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4-21饶建兵
饶建兵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仅仅是教师将知识强加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会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并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很多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不过是机械性的记忆,对历史知识的要点和难点,知识体系的架构,都不是特别的清楚。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倘若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将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指人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理论产生的困惑进行探究和询问的过程。问题意识是一种促进人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动力,也是帮助人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同时问题意识也代表着学生自我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个人观点的形成,并且有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与教师在同等思维层面上进行互动与探讨。可以说,问题意识改变了历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角色的状态,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有效良性的互动。而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能通过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问题来判断与分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使用更为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基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关键且重要,是各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纳入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顾及到班上每一位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去解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探索、查阅、记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只是注重自己是否将知识传达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却往往忽略的学生是否存在问题,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强,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自古以来,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都是教师来决定。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灌输式的,学生们几乎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基本都来自于教材,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是要检查学生是否努力的学习过,是否掌握了应当学习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中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步伐进行学习,或是因为教师将所有可能存在疑问的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直接消除了学生的疑问,或是教师具有过强的威严,导致学生有问题不敢提出,失去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渐渐地,也就失去了问题意识。
(三)教师未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教师为了能够加快教学的进度,往往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直接将所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们为了能够跟得上知识内容的学习,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由于初中课程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教师们对于所要讲解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却并不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的,失去了问题环境,学生们自然就没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
(四)陈旧的教学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如何对学生所学知识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这主要还是依靠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评价。我国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往往是采取考试的形式,以学生所得分数的高低来对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只适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考核,却并不能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行衡量。而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教师和学生就会以应试知识的教学为重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以考试为中心。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被忽视,这也就导致了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提高问题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的途径和手段
(一)坚持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之间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坚持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发挥的平台,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和满分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和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问题中发现答案,使学生同学思考相关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就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和环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的质疑和批判相關的历史观点。历史是不复存在的。学习初中历史,就是为了使学生对过去的相关历史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面对大量的历史资料,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对相关的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亮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支持、赞扬、否定、批判、质疑等等,并提出相关的理由进行支持自己。而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要一味的批评反对,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是要进一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和观点。正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不断的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长此以往,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敢于发表见解,思考相关的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掌握和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水平,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持理性而温和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问题层次,提问频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点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初中历史学习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