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阅读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

2017-04-21李琼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移动阅读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

李琼

【摘要】目前,各大高校图书馆虽然对各种模式的信息服务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较为缓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图书馆应当抓住4G网络普及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对科学技术和服务的研究,不断创新自身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文章对移动阅读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一、移动阅读及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含义

移动阅读(mobilereading)是指以手机或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阅读工具,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对电子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移动阅读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报纸、期刊、论文等,还包括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及图片。移动阅读是高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也是将来阅读发展的主要趋势。2004年,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振华、蔡新指出:“移动图书馆是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便携设备(手机、手持阅读器、掌上电脑、笔记本等)方便灵活地开展图书馆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的新兴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这一论述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同。

二、针对移动阅读服务的环境分析

由于移动阅读的各种特性以及读者对移动阅读资源的使用需求,要求图书馆在建设、整合、转换现有资源的同时,充分考虑移动阅读资源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读者层面、图书馆服务平台、社交服务平台、资源供应渠道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加强对反馈信息的利用,综合建设移动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利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移动阅读服务兴起较晚,资源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机制等环节尚未规范,会导致资源建设过程中格式多样、内容缺乏协调性以及通用性、兼容性能不佳的现状,加上资源版权和重复建设的问题,移动阅读内容的建设相对缓慢。

(一)现行状态下手机设备数量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手机性能越来越高,但价格逐年走低,智能设备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2014年上半年国家放开的电信业务资费将完全市场化,各大电信运营商即将展开新一轮的资费竞争,资费的降低将大大减少用户在移动阅读中对流量成本的顾忌,从而能带动更多人参与阅读。另外,某些高校从新生入校之际即免费送号码,并将学生号码与校园卡绑定,实现门禁认证和移动支付等其他功能。手机已是广大师生读者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二)资源限制对读者影响分析

由于图书馆的资源总量较少,获取资源的途径有限,文献采购加工周期太长,还有许多资源因版权的过度保护,导致部分资料无法阅读,使其对读者的学习热情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广大传统数据库厂商正在努力迎合读者需要,开始涉足智能平台APP的开发和推广,使自己的产品跟上时代步伐,在多个平台领域具备领先優势,抢占市场份额。图书馆借机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其获取资源的途径将会增加,之前过度保护的资源通过数字化加工亦能被读者获取。

三、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策略

(一)更新完善网站系统

1.建设智能门户网站

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建设图书馆智能WAP网站,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图书馆WEB网站的桌面版和微缩版,而是能达到图书馆WEB网站提供给PC机用户一样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并且它的智能化水平应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更新和提高,对读者提供的服务更加智能化。利用HTML5技术标准,建设自适应智能移动门户网站,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能兼顾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用户无须单独开发和维护移动站点;2)网站系统安全,多功能、高可用性,可以跨平台服务;3)操作界面简洁、实用,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4)能实现智能交互,个性化服务;5)后期维护简单,维护成本低。智能化移动门户网站成功应用后,还需要经常进行用户调查,了解、分析用户需求,不断调整相关服务内容,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移动服务。目前在国内,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还没有采用自适应智能移动门户网站,国外有一部分图书馆采用了自适应设计图书馆网站,如牛津大学图书馆、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等,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轻松地访问这些自适应门户网站,而且有良好的体验效果,用户群越来越多,可见自适应智能移动门户网站的建设对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重要性。

2.整合数据资源

图书馆数据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按照数据结构划分,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音视频数据和网络上的HTML文档数据。其中大部分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是我们传统业务系统中无法整合的数据资源。在“大智移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分析总结大数据的规律,合理利用大数据存储、处理等新技术,同时利用不同数据结构管理工具之间的相互映射、融合和集成,可以实现以往移动信息服务中无法实现的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整合,最终达到移动服务的目的。

(二)开通用户的单一认证(CARSI技术)

如果高校有经济能力在图书馆周围甚至校园内接入免费的WIFI,能让读者在校园内随时随地免费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那是最理想的结果。但目前能接入免费WIFI的学校很少。可以通过用户单一认证(CARSI技术),不受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IP地址限制的问题,实现读者在校内外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获取其所需移动服务。最近几年,基于Shibboleth的实名登录认证移动服务崭露头角,国外大多数数据库支持该技术服务,这是当今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命。它最大的特点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无须使用学校提供的VPN或Proxy服务,就可以访问学校购买的国外数据库。

在实施图书馆移动服务过程中,国内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申请、开通CALIS-CARSI服务,充分利用这项新技术和服务,更好地为因受IP地址限制而不能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读者提供移动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其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获取。开通CALIS-CARSI服务,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监测统计精确,可以精确知道哪些师生访问了哪些数据库;第二,控制能力增强,比IP段控制粒度更细,可以仅授权某部分师生访问某些数据库;同时能节省采购成本,可以只针对希望服务的师生采购相应的数字资源。

(三)加强推广宣传与管理

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国外很多图书馆都很重视服务宣传,大多数成立了专门的服务营销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已有的服务和即将推出的服务进行宣传,往往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做法,加强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站门户、纸质海报和彩页、图书馆馆刊等传统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地点也不要局限于图书馆内,还应在学生食堂、学校广场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进行宣传。除此,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微信平台、手机图书馆的短信等现代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读者更关注和容易接受这几种交流平台信息,宣传效果会更好。

移动服务不是单个部门的事情,是整个图书馆在读者掌上的即时呈现,移动服务需要图书馆各部门参与服务与管理,各部门形成一个大团队,既有分工,也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更新与维护工作,同時也要积极听取读者的意见与建议,以便更好地优化图书馆的移动服务。

(四)扩充移动阅读资源总量

移动阅读推广的其中一个瓶颈就是其资源总量远远低于能通过计算机阅读的数字资源总量。要提升用户对移动阅读资源的使用兴趣并推广移动阅读,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移动服务的资源量。如通过与拥有移动资源版权的内容商合作,为图书馆增加更多的有版权的资源;联合周边高校以及地方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建设自有版权资源,扩大移动资源总量等。

四、结束语

开展移动阅读是时代的需要,图书馆在不断丰富数字资源的同时,要与时俱进推广移动阅读服务,在保证手机载体阅读的基础之上,适时采购其他适合阅读的移动设备作为补充,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同时,也要注意完善电子阅读器的借阅规范,开展相应的操作培训,注重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有效地推进移动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希.移动阅读及其用户行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李彬彬.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3]王琦,陈文勇.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59-63.

[4]王倩璞.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21-22.

猜你喜欢

移动阅读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