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当是生活的
2017-04-20曾碧雪
曾碧雪
一、由一份教学实验所想到的
有资料介绍某数学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名应用题解题能力“很差”的二年级学生做这样的题目:小明拿10元錢要到商店买3本笔记本,每本2.5元,应找回多少钱?想了半天,这个学生就是无法解答出来。之后,专家就拿出10元钱要他到商店买3本笔记本,单价为2.5元。他不仅准确地买回了本子,还能有条不紊地叙述思考过程:每本2.5元,三本共7.5元,拿了10元,找回2.5元。说明他已经能“解”远远超出他学习范围的两步计算的小数广泛应用题了。实验结果令我们深思: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失败在哪里?为了应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注重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课堂上只讲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结论,不讲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方法。加强数学应用,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也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贴近生活。
二、贴近生活学数学
当前数学教育的缺点之一是脱离人们的生活实际,只把数学内容当作现成“产品”来分析,很少讲知识的来源与应用,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太严肃、抽象、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
1.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教学中,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进而提高问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妈妈买回了一个大西瓜,平均切成10份,东东吃了其中的4份,东东吃了这块西瓜的几份之几?
讨论:
(1)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几份之几?
(2)爸爸、妈妈、东东谁吃得多?为什么?
(3)如果你是东东,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西瓜?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数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目的,并从中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活动促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其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因此,设计合乎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儿童情趣的操作性实践活动,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我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出1平方厘米和自己的大拇指的指甲差不多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平方分米和粉笔盒正面的大小差不多。1平方米这个面积概念有多大呢?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地板做文章:教室地面上四块地板砖的大小正好是一平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平方米的面积到底有多大,我让学生分组站进这1平方米的地面上,亲身感受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上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平方米的面积这么大,能挤进这么多的同学。这样,在学生既兴奋又惊奇的目光中,我们完成了对1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的认识。
3.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运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种认识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了一堵墙,知识的砖块垒得越高,个体与社会的割裂得就越严重。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打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那扇窗,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才是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梅.让学生快乐地“玩数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5).
[2]江古月.抽象转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J].教书育人,2015(3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