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

2017-04-22樊启成

文理导航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预设高中数学

樊启成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或将预设视为预成,教学刻板划一,机械灌输,导致课堂生成的丧失;或将生成与预设彼此割裂,生成漫无目的、缺乏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计弹性化的预设、灵动性的教学实施、研究性的教学反思,促成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高中数学 预设 生成 适配

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同教学观的视角,面对同一教学现象,会看到不同的教学图景,产生不同的诠释。在本质思维方式影响下,人们为教学设定了本质与规律,教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忽视了自主创造,不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略了教学生成,掐灭了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刻板无趣,“精于”死记与灌输,导致教学生成的丧失。部分数学教师将生成与预设对立起来,认为预设束缚了教学的灵活性,不能实现交互的教学,而生成是根治预设的一剂良药,因而抛开预设,及时“生成”,但往往收效甚微。

许多教师感到迷茫、疑惑,预设多了,生成就少了;生成多了,预设就没用了。教師将预设视为剧本,最担心出现“预料之外”的事件,学生要“越轨”,就想方设法地强“牵”回来,遏制了该有的生命活力。或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刻意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无原则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课堂教学虽然有了“民主”,但随意性大,出现一些失控现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感到力不从心。高中数学逻辑性强、解题方法多样,预设与生成都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如何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求平衡,使二者恰当适配,实现和谐共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弹性化: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教学模式

预设和生成是和谐统一的,课堂需要充分预设,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为生成播下种子。教师根据教情及时调整、修正预定方案,引导学生对话、交流、合作,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实质,挖掘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信息,思考学生是否具备新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背景?学生在预习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重点启发、引导?哪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观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多样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要考虑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如备《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教者注重教材与初中函数知识的联系,增加弹性,分层设计,基础练习供全班学生学习,拓展延伸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以生活中的蝴蝶、汽车的车前灯、“双”“林”等汉字,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辨析函数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画出函数f(x)=x2、f(x)=x3的图像并找出x=-1与x=1时函数图像上的点,说出图像的特征,并由此引入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在预设时,教者不拘泥于多媒体展示图像的方式,要引导学生画出函数图像、计算函数值,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发现两个函数具有的不同特征,把握这两个函数各自的对称性的实质。

灵动性:根据具体情形适时调节预定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你的预设多充分,也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意料之外,因为学生是活生生和个体,他们基于个体经验重组信息、构建知识获得生长,实际教学过程比预定的更生动、更丰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有学生的提问中出现的“闪光点”、“出错点”以及有价值的内容。

1.不拘泥于预设,实时调整修正。教学活动时而与预设吻合,时而与预设存在差异,教师要学会选择、整合、放弃,机智生成新教学方案。教师要冷静面对“意外”,要随机应变、借机施教、伺机而动,促进生成,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学习二次项系数的性质内容时,学生对比二次式系数和c_n^0+〖c_n^1+c〗_n^2+…+c_n^n、二次项定理,由a=1,b=1得到二次项系数的性质,再得出奇数项的二次项系数和等于偶数项的二次式系数和,引导学生总结出赋值法求二次展开系数和的方法,提出问题:“是否一定运用二次展开式才能求其系数和?”有学生提出练习中的一道题“求〖(2x^2-1)〗^10展开式中偶数项的系数和”每一项都是偶数幂,有-1代入也不会出现正负交替的项,难以用特殊数值代入解决。教者适时改变预设,引导学生假设,找出一个数使奇偶数项区分开来,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马上有学生找出虚数i,使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意料之外,要及时调整预设,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目标,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2.导向目标不变,摒弃无效生成。并非所有的生成都是精彩、有价值的,脱离具体内容的合作、漫无目的的对话、浮于表层的交流,“造就”了“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的缺失导致生成毫无价值,白白挤占了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不关注教学效益,过于重视教学生成,势必会步入“无目的”的误区。教师既要认清认识到目标导向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抹杀学生的创造灵性,又要冷静处理没有生成意义的偶然事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研究性:课后反思完善预设

教学反思从科学、人文的视角分析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主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反思,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学会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如何“学会教学”,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教者要反思调整对生成的促进程度,反思生成与预设的吻合程度,反思目标达成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预设。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起点,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重建,两者彼此依存,和谐共融。教师要避免强牵灌输、题海战术、滥用生成等问题,要在课前精心预设、预约生成,课中及时调整、促进生成,课后反思行为、完善预设,让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翼。

猜你喜欢

预设高中数学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