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7-04-20易宣超付中应高琼珏戴思佳
何 可,易宣超,付中应,高琼珏,戴思佳,许 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风专科,湖南 长沙 410005)
头针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何 可,易宣超,付中应,高琼珏,戴思佳,许 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风专科,湖南 长沙 410005)
目的:观察头针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和头针治疗,对照组头针留针30min,观察组头针留针8h且在康复训练期间行针,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两组FMA和BI评分均有明显提升,10m步行时间明显缩短,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和B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10m步行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步行能力和步速,优于常规头针治疗。
脑卒中;头针;长留针;康复;下肢功能
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各种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多[1-2]。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针长留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中风专科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0岁,平均(56.2±8.5)岁;病程2~24周,平均(11.7±4.2)周;缺血性脑卒中32例,出血性脑卒中14例;Brunnstrom分期Ⅲ期28例,Ⅳ期11例,Ⅴ期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55.9±8.8)岁;病程2~24周,平均(12.1±4.8)周;缺血性脑卒中31例,出血性脑卒中15例;Brunnstrom分期Ⅲ期27例,Ⅳ期13例,Ⅴ期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病程2周至6个月,且按Brunnstrom分期患侧下肢为Ⅲ~Ⅴ期。排除年龄70周岁以上,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因陈旧性的下肢肌肉、关节病变所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康复训练方案根据下肢的Brunnstrom分期而定,具体包括被动活动、平衡训练、起立训练、台阶训练、爬坡训练等。针刺治疗体针的选穴与操作均一致,头针治疗采用《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4]选取针刺部位,取病灶同侧(肢体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中2/5、顶颞后斜线上1/5、中2/5。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0.3mm x 40mm不锈钢毫针,针身与头皮成15°左右夹角快速刺入帽状腿膜下,针后按进针顺序快速小幅度依次捻转,1min200次以上。头针与体针同时治疗,体针留针30min。对照组头针留针30min后跟体针同时出针。观察组则保留头针8h,每隔1h行捻转手法1次,每次1~2min,留针期间进行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改良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FMA总分34分);步行能力采用10m步行时间评定,无法独立行走或步行时间超过360s者均按360s计算;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Barthel Index,BI,BI总分100分)。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FMA(分) 10m步行时间(s) BI(分)观察组(n=46)治疗前 9.7±3.0 291.2±49.2 40.3±12.1治疗后 23.3±5.7*158.4±45.8*60.7±14.7*治疗前 9.8±3.1 287.6±48.7 39.6±11.5治疗后 28.1±5.2*△112.5±41.6*△68.2±13.4*△对照组(n=46)
5 讨 论
脑卒中后由于部分脑细胞的死亡可出现各种功能障碍,研究发现,虽然死亡的脑细胞无法再生,但大脑能通过神经细胞突触再生、发芽来实现皮质功能重组[5]。因此,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期的治疗着力于促进皮质功能重组,基本共识是外界应答信息的不断输入与强化有助于新突触的产生,促进皮质功能重组。
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中的督脉、阳跷和阳维等经脉与头部有联系,而中风病位在脑,治疗当围绕头部进行。顶颞前斜线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是对侧肢体的运动中枢。顶颞后斜线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是对侧肢体的感觉中枢。选择性刺激头针治疗区可改善大脑皮质电活动及血循环, 增强脑组织供血量, 有利于脑缺血半暗带区水肿消除、细胞修复,脑的功能恢复[6]。
头针区域无可活动关节,具备长留针的可操作性。另外,在康复训练期间行针治疗,或可加强被训练区域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头针长留针配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步行能力和步速,且优于常规头针治疗。
[1] 韩平,陈立典,陶静,等.头针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4):360-361.
[2] 崔方圆,邹忆怀,谭中建,等.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头针疗效水平的fMRI与DTI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4):34-38.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9.
[4] 王富春,于仙玫,邓瑜.头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5] 朱琳.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皮质脊髓束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7):634-636.
[6] 赵敬军,罗曼,贲卉,等.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头针干预机制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61-64.
R245.321.33
B
1004-2814(2017)03-0287-02
2016-10-18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重点课题(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