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让学生快乐作文
2017-04-20乔素云
乔素云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作文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很多学生越来越怕作文,讨厌作文,觉得作文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探究新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进行作文教学指导,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写作。
关键词:情境;激情;信息技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冲破固有的樊篱,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
1.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写作巧妙地融于游戏活动中,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小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中,使学生情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张扬,创造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辅导学生写一个活动场面时,我就让每位学生准备一瓶泡泡水,课上进行吹泡泡活动,活动前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一边吹一边留心观察整个教室场面,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几名同学,看看他们是怎样吹的?吹出的泡泡有什么特点?自己是怎样吹的?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吹出的泡泡有特点?学生记清要求后,开始活动,活动结束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描述,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将整个活动内容整理好,学生就可以轻轻松松练习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对作文厌烦。
2.利用音乐渲染氛围,使学生“动情”
当今的学生谈起流行音乐,大多能够津津乐道。而谈到艺术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作文,大多学生哑口无言。至此,我尝试着把音乐引入课堂,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质量。
例如,我在让学生读完《一个真实的故事》后写一篇读后感时,就借助音乐将学生带入故事中,在读文章前先播放《丹顶鹤》这首乐曲,把它作为作文课的“引子”,学生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品味那使人动情的歌词。我看到有的学生眼睛开始湿润了,他们被音乐所感染,他们在听、在想、在感动,我不失时机地抛出我极富真情的语言,继续感动学生,在这双重情境下让学生开始品味文章,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之处,抓住感发点,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伴着这首乐曲完成习作。
二、捕捉契机,激发情感,积累作文素材
1.在生活中创造作文素材
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学时,我便将他们带进大自然,带进社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体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体察大自然。
例如,阳春三月,我带领学生到田野去找春天。让学生置身于诗画般的大自然里。听听小鸟的欢叫,闻闻小草的芳香,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不由得产生种种联想,自然学生的灵性得到施展,便会将亲身感受倾注笔端。
2.从突发事件入手,激情创新
生活并非波平如镜,有时会发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突发事件,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利用好突发事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例如,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学生在校学习,天色突然变黑,顷刻之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学生顿时喧闹起来,此时,我便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学生仔细观察天色的变化,雨点的形状,溅起的水花,雨中的树木花草等;让他们细细地听大雨音,枝叶摇晃声,路人的脚步声;再用鼻子闻雨的气味,泥土的气味;用双手感触雨的冷热缓急。在此基础上写一篇《大雨来时》。这样既積累了素材,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创习作新境界
1.提供趣材,激发想象
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作文素材,出示供学生选用的词语,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有一次,我播放了一组声音:“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鼓声、笑声、流水声、鸟鸣声。”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编故事。学生根据选择的声音的内在联系,编出了《难忘的夏令营》《过年了》《春天的早晨》……,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他们才会绽放光彩。
2.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想象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因此,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机会。
例如,《穷人》一课后有一个选做题:让学生想象渔夫一家人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在分析课文时,我就有意为这一题作了铺垫,分析完课文后,又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作了点拨,让学生完成了一次想象力的培养训练。练笔完成后效果很好,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又很奇特。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经常把学生的作品刊登在校刊上。习作能登出来,这是对小作者最大的鼓励。为此,我指导学生积极向《小学语文报》投稿,我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上传到我的个人主页里展示,这样做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显然,学生有了习作的源泉,有了习作的动力,便可尽情挥洒笔墨。
参考文献: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赵 强