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

2010-08-15张秋格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边塞边塞诗新疆

张秋格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

张秋格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开始关注“新边塞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当下阶段,从“新边塞诗”概念的界说及渊源、“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新边塞诗的评价问题、新边塞诗美学特征的研究、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五方面入手对新边塞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新的审视,是很有必要的。

新边塞诗;界说;艺术特征;评价;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新边塞诗”登上文坛并日益成为诗歌界继“朦胧诗”之后的又一个中心,学人开始关注“新边塞诗”的研究。据笔者所见,由《新疆文学》资深编辑郑兴富主编的《关于新边塞诗和新边塞诗派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介绍“新边塞诗”及“新边塞诗派”的论集。该集子汇总了80年代发表在《当代文艺思潮》、《阳关》、《文学报》等报刊上的有关“新边塞诗”的最初的理论成果,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新边塞诗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具有非常宝贵的学术价值。新世纪以来,由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主编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诗歌卷》是比较系统地总结“新边塞诗派”的文本。该文本用两章的篇幅集中系统地介绍了“新边塞诗的兴起及新边塞诗派的形成”过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边塞诗派”中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新边塞诗”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但由于此文本是普适性的文学史教材,在很大层面上存在诸如理论深度不够的缺陷,对“新边塞诗”的许多问题并未作系统的论述和评价。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边塞诗研究。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边塞诗研究,80、90年代的成果相对较丰,新世纪以来的成果相对较少。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新边塞诗”概念的界说及渊源、“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特征、“新边塞诗”的评价问题、“新边塞诗”的美学特征及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五个方面。下面分而论之。

一、关于“新边塞诗”概念的界说及渊源

关于“新边塞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学术界一直以来比较公认的观点是郭小川。“他在60年代初来新疆的时候就曾谈到唐代的边塞诗与建立‘新边塞诗’的问题。但由于时间紧促,作品数量少,讨论没有深入下去,最后就不了了之。”[1]1963年11月,诗评家李元洛在《新疆日报》上发表《评郭小川的边塞新诗》一文,明确提到了边塞新诗的命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一些著名诗人如闻捷、田间等都曾先后涉足河西走廊和新疆,写下了一些反映西部边塞的诗歌。后来,评论家周政保在《文学报》上发表《大漠风度天山气魄——读〈百家诗会〉中三位新疆诗人的诗》一文,文中大胆断言:“一个在诗的见解上,在诗的风度与气魄上比较共同的‘新边塞诗派’正在形成。”[2]这是80年代第一个大胆的断言,具有开创性意义。1982年2月7日,周涛在《新疆日报》上发表《对形成“新边塞诗”的设想》一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边塞诗”的说法。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热潮。据《新疆文学》资深编辑郑兴富回忆,1980年的《新疆文学》在专栏中也倾向于用“新边塞诗”这一命名,但在后面的五年中一直用的是“边塞新诗”,这其中又牵扯到针对“新边塞诗”这一命名的讨论问题。

当时,持肯定观点的有谢冕、杨牧、顾骧、周政保、余开伟、孙克恒等。他们一致认为:“新边塞诗不仅是属于中国西部的,它也是属于全民族的。它不仅在当代文坛上竖起大纛,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学中可为翘楚。边塞诗体现着我们正在腾飞跃起的中华民族之魂,使我们看到一个进取民族的伟大形象。”[3]1982年3月,雷茂奎教授在新疆大学中文系组织了一场“新边塞诗”的讨论会。在会上,新疆大学古代文学老师秦绍培作了有关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的发言,他认为,唐代边塞诗并不是描写征战与杀戮的,而是爱国主义的体现。[4]接着,《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后来这一观点也被公认为对唐代边塞诗结论性的评价。“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的定性也给‘新边塞诗’的定性与命名找到了合理性的支点。”[1]当时的《人民日报》及时作了报道,对于“新边塞诗”的广泛传播进行了很好的宣传。[5]后来,《新疆文学》也在1985年1月号上将“边塞新诗”专栏更名为“新边塞诗”。自此,“新边塞诗”成为公认的命名。

