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习惯源于和善坚定与家校协同

2017-04-22余幼莲

师道·教研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涛和善良好习惯

余幼莲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提倡的正面管教5个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就是和善与坚定,可见和善坚定对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善=尊重孩子和自己,坚定=尊重事实的需要。我们在尊重自己和尊重孩子时就会自然而然要求自己做好,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和善”起到的作用是“尊重”,那么“坚定”起到的作用是“遵守规则”。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指出他违反了什么规则,按规定该如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数落,指出的是孩子违反规则的具体行为,而不是否定孩子。以和善去尊重孩子,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并辅以艺术的鼓励;以坚定地遵守和强化规则,来促使孩子良好习惯养成,这无疑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不可或缺的路径。

教育,如果仅是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那必将因与家庭和社会的割裂而导致教育因其自身的封闭与孤立而陷入低效的泥淖。对教育的理解是多元的,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是多元的,教育的内涵因子是多元的,教育的实施主体同样也是多元的。学校只是教育实施得相对系统与全面的一个领域,但肯定不是全部。家庭与社区对于孩子的影响,可能在知识与能力的完备性、理论性、系统性方面不如学校,但其对于孩子成长影响的深远,却往往比学校要来得更有力度与效度。由此可见,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就成了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当和善坚定的原则与家校有效协同相结合,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以规范和坚持不断强化,以艺术的鼓励促生动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

和善而堅定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众所周知,榜样有好坏之分。因此,好的榜样让孩子受益无穷,反之,则是灾难。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孟母三迁之意也在于此。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学习者。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在模仿学习中成长。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起到关键作用。幼儿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这里所说的优美语言和丰富表情指的是成人的良好的榜样。但很多家长、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使孩子受到了不良行为的影响。

之前我班有个叫小涛的男孩,他聪明伶俐,可就是上课总是思想游离,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去玩。为了使他能养成注意力集中良好习惯,我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收效甚微。最后,我通过家访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每天下班后,小涛的父母只要有时间就找来一些朋友在家打麻将,对小涛的学习几乎不闻不问。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怎能爱读书呢?于是,我与他的父母反复交流,告诉他们孩子的现状,希望他们重视孩子的学习,并列举不少正反榜样的事例,让他们明白到自己在家中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他们明白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有什么样的示范,孩子就有什么样的表现。要想改变孩子,我们先要改变自己。最后,小涛的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再邀请朋友回家打麻将,而是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书、看报,并利用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到书店和图书馆或少年宫去走一走,让他感受一下读书的气氛。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小涛变得上课专心和爱读书了。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家长改变,孩子改变。”家长努力改变,以良好的榜样给孩子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在家长和老师和善坚定的帮助下,良好习惯的养成便有了阳光雨露充沛的生态环境。

以规范和坚持不断强化

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会轻易的融入我们的生命,渗入我们的言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任何缺乏毅力和韧性的善的行为,其结果往往是一曝十寒或浅尝辄止,自父母共同以坚定地引导和强化来培养,只有反复的实践,不断的砥砺,才能收获由内而外的美好。

合力首先是统一家校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的目标。有一年我刚接一个新班,好些孩子台面一直乱七八糟,写字就在杂物堆中写,而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同样是台面乱糟糟的。在家长会上,我和家长就如何改变孩子的现状进行充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开始。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指导,明确以一学期为习惯培养时间,让全班学生养成收拾习惯。这家校思想、目标的一致为接下来的行动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与家长共同制定遵守的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明确具体的规则有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共同制定也是有助于家校要求一致,行动一致。我和家长们一起制定了习惯落实的具体要求:在学校,每节课下课后,每个孩子要把桌面收拾干净,我们老师做好榜样,也要把讲台收拾干净;在家,家长做好榜样,随时收拾好家里的台面杂物,东西摆放有序,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台面干净空旷,做完作业收拾好书桌和书包。

再次,是制定收拾习惯养成卡,引导强化。孩子习惯的养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点滴中,需要以形成性评价来关注习惯养成的过程。习惯养成卡,它既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好榜样的自觉性,同时加强了老师在校、家长在家对孩子作榜样的要求和约束,以及促使老师家长坚定督促和强化作用,真正达到和善坚定的家校协同。使用养成卡是通过每天自评、家长评、同学评、老师评,对孩子在学校、家里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而且对家长、老师的榜样情况作评价反馈。具体评价是:每天孩子自觉做到了,画两个笑脸,经督促做到了,画一个笑脸;家长、老师自觉做到了,画两个笑脸,经孩子督促才做到,没有笑脸。每周每个学生(学生和家长一起共一张表)一个养成卡进行记录,班主任老师一张卡(由班干部评),周末进行统计反馈。

经过一个学期家校和善坚定的教育合力下,孩子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逐渐养成了收拾东西的好习惯。

以艺术的鼓励促生动力

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从人的生理特点和心智发育过程来看,做任何事都要有动力才能坚持,而最好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就是艺术的鼓励。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在心理学中,鼓励是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鼓励会激励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样,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以艺术的鼓励,往往能促使孩子保持对良好习惯养成的持久动力。

记得在培养学生收拾习惯的过程中,大概在坚持了半学期的时候,班上有小部分孩子不爱收拾的毛病开始反复。这时,我专门在班上组织“我是收拾小能手”的展示活动。在展示之前,我高度地肯定了孩子们这段时间的成长和变化,并播放了平时拍下来孩子们收拾台面的照片,其中就有这几个同学的,我边放边说:“春霞的收拾又快又整齐,小涛的台面真是变了个样,整齐干净,相信小涛自己都暗自高兴,满意自己的努力。”在鼓励和肯定中,我看到他们露出自信的表情,个个积极展示自己的收拾本领。课后,我及时和家长们沟通,得到家长充分配合:家长每周给孩子写一次鼓励的话(关于自己孩子在养成收拾习惯方面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我都让孩子们读出家长的鼓励,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持续鼓励肯定下内生出坚持好习惯的源源动力。

“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朴素而又富有哲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凝心聚气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鼎力支撑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小涛和善良好习惯
做人的真谛:厚道坦诚和善
和善
黄希川
节约用水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烟花爆竹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
与人和善宜安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