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品德与社会学习兴趣
2017-04-20胡江敏
胡江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地区也就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在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和学习,远离了传统的家庭生活和教育,以至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某些问题。结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实际课堂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留守儿童;品德与社会;学习兴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逻辑,着眼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乐于探究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仅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及一定的生存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
一、以情动人,关心并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1.从关心生活到关心学习
教学应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交谈与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关心儿童的生活并关心他们的学习,教师首先要知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帮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再就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他们生病或是受伤的时候给予他们关心和关爱,与他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们深深地喜欢上我们,从而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用真心去感化和教导
根据我的教学观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不大,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上进心和积极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运用品德与社会课本中的励志事件和名人名言,对儿童进行开导和点拨,并激励他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以此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上,以此增强他们的内心感受,使其产生共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活跃儿童的思维,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學习中。因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这样他们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也就有增无减了。
2.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儿童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并根据他们的生活体验,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记录、实践等形式学习知识,使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融入他们的实际生活。
如,在教授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建设突飞猛进》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儿童描述本地区的生活条件,并让他们在课后进行了解和观察,收集我国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以此增加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和录像等多功能为一体,给儿童以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刺激他们的感官,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加丰富多彩。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课堂上腾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像材料,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的《让健康伴我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健康饮食图片和平衡膳食宝塔图片,接着再展示饭桌上喝酒以及吸烟的图片。由此使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上来,并抓住时机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大家认为酗酒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哪些物质呢?”因此,教育儿童要时刻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积累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好经验,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要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还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儿童创造更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金庆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梁静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D]. 吉林财经大学,2012.
[3]邱霞.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问题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