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家主要有余开伟、郑兴富、高戈、张功臣等。其中,余开伟在其《试谈“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一文中对“新边塞诗”下了定义:“建国以来以描绘新疆边塞生活题材而又具有边塞气质和风骨的诗歌,可谓之曰‘新边塞诗’。”[6]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命名,余也应是对其下规范定义的第一人。接下来的几年中对于这一概念的探讨甚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浩明的一篇《新边塞诗的现状与未来》,文中提出:“什么叫新边塞诗?对这个问题,评论界是有分歧意见的。一种看法是——‘边塞诗是什么?那是中国西部豪放派的歌唱。’另一种看法是——‘什么叫新边塞诗?新边塞诗是中国西部豪放派、婉约派……多民族、多声部的大合唱。’”[7]他认为后一种意见是比较正确和客观的。事实上,这也是后来学术界比较倾向的观点,新边塞诗内部风格本应是多样的,也应是多民族的。

二、“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

“新边塞诗”这一概念在得到正名后,对它的评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把“新边塞诗”作为一个流派来研究的成果更为丰硕。

余开伟在1983年第1期《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试谈“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文中对“新边塞诗派”的形成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二十世纪的新边塞诗起源于五十年代,发展于六十年代,兴旺于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才真正冲向全国诗坛大显身手,开始显现出一支头角峥嵘的诗歌流派的雏形,初步确立了自己在当代中国诗坛独树一帜的位置。”[6]该文对这个流派的特征也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接着,郑兴富在其《新边塞诗和新边塞诗派》一文中坚持了余开伟对于新边塞诗起源的看法,同时对“新边塞诗派”形成的条件作了较为精准的分析。谢冕在《丝绸路上新乐音——〈边塞新诗选〉序》中对“新边塞诗派”形成的外界环境也作了很系统的论述。

当然,对于“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渊源也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文学现象。例如,高戈在其《“边塞诗”的出现与“新边塞诗派”》一文中提出两种“新边塞诗派”的概念并反对建立流派,事实上这也只能代表个人的看法,毕竟“新边塞诗派”已经形成并对其逐步形成共识的事实是很难被抹杀的。对于“新边塞诗派”的渊源,聂兵在1989年发表的《新边塞诗之我见》中明确表示反对新边塞诗孕育于50年代的说法,指出应该是文学上的新时期,这种说法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事实上很难达成共识。

三、对新边塞诗的评价问题

8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新边塞诗评价很高,较少异议。他们一致认为:“新边塞诗的产生,是八十年代变革现实的产物,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民族的精神风貌的感情结晶。”[8]谢冕在《阳关、那里有生命——从敦煌文艺流派到新边塞诗》中说:“新的边塞新的生活,生活的新主人及其属于现代人的襟怀。”[9]接着,余开伟、孙克恒、谢江华、张功臣等人相继写文夸赞新边塞诗。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评价还有:“新边塞诗人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们创造性地把中国当代人的思考溶解于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观之中。”[10]“这几位诗人的诗篇中所表现的粗豪、沉郁、勇敢、温柔和坚决的性格,作为我国民族伟大性格的反映,实在是值得诗歌界认真借鉴的。”(绿原《周末诗话》)这对新边塞诗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定位。

当然,对于新边塞诗的评价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翟旭和刘有华在1981年8月的《新疆文学》上发表的《吹奏一支绿色的曲调——读《新疆文学》的【新边塞诗】》一文中,在肯定新边塞诗与古边塞诗相比较突出新的诗意、新的境界、新的构思、新的语言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诸如题材不够广泛、仅限于抒情诗、民族诗人少、思想语言等有缺憾的偏颇,引人深思。

四、关于新边塞诗美学特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新边塞诗逐步走向了繁荣,对它的美学批评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研究角度和方法有诸多种,收获颇丰。很多的研究成果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研究模式,更加注意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哲学等学科的关联,从而使得新边塞诗向宏观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内容主要着眼于新边塞诗歌本体,着眼于其内在的审美观照,从而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总结了新边塞诗取得的艺术成就。

