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2017-04-20何乐
何乐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发端和启蒙。在小学阶段做好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学生以后进入高年级学习英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想要学好英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只有课堂参与性高的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著名的教育书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就从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它指出在思维透明化研究中有两大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独立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参与性;因素
英语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学好英语不但对国家的发展有利,而且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本文就从影响英语教学学生课堂参与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阐述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裨益。
一、影响学生课堂参与性的因素
1.教与学的习惯
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习惯大多较为传统,尽管在不少地方都实施了新课改,人们呼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但是想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還有许多教师固守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权威,他们掌握着课堂上的一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要负责听教师讲解就好了,而且受应试教育和学校教学目标的冲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与否以及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在教学时很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更加侧重的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出去,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以及学生今后在英语学习中的长远发展,教师的这种教学理念很容易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找准自己的位置。
2.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信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平时学习中同汉语一样需要我们张开嘴去说、去讲,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要想将它学好并不容易,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读一个单词或是一句话,学生的发音不准确遭到班上其他学生的嘲笑,小学生的心理都十分敏感脆弱,这种事情极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畏惧心理,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不愿意甚至是害怕开口说英语,将英语学习变成“哑巴英语”,学生长时间这样的学习,必然会对英语越来越厌烦,降低课堂的参与性。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的方法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就必须要学会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让学生由单纯地听教师讲课变成积极主动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权威包袱”,尝试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学生想要怎么学习英语以及在学习英语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教学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于我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对英语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学会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讲“My friends”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自己印象里的朋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听到这样的与自己有关的教学内容,积极性肯定会有所提高,课堂参与性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为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英语这门课程,只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因为发音问题,一直不敢在人前开口说英语,害怕自己因为发音不太标准引来他人的嘲笑。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这些学生,发音不太标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开口。
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班上开办一个小小英语角,让学生相互练习,纠正彼此的错误,在互相帮助中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口语水平提高了,在课堂上敢于大声说英语,课堂参与性也将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参与性的重要性,意识到学好英语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筠瑞.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爱萍.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真正参与的主要表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