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7-04-22黄秀桃
黄秀桃
【摘 要】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中国教育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改革,教育目标也响应着时代的号召越来越向现代化靠拢。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现代化教育
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影响巨大。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并在教育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信息化的课程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就信息技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将具有重大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标和任务
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的时代以其丰富的资源信息渠道,广泛的信息来源和生动活泼的应用手段而成为交互式教育手段的新媒介。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终身学习不再只是口号,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化的社会也将为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1.对于教学者而言,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仅仅是教师传道受业的一种手段,而是为给学科教育提供的崭新媒体,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中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内容《数据的代表值于离散程度》时,可以将生硬的术语名词以较为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权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极差等专业性较强的数学用语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生疏,因此常常成为学生们难以消化的课堂内容,课堂时间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用无限的想象力来体会和理解,并内化为自己所学为己所用呢?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解决了这样的难题。教师可以制作生动的教学图画,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想象思维,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2.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是提高认知技能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的关键一步。
例如,在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堂上听取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之外,还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甚至于为了深化自身理解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有关的视频讲座,例如以微课教学为主的题谷网站,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进行课堂之外的再学习,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知识四通八达,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使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
在中学生的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将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学技术手段,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其基本目的。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很多的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过程铺垫,初中学习的数序多是基础性内容,过程性的知识内容很难为学生所接受。解决这样的教学难题,更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拓宽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打造全面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何画板辅助完成授课过程,使教学资源可以更加形象的出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讲授,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束缚,利用专业软件作为操作平台,使用画笔工具进行有关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习题操作,在使用辅助线时,可以调节使用其他颜色的线条,提醒学生关注解题重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思维,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加迅速和准确地把握讲授要点,节省课堂资源的同时,也让整节课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学生的集中力也会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2.或者是引进微课,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初中数学的重难点,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各种要求,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更加系统,更加深刻的见识,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熟练地运用。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学生们面对全新的内容可能会难以接受,而教师一味地讲授全部授课内容学生很有可能会对该内容产生厌烦情绪,此时,教师大可以引进微课,重点点拨学生的定理运用技能。结合准备题库中的对应习题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几何画板工具进行验证,体验教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远比在课堂上一字一句的教更有效,学生也更喜闻乐见。微课的魅力,就在于课程虽短小,却是学生们最需要提升的,也是学生们最急切想要看到的,所以,教师在整合资源时一定要做好工作,调查学生们真正的薄弱环节,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数学自来是特别抽象的学科,需要极高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帮助这方面较弱的学生学好数学,需要教师能够将抽象困难的课本知识变得具象简单。而这也就是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的新革新,让数学也变得趣味盎然。
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将高校课堂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性则需要教师来调节,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互助和自我努力完成教学目标,获取课堂知识,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改革教学评价作为手段,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1.随堂增加学生的自我监测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安排相关练习题,重点检测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于检测的积极性,设计相应的环节,比如,竞赛,小组赛等形式,安排学生自我选择,强化训练效果。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课程时,新课结束之前,教师安排学生自我监测环节,教师将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关于本节课内容相关检测题目,采取或个人积分,或小组积分答题竞猜,在掌握学生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展现自己所掌握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就学生们的回答情况相应地安排作业,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内容,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加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创造价值。
2.在检测学生的同时,应注意检测题目与现实应用的关联性。这样可以将知识拉近生活,让学生对于冷冰冰的数字不再有陌生感,多了生活中的亲切,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数学走进生活。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出题应联系实际生活,例如测量大型建筑物的高度,大山的高度,旗杆的长度,池塘的长度等问题,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不再将数学作为“数”学,而是真正提高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多数学生认为数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较为枯燥,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而已,数学其实是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们看到,感觉到这一点,学生们对于数学的探究欲望才会真正被带动起来,发展数序从劣势学科变为优势学科。
3.检测教学效果时,应将不同学生分梯度,出题范围要广泛,难易均衡,适应不同程度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提高训练的效果。
例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基础不同的学生应该加以区分,对于底子较薄的学生来说,应当设计一些关于定理等基础性的问题,重点在于让他理解知识的基本点,看到题目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想,思路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而对于掌握的较为熟练的学生,则应多设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方面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检测,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同时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题目发送至微信群,或者是手机qq群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完成自我监测。并且学生们还可以就不懂的问题在群内进行讨论,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全面巩固课堂知识,打造全新高效课堂。
四、信息技术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同影响
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中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关系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師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变成了知识的引导者,教师们不可再秉持传统的师生观念,应当跟学生们营造一种共同学习进步的氛围;学生们获取新知识的来源不再是教师们的言传身教,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渠道,学生们这正成为探究者,为了获取知识而从四面八方获取信息资源,当时网络信息来源太杂,正确性有待提高,所以学生们对于信息正确与否的辨别能力也就十分重要。
1.教师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性,并帮助学生应对探究路上的难题;在讲授新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大概地理解,并且引导学生搜集信息,自己大胆做出猜测,最后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总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对将要讲授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掌握基础概念,同时在网上搜集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并做出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的特性,x的求解过程,学生们都可以做出自己的理解,将这些过程自行内化成为解题的能力,将比教师们的课堂讲授更加有效和深刻。
2.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否则,将会出现很大的漏洞,学生一旦对错误的解法印象深刻后将很难更正。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推荐正确的教学网站,倡导学生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时刻寻求老师的指导意见,同时,端正学习态度,同同学之间互助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学生们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浏览相关网站,获取有效的资源信息,成立互助小组,提高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认真听取老师的对应指导,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程完结后,做好巩固,内化知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传统教学的困境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应用得到解决,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信息技术穿插于课程中,完成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与时俱进,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洪亮.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M].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0期
[2]潘月葵.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M].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16期
[3]黄剑峰.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引发的思考[M].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26期
[4]李惠忠.借助信息技术,生成多彩数学课堂[M].数学教学通讯2015年07期
[5]沙涓.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及整合的几点思考[M].数学教学通讯2013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