1.新边塞诗研究的繁花似锦阶段

80年代余开伟在《提倡豪放、刚健的诗风》中赞赏新边塞诗“新”的风格,指出这应是当代诗歌创作的主流,为提升新边塞诗的艺术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张功臣在《马蹄耕耘的历史——新边塞诗论》一文中,提出了80年代现代性条件下新边塞诗的巨大变化。谢江华在其《中华诗魂巨大而深沉的脚印——试论当代新疆诗群的源流》中从博大而宏深的民族性上对新边塞诗的“新”进行了论述。谢冕在《新边塞诗的时空观念》中就新边塞诗的边塞风物人情和时代精神层面进行了论述。其《崭新的地平线——试论中国西部诗歌》从现实的自我超越、男性精神等内在层面上肯定了新边塞诗的审美价值。翟旭、刘有华《吹奏一支绿色的曲调——读《新疆文学》的【新边塞诗】》突出了其“新”。周政保的《新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创作评断》强调了其当代性色泽。夏冠洲在《辽阔地平线上的巨人雕像——论新边塞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从分析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入手,来探索新边塞诗的若干审美特色。丁淑梅、陈思广的《太阳和土地的雕像——新边塞诗象征艺术研究之一》第一次从象征艺术层面来分析新边塞诗歌中的意象。黄齐光在《论新边塞诗的语言风格》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从语言学层面分析新边塞诗。沈贻伟的《粗犷遒劲的边塞雄风——读新边塞诗和北大荒小说》从作品出发分析了“拓荒者”这一形象。这些都是80年代研究新边塞诗的重要文献,对新边塞诗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90年代有关新边塞诗的研究收获更多,研究角度更广,层面也更深入。但从总体宏观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从单层面切入的研究较多。比如,浩明在其《新边塞诗的现状与未来》中总结了其审美特征,强调了其中和美和幽默美。黄齐光在《雄伟、壮丽的西部的诗——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之我见》中比较精准地总结了新边塞诗在审美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以新疆风土民情为创作题材,以粗犷雄伟刚健为艺术风格,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基调,充满豪放美、色彩美和节奏美。这一时期的亮点应该是新边塞诗与古代边塞诗的比较研究,如杨景龙的《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古今诗歌比较研究之七》是篇很不错的研究成果。

新世纪初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从更深、更远的层面上审视“新边塞诗”,对新边塞诗在当下的建设上提供了很丰富的理论思路。艾翔在《新时期中国诗坛的西部坐标——论新边塞诗文学史方位》中将新边塞诗放入历史的框架中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凸显了其重要历史价值。这是一个从宏观深远的角度上研究新边塞诗的重要文献,给人以整体的宏观的新边塞诗的概念。刘中项在《重新认识新边塞诗的意义》中联系客观现实得出新边塞诗的现实主义平民化倾向及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指出其是具有西部阳刚之美的“色、气、劲、野”的文学。李江燕的《苍凉而雄奇:西部大风歌的旋——透视“新边塞诗”中的生命意识》一文从西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探寻西部诗人的生命意识。逄增玉在《论“新边塞文学”的革命性与现代性叙事》中则从新边塞文学的革命性、浪漫性及现代性上为我们研究新边塞诗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时期的比较研究代表性成果应该是安晓平《心灵的“放逐”与“回归”——古今西部边塞诗差异及诗人创作心理透视》,该文从古今边塞诗呈现的诸多差异、古今边塞诗留下的时代烙印及古今边塞诗折射出的心理情感三方面进行了剖析,论述角度独特且新颖。

2.站在更理性的角度上审视“新边塞诗”及其建设

站在更理性的角度上审视“新边塞诗”及其建设是对新边塞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是更有开创性的工作,另外也对当下新边塞诗重新走向“中心”提供了思路。

