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 “时尚”与中职德育课堂同在

2017-04-21张雪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网络时尚

张雪红

【摘要】“愿学”才是开启中职生“会学”“乐学”的钥匙,怎么让学生“愿学”已经成为中职年轻德育教师的困惑和影响教学实效性的症结。中职德育教师可以恰当的在课堂上运用“时尚”“流行”元素,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堂运用“时尚”做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时尚 中职德育课堂 网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74-02

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在的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会学”“乐学”。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愿学”才是开启中职生“会学”“乐学”的钥匙,怎么让学生“愿学”已经成为中职年轻德育教师的困惑和影响教学实效性的症结。于是,课堂趣味性的发掘,课堂实验的演示,学生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法的采用等一系列主题成为了热点话题。在课堂上运用“时尚”或“流行”元素,成为笔者用来减弱课程枯燥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性,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

一、中职德育课堂中运用时尚元素的可行性

虽然时尚元素在各科课程中都可以运用,但由于中职教育特别突出了专业技能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而中职德育学科的特点及中职生的特点就决定了在中职德育课上渗入时尚元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职业教育特色凸显。

中职德育学科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4门必修课。从德育课的任务和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本轮课程改革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重了职业生涯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2.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中职德育课程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就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强调教学方式及的创新。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學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3.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在的中职生都为90后,甚至于00后,他们着眼于流行时尚也热衷于网络,他们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些特点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用课本上远离学生生活的案例已经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时尚元素的运用能诱发他们的热情,增强他们分享体验的欲望,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二、时尚元素的来源

要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焕发生机,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在德育课堂引入的时尚元素大多是社会热点和生活焦点。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网络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在课堂上应用的信息大多来自于网络。网站、博客、论坛、贴吧等地方都是时尚元素的产地,在这里有盛行事件的报道,有最新鲜的实事新闻,有最时髦的网络语言,这些元素都可以结合德育课堂的主题,用恰当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德育课堂的时效性。

结合社会热点,关注生活焦点。每日的报纸书刊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丰富的时尚资料库,报纸书刊的更新都紧跟时尚流行事物和实践,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手查阅最新资讯,便于在课堂上引用。

三、德育课堂中时尚元素的具体应用

德育课堂中应用时尚或流行元素,指的是教师运用积累的来自各方面的时尚或流行元素,将其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课堂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愉悦。

1.善用“in语”,保持学生注意力

in是infashion(流行)的简称。所谓“in语”指的是目前网络或社会正流行的话或词汇,在学生们中有一定的认知度。这些“in语”的精辟性和新颖性,堪称时尚经典。

中职德育课程虽是必修的文化课,但其重要地位往往被学生忽视,尤其是德育课内容大都比较枯燥,理论比较抽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其重要。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最多只能维持15~20分钟,因此采用“in语”不失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办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逗比”“颜值”“单身狗”等,这些“in语”恰当使用,足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唤”回课堂。

2.引用热议事件,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德育学科常用一种教学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即案例分析法,但由于教材采用的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缺乏话题性,所以在本人上课过程中往往选择放弃教材的案例,而是引用作为时尚元素之一的当前热议事件或者流行话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分小组阐述自己观点,然后进行全班分享,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同时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分享,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如在高二《哲学与人生》有关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发生在杭州的“欺实马”(70码)事件,可以引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发表对当今社会中一些“马路黑手”的看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深化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过程中,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恐慌性抢盐”事件,鼓励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对培养学生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3.合理利用幽默,让学生在“乐中学”

幽默作为典型的时尚元素,其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包含的内容也异常丰富。课堂幽默,是引趣搞活的“润滑剂”。幽默化的语言,充满哲理的幽默故事,会使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明白深奥的道理。

运用幽默故事或幽默语言,让学生多笑一笑,易活跃课堂气氛;穿插学生熟悉的歌曲、歌词,易接近学生,引起共鸣;恰到好处地运用俗语民谣,学生听起来自然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利用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易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如在讲《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农村集体经济——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把歌词和广告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座梁”,山水依旧,承包前与承包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样讲解,教师的语言就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不仅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当然,教师在德育课程中运用时尚元素钱,要对时尚元素有所筛选,选择那些适合在教学中出现的、具有健康的发展方向的时尚元素,而那些带有不良态度价值观的所谓的时尚,不宜出现在课堂上,以免误导学生,使德育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猜你喜欢

网络时尚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