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7-04-20蒲春艳
蒲春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及深入,教育教学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讲解相应的语文知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的目的不仅仅是将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优秀的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从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向一些优秀的人物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德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小学语文应当充分地利用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在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时,要善于抓住合适的时机,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切入点。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为学生介绍作者时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通常都是一些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作品,每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胸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为学生介绍作者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等等,充满感情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优秀的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优秀品质和情怀,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同时,能够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等等,从而能够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其次,教师可以在分析阅读文章时,找准合适的时机,在学生学习文章时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周恩来在年少时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为了祖国的崛起而努力读书,学生在经过了这一番学习后会深有体会,进而向周恩来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通过写作训练来拓展德育渗透空间
小学语文的写作训练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补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为了能够通过写作的训练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写作要赞美什么精神,讲清什么道理。其次,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身边实际发生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通过写作,将其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描述出来,形成自己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从而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小学生能够热爱父母,热爱生活,进而通过写作教学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任何知识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写作训练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外,还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有真实体验,开阔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因此,为了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开展课外活动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这种形式的学习,并由原来的被动式读书转变为自己主动式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课下的阅读吸收到一些知识。此外,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应当对开展的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广泛地开展课外活动。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的描述,不难发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教学目标不应当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德育素养,才会使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时迎难而上,积极地去利用一些方法来解决,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指明方向。为了在小学語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同时结合学生的写作训练这一过程,加上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朱青.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杨圣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