翟旭和刘有华早在1981年就在《吹奏一支绿色的曲调——读《新疆文学》的【新边塞诗】》中指出了新边塞诗的不足之处。刘湛秋在《寄语阳关》中指出了少数民族诗作应该包括其中的重要性。余开伟于1984年在《新边塞诗——开发者文学的强音》中较早地指出了宏观考察新边塞诗派的文章过少的现状,紧接着于1985年在《对发展西部诗歌运动的看法——兼谈新边塞诗的建设》中也指出了新边塞诗的局限之处,提出新边塞诗的多样性及其理论建设的迫切性。1996年秦克温在《对当代边塞诗的艺术探索》中提出加强新边塞诗创作及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站在解构的立场看待新边塞诗,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韩子勇的《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和西岛的《新边塞诗歌的解构与中国西部诗歌》。丁子人的《新边塞诗雄风今何在——主客一席谈》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该文提出:“80年代前期,新边塞诗曾是中国诗歌的亮点,‘在当代诗坛树起大纛’,为中国新诗发展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十多年过去了,新边塞诗当年的雄风还在否?”[11]文章用对话方式较全面地探讨了值得整个学术界,特别是新疆的学术界思考的话题。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周成平在1995年第1期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论新边塞诗》一文,该文是首次提出“十七年”中的新边塞诗并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的文献材料,虽然“十七年”新边塞诗这一提法有待商榷,但文中从深层面上客观地对新边塞诗的反思是非常值得学术界关注和学习的。

五、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

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也是新边塞诗研究的亮点之一。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不再是50年代以来单一地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三方面入手的研究,其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特别是文化学研究视角的确立,使新边塞诗的整体人文背景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呈现,新边塞诗人的研究也日益深刻和全面。这样不仅大大加深了学界对新边塞诗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文学等学科的发展开拓了课题思路。

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新边塞诗人个体的研究,另一个是对新边塞诗歌文化层面的深入研究,涌现出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理论成果。

1.新边塞诗人的个体研究

在这个方面,对以周涛、杨牧、章德益为代表的阳刚派诗人的个体研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以李瑜、东虹等为代表的婉约派的研究,对石河等其他风格诗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直以来,学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边塞诗的阳刚之美上,因此,周涛等人及其具有阳刚之美的诗歌自然成为了新边塞诗的“中心”。学人对他们个案的分析及共性都作出了相对一致的评价:“杨牧的诗,总是那样高远壮阔,充满着思辨与理喻的力量;周涛的诗具有更浓厚的边塞风味,豪放而轻巧,潇洒而深沉,确实具有伊犁马一般的艺术境界;章德益的诗富有奇思异想和恢宏的气质。”[2]他们既有独特之处,又具有一种类似的风格:“他们都力求通过对新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的深刻体验,从中发掘民族特性、民族心理、民族情愫、追求崇高的美、雄浑的美、严峻的美、悲壮的美。”[6]除此之外,对他们个案研究深入关注的还有郑兴富、唐燎原、王仲明等人。但学术界对他们的具有婉约气质的诗歌和文化层面的关照相对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李瑜这样一位新边塞的“流浪者”,骨子里饱含哀婉的气质。“在生命与精神的‘漂泊中,所获得的不是旷达豪放,而是悒郁和幽婉’,‘这种漂泊,此后成了他基本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形态’。”[12]评论家浩明说他是一只虔诚的夜莺,“他的诗歌像夜莺的歌吟那样缠绵,像夜莺的歌吟那样委婉。”“他以自己独特的歌喉和声调,独特的风格和色彩,翮谢笼樊,自立一宗。”[13]另外,他的独特性还在于,他在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探索创造出一种适合自己抒情方式的新文体,有学者称之为“轻赋体”,这在中国诗坛是独一无二的。[14]

对于石河,人们更关注的是他的讽刺诗,这是新边塞诗中最独特的一道风景。洋雨的《芬芳而带刺的蔷薇——讽刺诗人石河》比较有代表性。袁书的《试论石河的讽刺艺术——石河讽刺诗选读后》也在其讽刺艺术的探讨上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东虹、洋雨、孙涛、郭维东等新边塞诗人的关注与研究成果一直处在一个“边缘”的位置上,研究者也主要集中在丁子人、学勤、上官玉等人身上,在诗人个体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2.新边塞诗歌文化层面的深入研究

新边塞诗歌文化层面的深入研究是西部诗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视野主要是放在“中国西部文学”框架中,强调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等,为宏观整体上把握新边塞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学术视角。

