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读懂暗示中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2017-04-23杨东冬
杨东冬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体现在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诗歌的作者、语言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同样的景、物、事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诗作里可以给人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诗歌不仅言外之意值得玩味,其言内之意也颇值得学生深究。
关键词:古典诗词 暗示性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里这样说中国诗和外国诗的区别: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无垠”。要望见这种“无垠”,就要对中国古典诗词独具暗示性的特点做一点探究,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体现在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教学时,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从诗歌的作者、语言这两个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暗示性
知人论世是读懂一首诗的开端,高尔基曾说:“文學即人学。”同样,诗品即人品。诗歌作者所生活时代的特色、他的个人遭际、他的处事方式、他的个人气质和艺术修养等都是我们读懂一首诗很重要的暗示信息,同样的景、物、事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诗作里会给人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例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要理解阮籍在这首诗里所咏之怀,就必须对内容之外的一些信息做必要的了解,阮籍所生活的魏晋时代的特点和他个人的遭遇成为解读这首诗的切入点。魏晋时期,司马氏独专朝政,杀戮异己,知识分子常常无端受到迫害,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又感到世事于己不可为,于是便采取放浪佯狂、明哲保身的态度。所以他这首咏怀诗中的凤凰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阮籍借凤凰表现出了自己虽有“鸣九州”“望八荒”的高远志向,但却处在深沉的“处非位”的人生悲哀中,它的诸多咏怀诗展现的也基本是魏晋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痛苦、抗争、苦闷、绝望的心路历程。
再比如同样是描写边塞主题的诗,时代不同,诗风也大不一样,盛唐边塞诗总体上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一方面盛唐边塞诗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边塞诗作更凸显个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更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而中晚唐的边塞诗景象却大不一样了,虽然人们也还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更多悲壮,更多惋伤。比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到了宋代,边塞诗风格几乎可以说与唐代迥然相异了,宋代人写边塞诗,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比唐代边塞诗多了许多凄厉和惆怅,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二、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暗示性
林庚先生说,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有诗人这样描绘诗歌的语言暗示性达到的效果:“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其实诗歌不仅言外之意值得玩味,其言内之意也颇值得深究。我们在这里就来探讨怎样去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从而探索诗歌因暗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值得玩味的言内和言外之意。
1.品味诗歌语言的双关义
诗歌语言的双关既可借助多义词造成,也可借助同音词造成,如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中的“乱“字就很有代表性,蝉在稀疏的梧桐叶间,嘶哑乱叫,破坏了环境的清幽,这种“乱”是凭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可作零乱、散乱、不规整解,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而作者此时疾病缠身,思归不得,加上时局动荡,国家多事,他所感觉到的“乱”就绝不止于蝉鸣乱耳了,这种“乱”只有在我们在知人论世,在深度解读内容之后才能体悟出来,是一种深层心理感受。
2.发现诗歌语言的丰富内涵
在古典诗词里,有些语言虽然在日常中泛用,但是其实它已经超出了字面或者说本来的意义而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感情。比如诗人很喜欢用的“望月”,它本来的意思是“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但是在诗歌中却有多种意味,或表示思乡怀远,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或表示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或包含着诗人对宇宙的求索意识,如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3.把握诗歌语言的象征意义
诗歌语言用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象征抽象的意义,用客观的事物象征主观心理和情绪。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往往要借助诗歌的意象来表现,情附物上,意在言外,如用松竹象征高洁、节操,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看到大雁思乡念亲,看到飞絮联想漂泊,像这样一些意象已经有了固定的意味。再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第三联说的是蝉的遭遇,露太大蝉难于展翅,风太多声音被淹没,没有人相信你是高洁的,你还在那里努力表现什么呢?说的是蝉,但是我们分明可以从蝉的身上看到作者影子,作者正是善于运用诗歌象征的手法,才如此婉曲地表达出深处囹圄,无处申诉,无人信高洁的深沉悲哀。
4.挖掘字面以下的深层意蕴
诗歌的语言如果仅停留在字面,那绝不可能像钱钟书所言的望见“无垠”,我们要挖掘在字面以下的更深层的意蕴。如陈与义的《早行》的最后两句:“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写的是作者早行路过小桥,因天色尚早,行人稀少,使得小桥好像还沉浸在梦里,显得有些冷清有些寂寞。如果我们再往深处解读,便可知此时孤独寂寞的绝不仅仅是“和梦过”的小桥,作者常年漂泊,常常在别人还在熟睡之时便踏上征程,那种冷清和寂寞也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最让人们玩味的是诗歌的言外之意,钱钟书把这种暗示性幽默地表达成“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者说不出来的话。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直是诗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来看陈子昂的《感遇(其二)》最后两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前面渲染兰若的茂盛、美艳,但是秋风一来,其他花儿都凋零了,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读者的面前是一幅芳华落尽,兰若独艳的画面,但是我们分明感觉得到作者心中的一股幽怨惆怅之气,自己再有才华又有谁怜惜,也只剩孤芳自赏了。或者我们再往深层追索,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大唐气象由盛而衰的悲凉之意,身处晚唐的作者看着一个盛世没落,一己之力又如此渺小,无奈、悲凉、落寞这些没说出来的话直抵人心。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时读懂暗示是关键。既做到知人论世,又反复玩味诗歌语言和意象的深层意味,学生便有可能从诗歌的“有尽”里望见“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