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追寻幸福的品德课堂
2017-04-20张贵生
张贵生
摘 要:品德与社会要立足于生活,对于农村地区更要结合地方特色,合理地利用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走出教材,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走向真实的生活。
关键词:生活;创造性使用教材;走出教材;素质
品德与社会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品德的发展,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人性化的道德水准。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真切的体验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虽然经过了诸多的改变和调整,但在使用时还应该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既要善于使用课本,又要敢于跳出课本。因为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一个范本,有其局限性,有适合城市学生的一面,也有适合农村学生的一面,要增加一些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内容。虽然通过一些途径学生对教材要求的内容有一些间接的认识和了解,但没有亲身经历过就难以激发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所以,教师在教材内容选择上、主题的设计上要尽可能考虑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使教学活动与自然、生活、社会进行信息交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效果。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更是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使儿童的现实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教材。不管在教材安排上,还是课堂教学时都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学校》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向新同学介绍学校,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搜集资料,比较准确地把学校的过去和现在介绍给新同学,激发他们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從而积极参与学校建设。
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形成。因此,我们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找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结合点。让孩子们去实实在在地接触生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例如,教学《衣食的来源》一课,学生谈了很多。但比较集中的是谈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存在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来源于生活,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进方法:让学生学会不放弃、不抛弃
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已经变为课堂的主体。而这些主体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各人的认知水平又不尽相同。如果老师用一种固定的形式来教是不可能满足现在学生要求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教学策略,变换一定的教学形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是现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活动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如,在上《我要攀登》一课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当一天家,从早上做饭开始安排好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洗碗筷、收拾房间、喂猪、喂鸡……课堂上再让学生交流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过放弃……有的说做饭时不会淘米想放弃;有的说打扫家务,累了不想干了;有的说天天做这些事真不容易啊。通过让学生体验每一天都会遇到困难挫折,但要坚持,要克服困难,从而明白不断攀登的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知难而进、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情感。
教师要培养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把观点或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自己归纳得出。如,我在教学《衣食的来源》一课时,注意探究学生生活中的活教材,如家庭生活资源,儿童的父母、亲友都是劳动者,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体验劳动,因为亲情、友情会使孩子带着情感色彩去体察,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种地的、做工的、卖菜的等使学生知道除了家长之外,还有无数人在为了我而工作。感受到“人人为我”,逐步树立“现代生活谁也离不开谁,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生态观。使学生真正明白伟大导师列宁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准确含义。
四、提高素质: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好教师,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人格魅力。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和信任,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教师的道德情操、道德风范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落伍于时代。才有资格做一名德育工作者,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再者,一位好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与学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爱是力量的源泉。所以,教师要不时地注意对学生多一份热情,辅导时多一份耐心、评价时多一份鼓励、批评时多一份真诚。在关爱中让学生产生“亲其师”的情感,激发学生“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师生情感融洽时,学生就容易接受教育,由佩服你的为人到喜欢你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率会不断提高。
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能让学生去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美的享受,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更精彩。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