作为“西部诗群”排头兵的“新边塞诗群”的崛起,以其苍茫辽阔的意境、悲壮清新的格调、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刚健舒展的旋律,在中国诗坛和世界诗坛上显示着耀眼的光辉和迷人的风采。[15]这是给予新边塞诗于整个中国西部文学的框架中至高的评价。姜耕玉认为:“事实上,新疆诗群(“新边塞诗”)后期改变了早期理想主义的歌唱,以更切入流浪者内心真实的人生咏叹、灵魂拷问和精神生命的探索,融人西部诗的整体景观。”[16]在西部的整体氛围中观照新边塞诗,其展示了至深的艺术看点。

把新边塞诗放在整个诗坛家族中的研究也是值得学人关注的。当代文学的几位大家诸如洪子诚、曹文轩、黄子平、南帆等人对新边塞诗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观照。

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黎保荣、毛翰的《杨牧诗歌的地理学系统》,从诗歌地理学上解读杨牧的诗歌[17];李学明的《解读“杨牧现象”——读〈杨牧文集〉有感》把杨牧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现象,分别从政治、文化、自我超越、文人当官四个层面上研究杨牧[18];将周涛散文及其诗歌放在一起研究等。以上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新边塞诗研究在取得较高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于大家之外的中小作家和群体性研究还相对较少和薄弱,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雷同化现象也比较多,“重阳刚轻婉约”的学术现象、诸多概念的认同度、美学特征的进一步开拓、新边塞诗在当下的建设和新边塞诗从“边缘”重新走向“中心”的距离等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从纵深上进一步挖掘。

总的来说,新边塞诗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其他诗歌流派相比还相对欠缺,视角新颖而理论坚实的论著还尚少,有待于后学者的努力和奋斗。

[1]钟敏.从《天山》的流变看新疆当代文学的发展[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2]周政保.大漠风度天山气魄——读《百家诗会》中三位新疆诗人的诗[N].文学报,1981-11-26.

[3]顾骧:开一代诗风,转引自郑兴富.论新边塞诗的兴起及其艺术风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2).

[4]秦绍培.也谈唐代边塞诗派的评价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3).

[5]新边塞诗问题学术讨论会[N].人民日报,1982-05 -16.

[6]余开伟.试谈“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J].当代文艺思潮,1983,(1).

[7]浩明.边塞诗的现状与未来[M]//黄花集.天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8]周政保.边塞诗的审美特色与当代性——杨牧、周涛、章德益诗歌创作评断[J].文学评论,1985,(5).

[9]谢冕.阳关、那里有生命——从敦煌文艺流派到新边塞诗[J].阳关,1982,(6).

[10]谢冕.崭新的地平线——试论中国西部诗歌[J].中国西部文学,1986,(1).

[11]丁子人.新边塞诗雄风今何在——主客一席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2(2).

[12]唐燎原.西部大荒中的盛典[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232.

[13]浩明:他是一只虔诚的夜莺——李瑜诗歌审美特征初探[M]//诗海蠡测.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987.

[14]夏冠洲,等.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诗歌卷[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97.

[15]何休:略论中国西部诗群的崛起及其审美追求[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0(3).

[16]姜耕玉.“西部”诗意——八九十年代中国诗歌勘探[J].文学评论,2000,(4).

[17]黎保荣,毛翰的.杨牧诗歌的地理学系统[J].当代文坛,2004,(6).

[18]李学明.解读“杨牧现象”——读〈杨牧文集〉有感[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哲社版,2005,(1).

New Frontier L iterature Review

ZHANGQiu-ge

(College of Humanities,Xinjiang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46,China)

In the early 80s,20th century,the academia began to notice the"New Frontier Poem"research and have achieved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In the current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the study of the definition and origin of the"New Frontier Poems"and to give a new evalu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New Frontier"concept and Origin;the for mation and features of"New Frontier School";the evaluation of the"New Frontier Poems";the study of the new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New Frontier Poems";and the study of the"New Frontier Poems"

New Frontier Poems;definitio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evaluation;development

book=7,ebook=234

I207.25 文献识别码:A

1673-2103(2010)04-0032-05

2010-04-18

张秋格(1985-),女,又名张秋歌,山东菏泽人,新疆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边塞边塞诗新疆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梦回边塞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论中唐边塞诗
新疆多怪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多元文化共存的边塞古城:右卫镇
边塞诗概念小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