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下的常州高职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共享原则与路径
2017-04-21张夏雨
张夏雨
摘 要:协同创新是高校之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师资、场地、信息等资源方面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研究认为常州高职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共享要遵循置换对等原则、互邻共享原则、投入互补原则、取长补短原则。要建立园区教师资源库和激励机制,便于教师的相互聘用;推进课程互开互选,建立园区学分,实现学分互认;通过合建共享的方式,保证实训设施的相互利用;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策略,推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
关键词:协同创新 常州 高职园区 校际教学资源 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133-02
高职教育需要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发挥高职园区聚集的优势,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实现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探索常州高职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提出共享路径,对于推动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1 协同创新与教学资源共享解析
协同创新是指在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的协作活动,协同创新就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共享的过程。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之间相互配合的过程,指各高校之间在师资、场地、信息等资源的优势利用,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教学资源指能够开发利用,在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协同创新可以有多个层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是一种能够跨部门,跨学科的资源配置方式,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为了实现共同创新。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通常可以从整合与互动两个维度来构建协同创新框架。根据形态特征,课程教学资源可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形态两类,非物质形态资源包括传统优势资源、信息资源、习惯、科技水平等软件条件,物质形态资源包括师资、场地设施、经费等硬件条件。共享是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过程,核心理念是资源的交融和整合,是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与其他人共同拥有。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是把师资资源、场地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彼此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协同创新下的常州高职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共享原则
2.1 置换对等原则
置换对等原则最重要的内涵是平衡,主要是指日常行为的对等,在经济学中就相当于等价交换原则。置换对等指各参与教学资源共享的高校在某些方面寻求相等或平衡,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中一般发生在资源和实力都比较对等的高校之间,通过置换对等来满足各共享高校的需求, 实现强强联合,强校和弱校的联合少见,促使不同的高校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特色或优势,通过这个原则,可以为不同实力的高校间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依据。
2.2 互邻共享原则
常州高职园区下设6所高校,不同高校之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比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具有比较远的距离,由于如果学校之间的空间距离太远,会增加许多成本的消耗,地理位置的限制是制约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实现的主要障碍,限制资源的共享。互邻共享指在地理位置上比较相近的高校间更容易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在这一原则的引导下,可以构建园区内高校大学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实现大学课程教学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
2.3 投入互补原则
投入互补一般发生在课程教学资源具有互补性的髙校之间,不同高校在课程教学资源占有量上不一致,一般高校不可能拥有全部的资源优势,只会在某些资源方面拥有优势,一所高校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通常是另一所高校的劣势资源,所以,不同高校之间需要资源互补。投入互补原则是指不同高校所拥有的课程教学资源能够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高校之间注意体现投入互补性,就比较容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同高校间的互补,可以缓解教学资源单一等资源缺失问题。
2.4 取长补短原则
取长补短原则即可以发生在实力相差较为悬殊的高校之间,指一所高校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学资源,给予另一所高校一定的补偿从而促成共享的实现。这一原则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方式,是针对共享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场地设施损耗、师资短缺、信息平台阻滞、软件资源不足等进行的补偿,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对那些处于教育不利地位的群体施加的补偿,取长补短原则的运用范围宽泛,可以运用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高校之间,是为了平衡、匹配对方付出的资源而进行的补偿,为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协同创新下的常州高职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共享路径
3.1 建立园区教师资源库和激励机制,便于教师的相互聘用
建立园区各学校共享的教师资源库,鼓励教师资源的流动使用、相互使用,便于师资的相互流动和聘用,聘请企业人员进入教师资源库,遴选园区内优秀教师进入教师资源库,包括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国外的优秀教师,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聘请园区以外的优秀教师,从园区各校聘请优秀的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进入教师资源库。根据不同来源、不同水平、不同满意度的教师,对进入教师资源库的教师进行评价,建立激励机制,优化资源库师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3.2 推进课程互开互选,建立园区学分,实现学分互认
园区学分由园区课程资源共享学术委员会认定,由园区教学协助组负责协调具体工作,建立园区学分(VPC学分),发挥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优势和价值,通过学分制实现园区共享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主动衔接,建立园区学分,实现学分互认,课程资源共享要通过主动衔接的方式,逐步实现课程的互开互选,共享课程需要与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无缝对接,公共基础课程则可以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互聘互用,质性比较好的专业群之间可以通过转换学分的方式开展课程互选。
3.3 通过合建共享的方式,保证实训设施的相互利用
利用并开放实训场地和技能等级证书鉴定、职业资格鉴定资源,采取同类或相近专业实训基地主建共享、合建共享的方式,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以产权明晰、混合所有的方式,实现素质拓展营地共用,面向各校开放,可以相互使用。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体验类课程,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共建云平台,实现素质拓展营地共用,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实现图书相互借阅,充分利用网上資源,面向园区内师生开放。
3.4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策略,推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
园区建设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要充分整合园区资源,实行弹性学分制、学分累计的完全学分制,参照市场化的办法进行运行,打造基于专业群的差异性开发的第二专业课程或辅修课程,建立在学生自愿选修、家长支持的基础上,把共享课程完全纳入体制内的国家规定课程,可以通过专业化运行途径,分步实施推进策略,采用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图书互借、学分互认、实训设施互用充分整合园区资源,打造包括园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产业资源和政府资源的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 徐方忠.职业教育园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