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2017-04-20凌玲
凌玲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被开发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分析翻转课堂教学的含义,以及在小学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通过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中实际的教学案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意义
1.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因为性格比较活泼且好动,课堂学习中其思维跳跃较快,思维不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所以学习语文的时候很容易漏掉一些重点知识。小学语文使用翻转课堂教学,老师能够通过画面、声音等直接感官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新单词、句型的语调、发音,让学生有用语文交流的欲望。
2.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中涉及几个环节,教学评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让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互结合,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虽然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但仍旧是课堂的主导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学生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协助学习、互相沟通等方式学习知识,这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二、阐述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应用情况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播放一段课前设置好的大约十分钟的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播放趣味性很强、动画感强并且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游戏,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引出相应的故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理解故事,丰富了已知图示,便于形成采取语文的形式表达情感以及想法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并根据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探究与讨论的活动。如,角色配音、角色扮演及表演等。活跃气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以及丰富的情感交流。
1.课堂教学的实施
(1)课前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再教的教学新形式,因此,在正式的课堂内容开始之前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等资源来完成自主学习,使其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把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同时,老师应指出课前学习的重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课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自主學习中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给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一部分的学习时间不宜太长,老师自己录制的视频资源最好在十分钟内。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点来制作视频,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在声音、表情、画面等多方面学习了教学内容,尤其是夸张的表情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学习内容。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可以跟着视频内容跟读和模仿,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能够掌握文章的情感和意境。
(2)课中教学
互动式的语文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发挥其思维能力和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使用语文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课中教学,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在视频学习时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可能不是很了解,所以老师在课中教学开始时应该给学生预留一部分提出疑问的时间,鼓励学生将视频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给提出来,老师(或者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和回答)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教学。这种解答疑问的方式不仅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表演和模仿的欲望都比较强。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分组朗读,提高小组人员竞争力,例如一人读,两人纠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一学习方法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满足学生的模仿和语言表达欲望,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在乐趣当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识。
第三,交流学习成果。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教学完成以后,老师要组织学生把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做展示,展示成果的方式有许多种,包括报告会、辩论会等,既能让课堂变得幽默有趣,又能进一步掌握新知识。同时,老师还可以设置最佳表演奖等奖项,以表示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团队协作的鼓励与肯定。
2.教学反思
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需要老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来认真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教完一个单元后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回应,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学习语文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同时,针对学习效果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式,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8):29.
[2]杨宗凯.科技支撑教育创新:先进教室、数字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2-1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