者的用药规范性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积极采取有效的用药管理方法十分重要[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愈趋广泛,有学者发现将互联网应用到对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而且还可以节约用药管理实施时间,提高用药管理效果[2]。本研究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用药管理的可行性与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于我院就医并确诊为慢性疾病的 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要求:①需长期服药;②意识清晰无沟通障碍;③家中具备上网条件或能用智能手机上网,患者本身会上网或会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进行视频通话(家属愿意配合使用互联网或智能手机者也可纳入);④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签署了相关文件。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②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病史。将 4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43~76岁,平均(61±5)岁,病程1~16年,平均(7.6±2.4)年;其中87例高血压,68例糖尿病,5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观察组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44~76岁,平均(62±4)岁,病程1~16年,平均(7.4±2.8)年;其中86例高血压,69例糖尿病,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调查问卷、发放用药知识资料、进入家庭随访、面对面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及病情需要按时服药、长期服药的必要性讲解,对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解答,对调查机构、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回复。观察组利互联网进行药学服务干预,通过视频方式进行随访,将用药知识制作成小视频发送给患者,患者也可以上医院网站观看学习,医护人员通过视频解答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宣教资料、调查问卷等均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为患者建立电子药历,全程记录患者在不同医院取药或自购药品情况,利用电脑系统记录(或患者登录系统自己记录)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每次电子药历更新后,均会传递给患者,医护人员则需要根据每例患者服用药物种类和时间药理学规律,制订用药时间表,将用药时间表发送给患者,在电脑系统中设定每例患者的用药时间表,到该服药时间时,通过电脑系统向患者传递语音信息提示,帮助患者规范、按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1.3.1 用药知识掌握评分[3]调查问卷中包括用药方法、剂量、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保管等方面的问题。共25题,总分100分,采取4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理想。
1.3.2 安全用药行为评分[4]包括 1项自行购买行为、1项药物说明书阅读、6项服药行为、2项药效监测、4项储药行为。前10项采用4级评分,即总是、经常、偶尔、从不,分值为4、3、2、1分;储药行为则定位 3个选项,即是、否、不确定,回答正确记录1分,其余不计分。最低得分9分,最高40分,分值越高,说明用药行为越安全。
1.3.3 自我管理效果 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例数。
1.3.4 用药依从性[5]以患者完全遵医嘱规范用药,未发生擅自增减药量、停药或更换治疗药物情况判断为用药依从性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与安全用药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及安全用药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与安全用药行为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与安全用药行为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安全用药知识评分 安全用药行为评分对照组 200 85±6 31.6±3.2观察组 200 93±6 36.1±2.4 t值 12.929 15.975 P值 <0.05 <0.05
2.2 自我管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与戒烟戒酒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比较[例(%)]
2.3 定期复诊率与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定期复诊率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定期复诊率与用药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以高血压为例,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5.2%[6],相较于2002年,患病率明显提高,而且在患者群体中年轻人所占比例明显增高[7-8]。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种类繁多,患者对安全用药、药物配伍的不良反应、各种药物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的认识较薄弱,其用药依从性往往较低,对治疗效果带来严重影响[9-10]。因此,积极强化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范围也有明显扩大,近年来有部分医院尝试将其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工作中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1-12]。采用互联网形式对患者用药进行管理不仅可突破地域限制,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而且还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信息传递、采集、反馈效率。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互联网技术对患者进行用药管理,将电脑、智能手机等作为工具,以互联网为媒体,将药学服务送至慢性疾病患者家中。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掌握评分、安全用药行为评分更高,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与戒烟戒酒患者比例均显著提高;观察组定期复诊率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开展用药管理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用药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1] 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343-344.
[2] 林晶.国内外社区药学服务发展概况[J].中国药业,2014,23(6)∶122-124.
[3] 白向荣,王育琴.国外社区药学服务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2011, 8(7)∶48-50.
[4] 李磊,郭晖,高立群.互联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2)∶133-134.
[5] 王婧婷,王园园,刘砚燕,等.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94-997.
[6] 罗红梅.药学服务干预对于慢性病患者用药疗效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98-100.
[7] 邓甫爱.护理管理使用网络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12.
[8] 尤玲.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331.
[9] 许国兴.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690.
[10] 张晓红,景蕙琳.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268-269.
[11] 贺斌,李妍,潘卫国,等.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6)∶604-605.
[12] 焦梅兰.医院与社区合作居民慢性病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探讨[J].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11∶704-705.
中信惠州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6Y269)
陈燕(1982.1-),大专学历,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